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啤酒股票分析.docx
22页青岛啤酒股票分析青岛啤酒股票分析经营管理系陆文煮、赵春鸣、胡晓俊目录一、公司概况二、基本面分析1 .宏观经济分析2 .行业分析2.1 行业生命周期2.2 行业竞争状况2.3 区域政策分析3 .公司分析3.1 公司现状分析3.2 公司财务状况分析三、技术分析四、结论一、公司概况青岛啤酒始建于1903年,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啤酒生产企业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6月16日注册成立于1993年6月在香港发行H股票,并于7月15日上市,是首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中国企业同年8月在上海发行A股票,并于8月2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首家在沪、港两地同时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运用兼并重组、破产收购、合资建厂等多种资本运作方式,青岛啤酒在中国19个省、市、自治区拥有50多家啤酒生产基地,基本完成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累计完成啤酒销量635万千升,同比增长7.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196.1亿元,同比增长10.4%;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5.2亿元,同比增长21.6%继续保持利润增长大于销售收入增长,销售收入增长大于销量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青岛啤酒远销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啤酒行业权威报告BarthReport依据产量排名,青岛啤酒为世界第六大啤酒厂商经营范围:啤酒制造、酒技术研究、开发、转让、咨询服务,国内商业自营进出口业务二、基本面分析1 .宏观经济分析根据官方2011年公布的数据,2010年中国GDPP±到39.7万亿,增长率10.1%,一度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一国经济发展迅速,GDRff长较快时,预示着经济前景看好,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改善,股票价格也随之上升;企业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极想扩大规模,增加投资,对资金的需求膨胀,因而股票市场趋向活跃中国5月份经济数据发布后,一些经济学者预计,内地通货膨胀率将于6月份见顶,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将继续收紧,整体经济增长温和放缓,经济实现“软着陆”国家统计局6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5%,涨幅再创新高与此同时,啤酒消费量也将因此获得提高中国人民银行14日决定,从2011年6月20日起,再度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上调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5%高位,估计可一次性冻结银行资金3700多亿元。
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极度缺血的货币市场利率大幅飙升有经济学者预测,今后数月甚至数周内,存款准备金率将继续上调100个基点即1个百分点,利率将上调25个基点即0.25个百分点5月经济数据反映通胀压力依然高起,预计6月CPI会同比上涨约6%,涨幅见顶三大因素推动食品类价格上涨,进而拉高通胀率:受生产周期和投入成本等影响,猪肉和鸡蛋价格上升;南方近来遭受旱涝灾害,威胁蔬菜和粮食生产;此外,近来生产者价格和私人住宅价格上升的影响尚待完全传导至消费者价格随着物价上涨,中国将继续承受巨大的通胀压力未来一段时间,央行将延续收紧的货币政策,沪深股市资金紧张的状况很难在短期内改观止匕外,近期一些上市公司的小非、高管减持频频,反映出目前产业资金减持的意愿高于增持的意愿2 .行业分析2.1 行业生命周期:图1啤酒产量状况01 一 6日宙皂N 小豆角 ■ koomrtGCM 加目仃 -loomcgcm 6煮I「 n吠国- 1寸羽一 一签I 一套T0661 SKF 二一 口岑J 一00 ■O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0年我国啤酒产量为4483.04万吨,同比增长6.28%,除了2009年啤酒产量有所下降之外,我国啤酒产量连续三十多年持续增长,连续九年维持全球最大的产量规模。
目前,中国在啤酒产销量上排名世界第一其他的啤酒大国有美国、德国、巴西和日本等从啤酒消费的发展趋势看,欧洲、大洋洲市场已基本饱和,大部分国家的增长率在3%以下,有的甚至减少北美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南美洲和亚洲增长很快,发展空间很大,而亚洲市场中日本的啤酒市场也已基本饱和增长最快的是中国我国啤酒行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人均啤酒消费已经达到国际平均水平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实力显著增强,啤酒行业竞争的方式已经由过去主要依靠价格竞争转为主要在品牌、服务、渠道、战略、资本等方面的竞争同时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啤酒吨价持续攀升,行业盈利能力增强且从行业特性来说,啤酒行业与白酒、葡萄酒和黄酒相比,具备诸多显著的优势2009年至2012年,啤酒行业面临着较好的发展际遇: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给行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需求空间;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发展战略,为啤酒行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全球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中国啤酒行业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开拓市场创造了条件2.2 行业竞争状况啤酒行业属于充分竞争的行业,行业竞争非常激烈,这主要表现为:行业内企业众多,区域性优势企业在自身所在城市或区域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如金星啤酒、重庆啤酒等;行业龙头企业已经完成全国性的产业布局,分别拥有自己的优势地区,并逐步开始争夺区域优势企业的市场份额,如燕京啤酒、青岛啤酒、华润雪花;外资啤酒企业凭借雄厚的实力和品牌优势,对中国啤酒企业形成一定的竞争压力。
相比之下,外资啤酒品牌定位较为高端,主要在娱乐场所及超市销售而国内的啤酒企业对中国市场、消费习惯更为了解,且具有先发优势,因此短期内外资啤酒企业很难改变目前国内啤酒行业的格局在中国市场上,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和华润啤酒之间的竞争被称做中国啤酒业的“三国演义”,他们占据了中国啤酒市场总量的30%左右在中国的大型啤酒集团中,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是行业内普遍被看好的两家龙头企业目前我国啤酒业已经进入了一个较为有序的竞争环境,逐渐脱离了以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的时代,规模、品牌、资金实力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从规模来看,目前能在全国市场上占据10蛆上份额的国内企业有青啤、燕京(加上福建惠泉)和华润;从品牌知名度来看,青啤在全国的影响力最大,其次是燕京啤酒,通过外部收购把品牌推向全国,从资金实力来看,青啤和燕京又都是上市公司,融资渠道多样化因此,青啤和燕京就成为目前我国啤酒行业最受关注的两家企业但是,从长期来看,青岛啤酒的竞争优势仍然十分强大青啤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全国范围内是无人能及的,而且青岛品牌定位于中高档市场,盈利能力强公司在全国主要省份均有生产布局,其中在华南和华东等经济发达地区还是主要的竞争者,这些区域吨酒价格较高,属于啤酒行业相对有价值的区域。
同时,公司还与美国的AB公司实现了战略合作,必将在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方面有所获益2.3 区域状况分析青岛啤酒是目前唯一能畅销全国各省区的啤酒品牌,公司已建立了覆盖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络,随着市场营销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规模经济的发展,青岛啤酒在国内啤酒市场的领导地位将继续得到加强但是,我国啤酒消费存在着地域分布的不均衡性啤酒行业的发展路径是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过渡即使在啤酒行业最发达的山东地区也是如此,以青岛啤酒为例:青岛人均消费量150升左右,济南人均消费量38升左右,山东其他地区平均28升左右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也力啤酒企业里供了抢占市场份额的机会以及行业增长的空间对不发达地区的开发是各啤酒企业战略部署的重点图2啤酒人均消费量比较3 .公司分析3.1 公司现状分析2010年,在国家调结构、促转变、保民生的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下,国内消费市场将进一步回暖,将利于啤酒行业的持续稳步增长公司确立的2010年年度工作方针为“战略导向,一体化运营,强化行业领导地位;市场拉动,供应链优化,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公司经营目标为啤酒产销量的增长率高于啤酒行业平均增长率2个百分点面对国内市场更加严峻的竞争态势,公司将采取内涵式增长和外延式扩张的双轮驱动发展方式,既要扩大市场占有率,持续扩大中高端市场份额,提高销售收入,又要建立成本竞争力,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为股东创造价值最大化。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品牌、品质和渠道是啤酒产业价值链中的关键成功要素,围绕以上要素,公司将不遗余力地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2010年,公司将坚持以体育营销为主线的品牌推广,演绎“激情成就梦想”的品牌主张,在品牌推广、消费者体验和产品销售的“三位一体”结合上进一步提升;在产品品质上,继续追求质量一致性,给广大消费者带来高品质的消费感受;在渠道控制上,继续推进“大客户+微观运营”模式,全力打造省级基地市场、重点区域市场,提升公司的行业领导者地位青岛啤酒的核心产品是“青岛啤酒”品牌啤酒,定位于中高档市场,面向全国销售和出口,主要由母公司下属青岛啤酒一厂、青岛啤酒二厂、青岛啤酒四厂、青岛啤酒五公司、青岛啤酒深圳公司和青岛啤酒上海公司生产其他收购企业的地方啤酒品牌在标签上加注“青岛啤酒系列产品”字样,定位于中低档市场,地产地销,以占领当地市场为目标,在产品品质达到“青岛啤酒”品牌的产品质量标准,同时当地消费者经济承受能力较强时,就可改成“青岛啤酒”品牌表1:2006-2010年青岛啤酒销售收入单位:百万元品牌构成200620072008200920101青岛啤酒品牌132215742193328838351其他地方品牌408867170322872511合计17302441389655756346目前公司拥有40多家啤酒生产企业和1家麦芽生产厂,总生产能力超过400万吨/年。
公司拥有“青岛啤酒”25个品种,其他外地品牌21个品种青岛啤酒”已形成了黄啤、黑啤、棕色啤、金啤、干啤、鲜啤及纯生啤酒等多个系列和听装、瓶装、桶装等多种规格的产品3.2 公司财务状况分析公司主要会计报表项目、财务指标大幅度变动的情况及原因单位:千元1、资产负债表项目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期末增减额增减比例应收票据25,17512,60512,57099.72%预付款项128,68449,77678,908158.53%在建工程519,552282,566236,98683.87%其他非流动资产148,994270,174181.33应交税费419,168762,824514,219248,60548.35%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1,85917,930-6,071-33.86%(1)应收票据比上年度期末增加,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销售增加使得部分子公司应收票据增加所致;(2)预付款项比上年度期末增加,主要原因是部分子公司预付材料款增加所致;(3)在建工程比上年度期末增加,主要原因是部分子公司技改扩建项目投入和搬迁工厂在建项目投入增加所致;(4)其他非流动资产比上年度期末增加,主要原因是部分子公司技改、搬迁增加机械设备预付款项所致;(5)应交税费比上年度期末增加,主要原因是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销量、销售收入增加使应交增值税、所得税等税费增加所致;(6)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比上年度期末减少,主要原因是子公司归还借款所致;2、利润表项目2011年1-3月2010年1-3月增减额增减比例营业收入5,244,8914,140,6641,104,22726.67%营业成本2,953,0582,339,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