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必修三作业本答案.ppt
26页必修三语文作业本答案专题二 板块二底层的光芒 品质 • 1. quán tā cù shē cù qiè zhě xuē • 2. 不为赚钱而马虎了事,不损人利己,不 偷工减料,运用自己的手艺不断地为人们 做出结实、漂亮、舒适、耐穿的靴子 • 3. 喻示格斯拉老实执著、严肃认真、不擅 交际的性格,为下文表现格斯拉诚实敬业 的品质以及他最终的命运作铺垫• 4. 因为“我”作为格斯拉的老主顾,到别的抢去 格斯拉生意的大公司买了时髦却不耐穿的靴子, 自己觉得对不起格斯拉,怕伤他的心 • 5. 因为靴子比以前经穿,“我”就不会常到格斯 拉的店里定做新靴子,也不能在经济上帮助诚实 敬业而生意却一年年清淡下去的格斯拉 这反映 了“我”对格斯拉的同情,体现了“我”的善良 • 6. 大公司靠制作时髦但质量低劣的靴子和运用广 告宣传等手段,垄断了靴子市场 另外,人们可 能喜欢时髦的靴子,喜新厌旧,这应该也是格斯 拉生意越来越不景气的原因• 7(1)在海上起暴风的夜晚,冉娜等待 着出海捕鱼的丈夫 • (2)冉娜看望生病的西蒙,发现西蒙 死了,抱其孩子回家 • (3)出海的丈夫回到家,冉娜不知如 何开口。
• (4)丈夫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收 养其孩子• 8(1)用白描和对比的手法,渲染了渔家小 屋暖和、舒适、干净、温馨的氛围 • (2)从侧面表现了渔妇勤劳、能干、善 良的品德,以及家庭的和睦 • (3)风暴的描写,为后文渔夫打渔空手 而归埋下伏笔 • 9(1)用平静的叙述,表现了母亲用生 命最后的力量关爱孩子的伟大精神,震 撼人心 • (2)写出了这个家庭一贫如洗的凄惨景 象• 10(1)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表现了冉娜 的生活态度和美好的品质,侧面表现了 她丈夫对自己、对人、对生活的态度 • (2)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通过人物动 作、神态、语言的描写,表现人物丰富 的内心世界 • (3)人物的心理活动推动了故事情节的 发展 • 11(1)以“穷人”为题揭示了主要人物的 身份 • (2)以“穷人”为题突出了人物形象,物 质贫穷的主人公,其精神并不贫穷,心 地无比美好第三专题 板块三 拿来主义• 1. (1) cuì huái xiàn fēn mó shì xuán tiáo • (2) 炫 辨 孱 诩 名 吝啬 羹 炙 • 2. (1) 崇尚,重视2) 夸耀3) 烤肉4) 古代帝王、高官的礼帽。
5 ) 躲躲闪闪地走动6) 用使人迷惑的 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7) 厌恶 (8) 训诲,开导 • 3. 第(1)句中的分号应改为逗号; • 4. (1) ④③②① (2) ①③• 5. (1) “进步”是反语,送古董去展览和 派活人去传道,目的一样,有什么进步可 言? 何况故意“显出”,更加令人恶心, 所以前面加了“可以算得”和“一点”以示轻 蔑 • (2) “摩登”是讽刺反动文人无耻地奉行 “送去主义”,趋时逢迎,赶时髦,具有讽 刺的意味 • (3) “丰富”、“大度”是“送去主义者”掩 盖媚外卖国实质的遁词,褒词贬用,表达 了作者对他们的有力鞭挞 • 6. 周树人 文学 革命 鲁迅 狂人日记 俯首 甘为孺子牛• 7(1)√ (2)× • 8. 因为 或 或 那么 首先 如果 则 不过 • 9. (1) 怕:徘徊不敢走进门——孱头( 逃避主义);(2) 怒:勃然大怒,放一 把火烧光——昏蛋(虚无主义);(3) 羡慕:欣欣然接受一切——废物(投降主 义)• 10. 他占有,挑选 • 11. (1) 比喻文化遗产2) 比喻文 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3) 比喻有益也 有害的一类事物4) 比喻有害的可作 反面教材的一类事物。
5) 比喻供剥削 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糜的东西• 12. “鱼翅”使用,吃掉;“鸦片”存放,供 治病;“烟枪和烟灯”可送一点进博物馆, 其余的毁掉;“姨太太”走散,毁灭 • 13. 比喻论证文中运用“大宅子”、“鱼翅 ”、“鸦片”、“烟枪和烟灯”等当时人们所 熟悉的事物作比方,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 这个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道理浅显化, 将怎样“挑选”说得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 尤其是对“孱头”、“昏蛋”、“废物”、“姨 太太”等形象的勾勒,寓意丰富,耐人寻 味板块三 殉道者之歌 离骚• 1、 平 原 离骚 骚体 • 2、(1) 降生2) 同“赐”3) 命名4) 久留 • 3、(1)助词,译为“的” ;取消句子独 立性 • (2)句首语气词;动词,译为“思” • (3)连词,表承接关系 ;连词,表修 饰关系 • (4)介词 ,译为“用 ,拿” ;连词,表 目的关系• 4.( 1)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 佩或: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 宿莽 • (2)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 与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 • 5、(1)太阳和月亮匆匆地不肯久留, 新春与金秋轮流着递相更替。
• (2)我驾着骏马正要去奔驰,来吧,我 当为君在前面引路• 6、言之有理即可 • 7、屈原的政治理想其内容是“美政”,即 圣君贤相的政治 • 8、 通过反复咏叹,加剧了悲剧气氛;表达 了人们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但又不得不接受 这个事实的悲痛诗人借明月来抒怀,将 皎皎明月与屈原的爱国之心联系起来,更具 有诗情画意和深刻含义 ) • 9、A(喻指群贤 • 10(1) 君王不了解我赤诚的心啊2) 我本来就知道忠言直谏会招来祸害啊• 11、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 爱国之情和自己的政治观点不被采纳的 痛苦之情第二专题检测• 1. A(伛yǔ,讦jié) • 2. B(怙恶不俊—怙恶不悛) • 3. C • 4. A专题四 板块一• 1(1) “已”同“矣” (2) “共”同“供” (3 ) “说”同“悦” (4) “知”同“智” • 2 (1) 东道主:句中指东方道路上的主 人;现在指主人行李:句中指出使的人 ;现在指出门旅行带的包裹等 • (2) 句中指那人;现在是对别人妻子的 尊称,多用于外交场合 • 3. (1) 从属二主2) 答应 • (3) 没有4) 损害 • (5) 结交,亲附。
6) 离开• 4(1)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 (2)鄙:名作动,当做边邑 • (3) 封:名作动,成为边境 • 5(1) 取消句子独立性 /代词 • (2) 还是 • (3) 因为/而 • 6 编年史 先秦 • 7 (1) 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 (2) 增加• 8(1)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 (2) 侵损秦国的土地而使晋国获利,希望 您考虑这件事 • 9 夜,缒而出 • 10.三方面首先说郑国灭亡对秦国没什么 好处,然后说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好处,最 后说晋国是贪得无厌的,最终必然会损害 秦国的利益 • 11.C• 12.(1)那个尹公之他,是个品行端正的 人啊!他所选取的学生(友人)也一定是 品行端正的啊! • (2)今天的这件事情,是国家(国君)的 大事情啊,我不敢贸然废弃 • 13.庾公之斯的老师是子濯孺子的学生尹公 之他,而尹公之他是个品行端正的人,他 的学生也一定是个品行端正的人,学生不 会射杀老师的老师 • 14.因为羿本身不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所 以收的学生品德也低下用了对比的方法 廉颇蔺相如列传• 1.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 2. (1) “不”同“否” (2) “庭”同“廷” (3 ) “案”同“按” (4) “缪”同“穆” (5) “ 孰”同“熟” • 3. (1) 形势必定。
2) 指出来给……看 3) 从这里到那里(4)趁此就(5) 上前进献(6) 上(7) 扬言 • 4.(1)送给,交换 (2)权衡,比较 • (3)攻下 (4)退却 (5)回头• 5 (1) 负:使动用法,使负担 • (2) 舍: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 • (3) 衣:名词作动词,穿 • (4) 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 (5) 刃:名词作动词,用刀杀 • (6) 羞:意动用法,以……为羞 • 6(1) 使……负担 / 凭借 / 辜负 • (2) 宠幸 / 侥幸 / 幸而 • (3) 延请 / 牵、拉 / 掉转车头• 7(1) 定语后置句 (2) 被动句 (3) 省 略句 • 8 司马迁 纪传 • 9(1) 呈献2) 给……看 / 指侍从 • (3) 百姓4) 道歉5) 只,只是 • 10(1) 相如于是拿着璧向后退几步立定, 靠着柱子,愤怒得头发直竖,顶起了冠 • (2) 大王一定要逼迫我的话,我的头今天 就和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 • 11. 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 美人,以戏弄臣 (用自己话回答亦可)• 12. 略(言之成理即可) • 13. (1) 贤能。
2) 在朝廷上,名词作状语 • (3) 愚劣,无能4) 只不过 • (5) 意动用法,以……为先6) 通过,经 由 • 14(1) 我们离开亲戚朋友来侍奉你的原因,只 是仰慕你高尚的品德2) 你们比较一下 • 廉将军和秦王,哪一个更厉害? • 15. 蔺相如考虑到如果和廉颇相斗会两败俱伤, 给秦国可乘之机 • 16. 蔺相如顾全大局,宽厚待人 廉颇直率坦白 ,勇于改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