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知识点:报刊业走向繁荣.doc
3页高中历史知识点:报刊业走向繁荣 报刊业走向繁荣的定义 报刊业走向繁荣的历程: 报刊业走向繁荣的知识扩展 ①《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由德国汉学家郭实腊1833年7月在广州创办的,这应该是中国境内由外国人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②1872年一位名叫美查的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③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在华办报,比较著名的有《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④19世纪70年代起,陆续出现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是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昭文新报》⑤戊戌变法时期,比较著名的是由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在1896年创办的《时务报》⑥辛亥革命时期比较著名的报刊就是《民报》《民报》是中国同盟会机关报,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11月在日本东京创刊改良派刊物《新民丛报》⑦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比较著名的报刊是《新青年》⑧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⑨建国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 报刊业走向繁荣的知识导图 报刊业走向繁荣的知识点拨 报刊的发展: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民众开始有了新闻观念; (2)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 (3)清末四大小说期刊:《小说林》、《月月小说》、《绣像小说》、《新小说》; (4)新文化运动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
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 (1)发展的原因: ①内因: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发展为报刊业提供了物质条件;近代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促使各种报刊不断涌现,民主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报刊业的发展; ②外因:西方报业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 (2)特点: 以报道、记录、宣传、批判、形成舆论为主要内容的新闻事业功能,是报刊的主要任务 ①它满足知识界“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愿望,对人们尤其是知识界的政治生活具有重大影响 ②它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机关报成了新闻传媒的主体,报纸重视言论,尤其注重政论,中国的传媒事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 ③它随着中国国内政治运动和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而出现高潮,维新运动中出现第一次高潮,辛亥革命前后再一次出现高潮 ④它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变化之巨已有别于传统社会 (3)影响: 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舆论监督的功能,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报刊业走向繁荣的教学目标 1、识记19世纪70年代,国人办报;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时期大量报刊出现。
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创办《新华日报》《新华日报》等政论报刊;建国后《人民日报》等宣传党的政策;改革开放后报刊业繁荣发展 2、能够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以及它们在社会宣传中所起的作用 3、能够理解报刊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