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课时活动2.docx
2页活动2【讲授】二、研讨新课1.学习作者选取“背影”作为感情聚焦点的写法(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本文的题目是“背影”,文中共四次写到背影,第一次开头一段“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用“背影”点题第二次是“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第三次是离别时的背影第四次是在文章的末尾,是思念中的背影这四次对“背影”的描写哪一次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是第二次,即文章的第六自然段)(抓住第六自然段,让学生反复朗读,仔细体会文句中所饱含的深厚感情朗读的方式以单个学生朗读为主,比较哪个学生朗读得最好教师应在朗读技巧上加以指导朗读训练最好相对集中在“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几句)(2)为什么这一次对背影的描写留下的印象最深呢?(作者细致刻画了父亲的背影,先写了父亲的衣着:“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黑色给人压抑、凝重的感觉黑色与家中死了亲人有关这是一个黑色的背影!)(3)下面接着写父亲走路时的姿势作者用了一个词---蹒跚,就是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走路蹒跚的父亲过铁道,一定是令人担心的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4)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写“父亲”爬月台时运用几个动词所包含的感情。
这几个动词是:“攀”、“缩”、“倾”为什么用“攀”而不用“抓”?(因为无物可抓,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这需要力量,而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多么令儿子揪心啊!“缩”说明脚无处可蹬,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就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这时的儿子,心情该是多么紧张父亲”的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他“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个“倾”字写出了“父亲”艰难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三个动词非常普通,但表达的感情异常深沉作者看着父亲的背影流下了眼泪这是心疼的泪水,也是感激的泪水5)要求学生把文章的这几句齐读一遍,背诵这几句6)描写人物的肖像,常常以正面描写为主作者为什么不写父亲的正面,比如“皱纹很深”、“两鬓苍苍”,而只是写父亲的背影呢?(学生的答案可能是多方面的,教师应予以适当肯定然后明确,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特点擅长选取表达感情的聚焦点背影”就是这样的聚焦点作者避开了父亲的正面形象,正好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容易获得以少胜多的阅读效果)(7)作者看到父亲的背影,竟然感动得掉下泪来,你们相信吗?(作者并不是第一次看到父亲的背影,这张背影对儿子来说,太熟悉了。
如果是在平常,父亲的背影不会令儿子感动感动的原因是父亲的背影出现在不平常的背景下)(8)为什么说是出现在不平常的背景下呢?(前三段中: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偿还欠债,满院狼藉,光景惨淡父亲的内心是悲痛的,充满了忧愁然而此时的父亲担心儿子看到家庭的变故影响了学业,便决定亲自送儿子上火车,还宽慰儿子,“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这种情况下,作者看到父亲的背影流下泪水,也就可以理解了)2、学习本文运用朴实的语言表达深厚的感情的语言风格(1)本文的语言是十分朴实的,特别是父亲的话,虽然不多,却含义丰富父亲一共说了几句话?(五句第一句,“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说明父亲担心儿子过分悲痛其实,此时最难过的就是父亲,但他怕影响儿子的学业,便把悲痛之情压在心底,表面上显得比较想得开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父亲啊!第二句,“不要紧,他们去不好!”说明父亲担心茶房照顾不周,还是自己去放心第三句,“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说明父亲对儿子的关心,担心儿子路上口渴第四句,“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说明父亲关心儿子是否顺利抵达北京第五句,“进去吧,里头没人说明父亲担心行李的安全第五句把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表达出来了。
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值得学习)(2)所选用的资料,教师可提供给学生1928年8月,开明出版社出版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集《背影》朱自清拿到书后便给住在扬州的父亲寄了一本当邮差把书送到家时,朱自清的三弟朱国华打开邮包一看,是哥哥的著作,里面有一篇《背影》朱国华欣喜万分,三步并两步跑上楼,把书送给正在病中的父亲朱自清的父亲从床上起来,坐在靠窗户的一张椅子上,把《背影》看了一遍他看着看着,流下了眼泪这是语言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