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年度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试题库(有答案).docx
50页2024-2025年度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试题库(有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1、化学实验设计的首要原则是( )A.可行性原则B.简约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安全性原则【答案】 C2、常温、常压下,将1 mol蔗糖溶解在水中制成1 L溶液此溶解过程中体系的ΔH-TΔS和熵的变化情况是( )A.ΔH-TΔS>0,ΔS<0B.ΔH-TΔS<0,ΔS>0C.ΔH-TΔS>0,ΔS>0D.ΔH-TΔS<0,ΔS<0【答案】 D3、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下列不属于化学教材分析内容要素的是( )A.设计化学作业B.挖掘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C.把握教材的重难点D.分析和理解教材内容【答案】 A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确定了4个一级主题B.衡量教学的好坏,主要看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C.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体现启蒙性和基础性D.教师的讲解是学生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答案】 C5、纸笔测验操作方便,是最常用的学业评价方法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运用纸笔测验,重点不宜放在( )A.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认识B.对化学基本原理的理解C.对化学用语的识别能力D.对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查【答案】 D6、新课程改革中,化学教材中纸笔测验的新变化不包括( )。
A.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B.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C.关心科技发展和科技有关的问题D.注重学科间的综合和渗透【答案】 A7、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反应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 )A.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B.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C.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D.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答案】 D8、下列教学目标中属于“过程与方法”类目标的是( )A.能举例说明Fe、Fe2+、Fe3+间的转化,写出主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B.运用列表比较的方法.归纳总结各类金属化合物的性质C.掌握乙醇这种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主要性质和主要应用D.了解温度、浓度、压强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答案】 B9、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推行( )A.科技教育B.素质教育C.减负D.现代教育【答案】 B10、对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描述中.属于同一水平层次的是( )A.经历、参与、认识B.感受、认同、保持C.认同、体会、认识D.经历、关注、增强【答案】 C11、下列教学目标属于“知识与技能”范畴的是( )A.认识溶解现象,指导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B.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温度变化C.通过学习溶液的知识、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D.通过学习溶液的知识,明白化学工作者有责任不断寻求处理和解决污染的办法【答案】 A12、化学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是高质量化学教学的保证。
下列关于教学反思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能力是其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B.化学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实质上是一种对化学教学的行动研究C.高质量的化学教学必须靠有效的教师自我教学反思来保证D.教学反思只能在教学实践行为发生后进行【答案】 D13、不是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指导思想的是( )A.以实验为基础B.强调教学的探究性C.强调学生的主体性D.强调掌握实验理论【答案】 D14、化学教师在开展下学期的化学教学前采用摸底考试了解学生对上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A.形成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 D15、电子层相同的三种元素X、Y、Z,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X04>H2Y04>H3Z04,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非金属性强弱的顺序是X>Y>ZB.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为X>Y>ZC.单质与氢气反应由易到难为X<Y<ZD.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为X>Y>Z【答案】 C16、( )测验是在一个大的教学单元或一门课程学习结束之后进行的测验,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学生经过一定阶段学习后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是对阶段教学效果的总评价。
A.诊断性B.形成性C.终结性D.过程性【答案】 C17、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属于高中化学课程的( )目标A.过程与方法B.知识与技能C.知识与能力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答案】 A18、化学教师在开展下学期的化学教学前采用摸底考试了解学生对上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A.形成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 D19、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管理、组织学生,引起学生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活泼、主动地学习,建立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和教学秩序,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这样的行为方式称为化学教师的课堂组织这里强调三点,不包括( )A.强调它是教师的行为,课堂教学如何组织取决于教师预先的谋划和设计B.强调课堂组织的指向要服从于预定的教学目标,是为了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C.强调了课堂组织要着眼于如何能够使教学过程有序,课堂气氛和谐,有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和学生活泼、生动的学习状态的形成D.强调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切为学习成绩服务【答案】 D20、X、Y、Z、M四种金属,已知X可以从Y的盐溶液中置换出Y:X和Z组成原电池时,Z为正极;Y和Z两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被电解时.阴极只能得到Y单质:M离子的氧化性强于Y离子。
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Z>Y>MB.X>Y>Z>MC.M>Z>X>YD.X>Z>M>Y【答案】 A21、重在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获取和加工化学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方式是( )A.纸笔测验B.档案袋评价C.作业评价D.活动表现评价【答案】 D22、下列关于化学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 D23、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A.NaOHB.HClC.Na2SD.Na202【答案】 A24、下列哪项是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A.演示法B.实验法C.陶冶法D.启发法【答案】 C25、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答案】 A26、在科学探究的四部分内容中,( )是核心A.发展科学探究能力B.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C.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D.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答案】 A27、常用来分析化学事实,帮助学生形成和理解化学概念,解释和论证化学原理等比较复杂内容的教学方法是( )。
A.讲述B.讲解C.讲演D.讲说【答案】 B28、化学教学板书的设计原则不包括( )A.体现教学核心内容、紧扣教学目标B.保证板书内容的科学性C.条理性和系统性相结合D.板书设计的艺术性【答案】 D29、下列关于化学教学板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板书具有概括、引导思考、示范和互动功能B.主板书要写在黑板的显著位置并尽量保持.不要轻易擦去C.副板书也要写在黑板的显著位置并尽量保持不要轻易擦去D.板书设计要体现准确性、简洁性、启发性和示范性【答案】 C30、学习化学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与“相等”有关的规律,下列有关“相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在稀释时溶质不发生化学变化)B.中和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酸和碱的质量一定相等C.微粒中的质子总数和电子总数一定相等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相等【答案】 A31、用来表示试题作为测试工具的可靠程度的指标是(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答案】 A32、目前我国天然气供应大多是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中亚、东盟、南亚等国家已知:甲烷和CO的燃烧热分别为-890.3 kg·mol-1、-283 kg·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气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B.液体燃料的利用率比气体燃料的利用率更高C.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甲烷完全燃烧比CO产生的热量多D.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CO完全燃烧比甲烷产生的热量多【答案】 C33、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有( )A.接受式学习、启发式学习B.讲授式学习、发现式学习C.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D.传授学习、研究性学习【答案】 C34、已知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为W2>Z2>X2>Y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 )A.2W-+Z2=2Z-+W2B.2X-+Z2=2Z-+X2C.2W-+Y2=2Y-+W2D.2Z-+X2=2X-+Z2【答案】 B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是科学研究的内容,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没有多大关系B.化学研究只能认识分子,不能创造分子C.化学家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D.化学研究只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将毁灭在化学物质中【答案】 C36、瞬时记忆保留的时间在( )A.1分钟以内B.4秒以内C.长于4秒D.长于5秒【答案】 B37、用Na2SO4溶液[含有少量杂质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