
北大现代汉语语法笔记.docx
7页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1、语法分析有哪些基本手续?北大现代汉语语法重要考点语法分析的基本手续:切分、归并、分类;○ 1 切分是由语流切分成片段;切分出的单位有:篇章、段落、句群、句子、词组、词、语素;其中句子、词组、词、语素和语法有关;○ 2 归并是把具有同一性的词(在语音形式和意义上相同的词)归纳在一起;○ 3 分类应是在归并的基础上进行的;2、什么叫语法单位?单位有哪几种?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如何?( 1)语法单位就是从话语中切分出的跟语法有关的大大小小的单位;语法单位是音义结合体,讨论符号的组合;最大的语法单位是句子,最小的语法单位是语素;( 2)语法单位有:○ 1 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2 词:是最小的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或语言单位) ;○3 词组:词和词的组合;○ 4 句子:最小的独立表达的语音片段(音义结合体) 〖或最小的单说的语言片段〗 ;( 3)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依据性质的不同分成四级;最小单位组合单位性质1、语素语实现素组(有意义)组成2 、 词 词组 (独立运用)3、小句小 句组 (结构上独立)○ 1 组成关系:量的增加;如:词到词组;○ 2 实现关系:质的变化(质的增加) ;如:词到句子;4、句子 〔独立表达 〕3、如何切分语素?什么叫剩余语素?剩余语素是如何切分出来的?( 1)切分语素的方法:○ 1 基本方法:对比法;到别的环境里去找与之音义相同的成分,如有,就可分出一个语素;○2 剩余法:依据假设,假如我们确定其中一个成分为语素,就剩余成分至少为一个语素;( 2)剩余语素:只能与某一个语素结合的语素,只能在一个环境显现,又叫一用语素;剩余语素大多为音译词和借词;如:菠菜、沙丁鱼、哈巴狗、卡宾枪、苹果; 〖注〗蝴蝶是一个语素;( 3)剩余语素的切分: 在一个词中, 假如我们先用对比法确定其中一个成分为语素, 就剩余成分至少为一个语素,称为剩余语素;4、如何确定语素和词的同一性?一个语素独立运用时成为词;独立运用包括单说和暂时组合;如:白 / 衣服,是一种暂时组合,其中“白”就成为一个词;5、汉语有哪几种句法结构?能区分各种句法结构;汉语有五种基本的句法结构:偏正结构、述补结构、述宾结构、主谓结构和联合结构;类型 组成成分数目 语法关系 组成成分名称及核心 形式特点偏正2修饰AB修饰语(定语、状语)+ 中心语句的/地述补2补充AB述语+ 补语法得述宾2支配AB述语+ 宾语成了/ 着/过主谓2陈述AB主语+ 谓语分是不是联合 ≥2 并列、挑选 A+B 无名称,都是核心 和、并、而、或、仍是6、什么是句法构造的层次性?什么叫层次分析法?能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句法结构;( 1)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词在组合中是线性排列的,但他们在组合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相邻的两个词不一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定发生直接联系,词在组合之间是有层次的发生直接联系;词在组合之间有层次的发生直接联系,就叫作句法构造的层次性;有直接联系的组成成分叫直接组成成分或直接成分,简称 IC;( 2)层次分析法:依据句法结构本身的层次构造逐层进行分析,并指出每一层次上的直接组成成分,始终分析到词为止;这种分析手续,一般称之为“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或“层次分析法” ;○1 找出每一层次上的直接成分(到词为止); ○2 标明每一组直接成分的结构关系;7、汉语中划分词类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如此?( 1)汉语中划分词类的标准是词的语法功能;(2)语言里可用作划分词类的详细依据有:词义、词的外形、词的语法功能;A 、词义:○1 不行观看;○2 有些词的词义与词类并非一一对应;B 、汉语没有词的外形,不能用作划分词类的依据;C、词的语法功能:即词占据语法位置的才能; (○1 与特定的词组合的才能;○ 2 做句法成分的才能; )词的语法功能有以下优点:○1 可观看才能高;○2 能反映词的语法性质;所以,词的语法功能可用作划分词类的依据,词义具有引导的作用;8、现代汉语中可以分出那些词类?各词类有什么特点和特别用法?能精确判定词类,并说明理由;(一)现代汉语词类:实词(动词、形容词、状态词、名词、数词、量词、区分词、副词、代词) 、虚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助词) 、特别类(叹词、拟声词) ;(二) 动词: 1、不 ~,没 ~;2、~ 了、~着、 ~过; 3、作谓语; 4、~ 宾;5、~ 补语; 6、* 很~;(基本上不受“很”修饰) ;可受“很”修饰的动词:○ 1 心理活动;○2 能愿动词;此外仍有“照料”以及一些动词性结构; 7、重叠: ABAB 、AA ;重叠后的动词有人说表“尝试”或“短时” ,但应看作是一种量化,小量;◆两类特别动词:(1)助动词(能愿动词) ;严格说,汉语里没有助动词;汉语中,助动词只是意义上的类;能、能够、可以、可能、会; (才能、可能性) 应、应当、应当、该、得; (必要)愿、愿意、肯、愿意、敢、要; (意愿) 简洁、好、难; (其他)(2)趋向动词:既有方向,又是抽象的;趋向动词的方向实际上是指位置移动,这种位置移动是相对的;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发生的位置移动就叫趋向;○ 1 趋向动词有引申的意思和虚化的意思;如:打起来(表示开头并连续,虚化)○ 2 趋向动词常常作补语;大多数的趋向动词是及物动词;形容词: 1、不~ ;2、很[ 不]~ ;(形容词的最大特点, 区分于其他词类的主要标志) 可以用“很不” 来判定不能受 “很”修饰的形容词,如:景气、耐烦、像话、好意思、相同等; 3、~了、~过;“形容词 +了/过”,它有两种意义:○1 表变化;○2 表偏离; 4、*~ 宾;形容词一般不带宾语;但有些形容词在表比较或在存现句中可带宾语,如:高他一头(表示比较) ;红了一片、苹果只红了几个(存现句) ;5、作补语; 6、作谓语;几乎全部形容词都可作谓语,但作谓语时要受到限制;假如单个形容词作谓语通常带有对比的意思,带程度副词可以排除对比,也可以用“是 的”排除对比; 7、作定语; 29%的形容词可直接作定语(不带“的” ),假如带“的” ,几乎全部形容词都可做定语; 8、作状语; 9、重叠( 20%左右)状态词: 1、作谓语; 2、作补语(与“的”连用,构成组合式的补语) 3、#不~、#很~、#~宾、 #~补; 4、“洁白”类可重叠: ABAB ;名词: 1、数量 ~ ;2、定 ~ ;(直接受定语修饰,不带“的” ) 3、直接作定语; 4、主语、宾语;不能作主语的:剧毒、地步;不能作宾语的:常言、现年; 5、#不~, #很~ ;6、* 谓:名词一般不作谓语,只在特别情形下作谓语;如:今日星期一;小王双眼皮;名词作谓语用在判定句中,大都可加“是” ;我们认为这不是省略了“是” ,只是隐含; 7、*状:名词通常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的条件:○ 1 表方式:采访、武力镇压;○ 2 表比如:拳头大的苹果、碗口粗的木头;○ 3 表处所:屋里请、原地踏步;○ 4 表时间:明天去; 8、*数~:名词通常不能受数词直接修饰;◆名词的附类(特别名词)( 1)时间词:(意义上)表示时间位置或时刻;时间词的语法功能:○ 1 在~,等到 ~(与一般名词的区分) ;○2 主/宾;○3状语;如:今日、明年、上午、星期三、春节;现在、将来、刚才、过去、原先;( 2)处所词:表示空间位置; ○1 在~,到~; ○2 主/宾,如:地上有许多水; (主语) ○3 * 状语;原地踏步(状语) ;如:当地、基层、前线、远处;家乡、原地、空中、地上、民间;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3)方位词:表示方向和位置(相对位置,有一个参照)○ 1 在~、到 ~,或:在 + 实词 +~(方位结构,看作定中偏正结 构)○2 主/ 宾; ○3 *状语,如:里面请;方位词的特别用法:○ 1 转指:系里不同意(看作转指,指系里领导) ;○2 方位词多表示空间位置,但也有些方位词可表时间位置,如:以前、之前、前后、前夕;量词: 意义上表计量单位,量词又叫单位词; 1、数~; 2、* 形容词 ~(个别量词可受形容词修饰) ;3、重叠(单音节) ;重叠后表示周遍性任指,但“一每天”表示渐进的过程;但老师认为说成“量词重叠表示多量”更准确;数词: 从意义上看表示数值和次序; 1、~量;2、*~ 名;数词只在特别条件下才直接和名词结合,条件是:○ 1 表序数时;○ 2 数词 +一般名词的条件; 3、* 主/宾;做主语或宾语的条件:○ 1 运算表达;○2 转指,如:一死两伤;数量词: 从意义上看,分别相当于数词 +名量词、数词 + 时量词;如:大量、一切、全部、多数、一半、半拉、俩、仨、 全部、不少;片刻、终身、一生、一辈子、良久、许久、一番、一度;把上述词归为数量词的理由:○ 1 意义上分别相当于数词 + 名量词、数词 +时量词;○2 是组合式定语,而非粘合式定语;○ 3 数量词同数量结构一样具有转指功能;○ 4 俩、仨是由数量词组成的;区分词 (又可叫属性词或非谓语形容词) :从意义上看,表示事物的属性,作定语时,对事物进行分类;区分词是成双成对的;○1 定语; ○2 ~的;形成的“的”字结构作定语、主语、宾语;○ 3 *主/ 宾;在对举中,作主语,如:急性好治,慢性不好治;○4 不做其他成分;指示词 :只有指示作用,与代词不同;代词是具有指代作用的词;如:这、那、每、某、另、其他、上、头;除“这、那”外,其他都只作定语, “这、那”仍可作主语、宾语;把指示词单独划为一类的缘由:○ 1 代词就是具有指代作用的词,而“每、某、另”等只有指示作用,与代词不同;○ 2 单独归纳指示词,才可容纳“唯独、任何”这些词;副词: 副词从语法上说只能作状语;副词作状语通常放在主谓之间,但也有放在主语前头的;◆副词的例外:○ 1 有些程度副词可作补语;如:好得很、好极了;○ 2 作定语:最底层、最前线、最中间、最 / 高峰;代词: 代词不是语法功能上的类,而是依据语义功能划分出来的,有“暂时指代”的作用;代词的语法功能不统一;代词的语法功能和它所代替的成分的语法功能大致相同;词类性质 人称代词 指示代词 疑问代词名词 他、你、我 这、那 谁、什么处所词 这里、那儿 哪里、哪儿 `数词 几、多少动词、形容词 这样、那样 怎么样、怎样、怎么副词 这么、那么、这样、那样疑问代词除表疑问外,仍可表示: (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1、任指(任意指称,类似于全称) ;○ 1 他什么都会;谁也不熟悉;周遍性任指, 无条件○ 2 谁愿意去谁去; (倚变性任指,有条件)○ 3 谁也不熟悉谁; (相对性 /对待性任指,有条件,两两相对) 2、泛指(不定指) :○ 1 你吃点什么? ○2 似乎谁在那儿坐着;3、虚指:○ 1 看什么,快走!○ 2 好什么!结构整体表否定意思介词: 也叫前置词,用于介绍出与动作和事物有关的对象;介词是虚词里面最实的,从来源看,是从某一类实词(动词)虚化而来的;介词的语法功能:介词 +实词性成分,构成介宾结构;介词结构的功能:○ 1 状语;把书 /翻开;被他 /打了;用毛笔 /写字;〖状中结构〗○2 补语;来 /自北方〖述补结构〗○ 3 加“的”作定语;连词: 起连接作用,不做句法成分; “和、与、同、跟”都兼有连词和介词的用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