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教版七年级练习册上课外文言文.docx
6页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黄琬巧对 p86原文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 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 147 年;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形;字词说明 ③诏:皇帝的命令 ④以:凭借; ⑤奇:以 为奇; ⑥如:像 ⑦为:担任; ⑧爱:宠爱译文 黄琬年龄虽小却聪慧, 祖父黄琼是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发生日食; 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情形, 黄琼把这情形报告皇上; 皇太后召见他问他日食的情形; 黄琼摸索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道如何比拟当时的情形;黄琬当时 7 岁,在旁边,说: “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像刚出来的月亮? ”黄琼大吃一惊,立刻根据他说的回答皇太后,认为黄琬十分特殊,于是特别观赏他;愚人食盐 p87原文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使空食盐;食已口爽, 返为其患;字词说明字词更:转变 闻已:听罢 益:增加所以: 表缘由缘:由于空:空口薄暮:靠近傍晚 具:预备好,预备味败:口味败坏昔:从前已:停止咸:都 既:已经 适:到;;;去俱:一起与:吃译文 从前, 有一个愚笨的人,到伴侣家去做客;主人就请他吃饭; 可是他尝了几样主人烧的菜肴以后, 愚蠢的人都觉得味道太淡;主人听了之后,马上在菜里加上一些盐;他吃了后,感觉这菜肴特别美味;于是他对自己说: “之所以菜的味道好,是由于有了盐;加少许一点尚且这样好吃, 多放些不是更好吃吗?” 愚人没有聪慧, 单独吃盐, 吃得以后口味败坏,反而变成他的祸害;鲁人好钓 p88原文 鲁人有好钓者④,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①以银碧,垂翡翠之纶②,其持竿处位就是③,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 “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 ” ——《阙子》 【注释】① 错:镶嵌; ② 纶:钓鱼绳; ③ 是:正确; ④者: 的人 注释 ①好( hào)爱好; ②桂——肉桂树皮可做香料用桂皮制作的香料饵引鱼上钩的食物; ③错以银碧——镶嵌雪亮的银丝和碧绿的宝石;错,镶嵌;碧,青白色的玉石;④翡翠( fěicuì)——鸟名,有蓝色和绿色的羽毛,羽毛可做装饰品;纶( l ún)——钓鱼用的丝线; ⑤处位——所处的位置;是——正确; ⑥不几——不多; ⑦为:作为; ⑧故:因此; ⑨芳饰:美丽的装饰; ⑩辩言:说辞;翻译 鲁国有个人宠爱钓鱼;他把桂皮当做诱饵 ,他用黄金做成鱼钩,上面仍镶嵌着雪亮的银丝和碧绿的宝石作为装饰; 他用翡翠鸟的羽毛捻成细线; 他钓鱼时挑选的位置和摆出的姿态都很正确,但是钓到的鱼却寥寥无几;因此说: “钓鱼重要的不是美丽的装饰;事情是否急迫不在于说辞; ”启示 做任何事情,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而不仅仅要依靠华丽却虚浮的外表来完成;事情的轻重缓急,晏子谏齐景公 p89原文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 ,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 “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 “烛邹 . 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是罪三也; 第 6 页,共 6 页 - - - - - - - - -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公曰 :“勿杀,寡人闻命矣 ;”注释 弋:(y ì)带有绳子的箭, 用来射鸟; 系着绳的箭, 此处名词作动词, 指用弋射; 使(使烛邹主鸟) :支配,派遣; 使(使吾君、使诸侯) :致使,让; 是:指示代词,这,这里; 故:缘由,缘故; 景公:姓姜,名杵臼,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好:爱好,宠爱; 烛邹: 齐景公的一个臣仆; 主:掌管, 主管,负责治理; 诏:诏书,皇上的命令或文告;这里指下令; 数:一一列出,加以斥责; 重:重视,把 看重; 轻:轻视,把 看轻; 闻命:接受教导; 亡:丢失,逃跑,这里指让鸟逃走了; 以(以吾君重鸟) :认为; 以(以轻士) :而; 以(以其罪而杀之) :根据; 以(以鸟之故) :由于; 士:商、西周、春秋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 读书人; 前:前面; 毕:终止; 命:命令, 这里指教导; 而: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并列 ; 汝:同“汝”,你; 谏:规劝 罪三:三条罪 状;古代汉语中数词作定语经常放在中心词后; 下文的“罪一”“罪二” 用法相同; 是:这; 欲 〔召吏欲杀之 〕:想 寡人:古代君主自称译文 齐景公宠爱射鸟,下令让烛邹负责养鸟,然而烛邹却让鸟逃跑了;齐景公发怒了,命令官吏杀掉他;晏子说: “烛邹的罪有三条,请答应我一一列举烛邹的罪行然后根据他的罪行处死他; ”齐景公说:“可以;”于是召见烛邹,并在齐景公面前列举他的罪行,说: “烛邹!你负责替我们国君养鸟却把鸟弄丢了, 这是第一条罪行; 让我们国君由于鸟的缘故处死 人,这是其次条罪行;致使各诸侯听到这件事,都认为我们国君看重鸟而轻视人, 这是第三条罪行;”烛邹罪行列举完了,晏子恳求齐景公处死烛邹;齐景公说: “不要杀他了 ,我听从你的教导 .”;寓意 揭露统治者重鸟轻人的残暴本质,颂扬晏子的机灵、正直; 人与人沟通需把握适当技巧,在劝诫指正别人时也应做到趋利避害; 劝阻他人也要讲究方法,有时应 学会避其锋芒,反而会事半功倍; 晏子不是直接劝阻,而是动听地提示景公 :杀了烛邹会影响他的声誉,从而使他转变了想法;晏子使吴 p89晏子(?—前 500),名婴, 夷维 〔 今山东省高密市 〕人,春秋时齐国大夫, 后为卿, 历任灵公、庄公、景公三世;博闻强识,善于辞令;他主见以礼治国,力谏齐景公轻赋省刑,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汉代刘向《晏子春秋》叙录,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闻名政治家管仲相提并论;原文 晏子使吴,吴王谓行人曰: “吾闻晏婴,盖北方辩于辞、习于礼者也; ”命傧者曰:“客见就称‘天子请见’ ;”明日,晏子有事,行人曰: “天子请见; ”晏子蹴然;行人又曰: “天子请见; ”晏子蹴然;又曰: “天子请见; ”晏子蹴然者三,曰: “臣受命弊邑之君,将使于吴王之所,所以不敏而困惑,入于天子之朝;敢问吴王恶乎存?”随之吴王曰: “夫差请见;”见之以诸侯之礼;翻译 晏子出访吴国时,吴王对手下说: “寡人听说晏婴善于言辞,熟识礼制,等晏婴晋 见寡人时,命接待人员以天子尊称寡人; ”其次天晏子进宫见吴王,命人通报,负责迎接的 人说:“天子有令,命晏婴晋见; ”晏子显出局促担心的样子,通报人又说: “:天子有令,命晏婴晋见; ”晏子几次显出局促担心的样子: “我受齐王之命出访吴国, 不知怎么搞的怎会来到周天子的宫廷, 请问究竟这个世上有没有吴王呢?” 吴王马上说:“夫差有请; ”于是以合于诸侯身份的礼仪接待晏子;小时了了 p91原文 孔文举年十岁, 随父到洛; 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 “我是李府君亲; ”既通,前坐;元礼问曰: “君与仆有何亲?”对曰: “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文举曰: “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韪大踧踖; 〔原文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家语其次 -小时了了》 〕说明 1.诣: 到,旧时特指到尊长那里去:~阙;~前请教; 2. (学业或技艺)所达到的程度:造~;苦心孤~(指刻苦钻研,达到别人不及的境地) ; 3.坐:在座的;4.仆:对自己的谦称; 5.奕世:累世; 6.通好:通家之好 7.踧踖:局促担心的样子;译文 孔融十岁时,随父亲孔宙到洛阳;当时李元礼名望很高, 任司隶校尉(纠察百官行为的官员),上门造访的人都是社会名流和皇亲国戚,才能进见;孔融到了(李元礼)家门门口,对守门的人说: “我是李府君的亲戚; ”通报后,到前厅坐下;李元礼问道: “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 .”(孔融)回答说: “过去(我的)祖先孔子和您的祖先老子是师生关系, 所以我和您是几代友好的亲戚; ”李元礼和(在座的)来宾无不称奇;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有人把孔融的话告知他,陈韪说: “小时候这么聪慧,长大了未必很能干; ”孔融听后答道:“想必您小的时候肯定很聪慧吧; ”陈韪(被说得)特别窘迫;孙子堂誓死报国 p91译文 光绪甲午年间, 中国日本发生战争, 海陆军屡战屡败,随后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来换求和平;台湾人不愿相让,知到孙子堂为名将的后代,深熟兵法,于是推选他为起义军首领;孙子堂扶起手袖说: “我们国家的土地,不行以割让一尺一寸赠与别人;台湾向北通向吴会,向南连接指五岭以南地区; ,是东南的屏障,而且物产丰富,鱼盐充分,有很多自然生成的好处;而朝廷将它(台湾岛)看得很不重要,甚至将它赠与敌人,于心何忍!我虽然无能,然而也不忍心看着这块大好海疆,沦落于他国之手, 这真是有辱我们的祖先”即日起便招兵买马,每日视察军队,购买武器,创立旗帜,不到几日用于作战防守的武器全都具备;几天后,日兵来袭,孙子堂带领军队奋勇抗击,将敌人击退;其次天,日兵来的人更多了,到了正午,都开头进行肉搏战,打伤众多敌人;但敌人的援军不断地涌来,而孙子堂没有后援,几个小时后,壮士们几乎都已死亡,孙子堂受到重创;他大叫,说: “我最终可以到地下去见我们的祖先了! ”于是再次鞭策自己的马冲入敌阵,力气用完之后,便死在了战场上;后生家每临事 p93原文: 后生家每临事,辄 〔zhé〕曰:“吾不会做;”此大谬 mi ù也;凡事做就会,不做就安能会耶 〔y ē〕?又,做一事,辄曰: “且待明日; ”此亦大谬也;凡事要做就做,如一味因循,大 误终身;家鹤滩先生有《明日歌》最妙,附记于此: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 〔cuō〕跎 〔tu ó〕;世人如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 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译文: 年轻人每当面对一件事的时候,总是说: “我不会做” ;这种说法实在是太不对了;凡事只要去做也就学会了, 不做又怎么能会呢?仍有, 有些人每当要做一件事, 就总是推脱说:“姑且等到明天再做吧! ”这种想法也是特别错误的; 凡事要做就做, 假如只是一心拖延,那就会耽搁了一生的前途啊;我们家族中有一位钱鹤滩先生曾作过一首 《明日歌》,特别好, 我顺便把它誊写在这里:“一个明天啊又一个明天, 明天是多么多呀! 我们这一生假如只等明天, 那么一切事情都会被白白耽搁了; 世上的人都苦于被明天所拖累,一天一天,春去秋来, 不知不觉晚年就要来到了;每天早晨看着河水向东消逝, 傍晚看着太阳向西边落下去; 人的一生中又有多少个 “明天”呢?请各位都来听听我的《明日歌》吧!审石得盗 p94译文 彭永思任楚雄县的知县时, 某官员解送一批饷银到达省会, 打开贮藏饷银的木箱大 吃一惊, 发觉木箱中有一块石头, 清点便发觉少银子二百两; 地方官怀疑是挑木箱的役卒从 中做了手脚,便下令将役卒捆绑起来,送往省府, 刚好彭永思在省城, 上司就把此案交给彭 永思处理; 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