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育概论叶澜笔记.doc

45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44109807
  • 上传时间:2023-04-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6KB
  • / 4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叶澜教育概论读书笔记第一章 教育——复杂、开放的社会系统第一节 “教育”作为概念的界定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第三节 教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本章小节 认识的起点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上)——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历史演变第一节 古代社会与教育第二节 近代社会与教育第三节 现代社会与教育本章小结 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间的规律性联系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下)——当代教育与社会各子系统的相互关系第一节 教育与人类自然生态的关系第二节 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的关系第三节 教育与社会政治的关系第四节 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本章小结 教育与社会其他子系统关系的综合分析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上)——教育与个体发展相互关系的一般理论概述第一节 与教育相关的个体发展观综述第二节 影响个体发展基本因素中的“可能性因素”第三节 影响个体发展基本因素中的现实性因素本章小结 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独特作用第五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下)——人生阶段与教育第一节 人生阶段的划分及其教育学意义第二节 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第三节 少年期、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第四节 成年期、老年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本章小结 学校教育与个体发展的规律性联系第六章 社会、教育、人之相互关系第一节 社会与人相互关系的存在模式第二节 教育两大功能的相互关系本章小结 社会主义社会教育功能的选择结束语 教育的基本特征第一章 教育——复杂、开放的社会系统以教育整体为研究对象教育概论:关于“教育是什么”的概要式系统阐述。

      系统观点看,是复杂的开放系统——存在两个以上内在联系的要素,并与环境有着联系和发生相互作用的,具有整体功能的系统本章:从整体上鸟瞰式地把握作为复杂开放的社会系统的内在要素、结构与功能第一节 “教育”概念历来多角度界定:价值,目的,内容与方法,本质等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教育是为美好生活做准备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教育不是生活的准备,它本身就是生活人格培养?智慧训练?徳裔哲学家W·布列钦卡:“看似很熟悉的概念实际上具有多义性和含糊性”教育是人们尝试在任何一方面提升他人人格的行动”界定需要:区分于别事物;涵盖各种实存人类社会活动,还是动物界的生存活动?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甲骨文:“育”:分娩生子,引申为养育(物质关爱和精神化育)与生长精神化育核心内容是孝和至善所以“教”,上施下效(反文)蓍草占卜或者“孝”教”“育”联用第一人,孟子,“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 无故①,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②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 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Education: 导出西人的教育,着重儿童潜质的导引德法:Pedagogue,古希腊“教仆”,-ped-儿童,-agog-=guide。

      不同语源均指向人类活动19世纪末,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C. L. Letourneau雷徒诺(勒图尔诺),《各人种的教育演化》明确提出动物界已经存在教育老猫教小猫捕鼠、老鸭教小鸭游水,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了人类是继承、改变和演进现存的教育形式英国教育家沛西·能,《教育原理》,教育是生物学的过程,扎根于本能而不可避免的行为人类很多教育上的努力所以比较地没有效果,也许正因为忽视了人类与动物的一致性叶澜:动物与人类的“教”与“学”,表面类似,实质大不相同:1、人类教育既为了个体,又具有社会性和为了社会的指向性动物:亲子和生存本能2、动物没有语言,个体经验不能类化概念化,无法积累传递、代际连续传递3、所谓动物教育的结果,无非适应环境,维持生命,能独立生存人类教育则远不止此因此,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类教育和所谓动物教育的本质区别教育这种社会活动的特殊性《美利坚百科全书》: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教育就是个人获得知识或见解的过程,就是个人的观点或技艺得到提高的过程《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上述观点失之太泛,无法把教育跟其他社会活动区分开来。

      启发是:教育总是与人的成长相关;能对人的成长产生作用的不只是教育活动叶澜: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对象:各个年龄阶段的人,不限于青少年影响:包括正反影响,作为定义无关价值判断没提受教育者:施受两方关系式教育活动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定义可暂不考虑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其特殊性如何?1、目的性、系统性、组织性最强的一种教育活动,从而可控性也最强2、有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承担的于是,狭义教育的定义: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有制度保证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也叫制度化教育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内容与教育物资各有内涵、特点,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人的要素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地承担“教”的责任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包括:各级教育管理人员,专职兼职教师,校外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家长等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两者间复杂的相互关系:相对性,均为主体(第一层面的复合主客体),又互为主客体,互为存在条件,呈现多层次的复合主客体关系。

      二者是教育活动的复合主体,而不是平行的双主体因为二者的活动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共时交织或前后相干的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是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不能相互取代前者是讲作用,后者是讲地位复合主体论更全面地反映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实际存在的关系,并且注意区别了教育内部两种不同层次的相互关系:作为教育复合活动中的两个主体与活动对象的关系,以及作为在教与学不同性质的活动中,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反映了教育过程中教与学两大类活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掌握、运用的对象,是教育活动中的纯客体学校教育内容的特点是:1、明确的目的性与预定性2、不仅具有一般的认识价值,而且具有形成人(促进人的形成)的价值3、被两个处于不同地位而有密切联系的主体共同利用4、在教与学的两种活动中,分别与学生、教师组成具有不同性质的复合客体上述3、4点可称为教育主客体的复合性教育物资进入教育过程的各种物质资源三大类:活动场所与设施;教育媒体;教学辅助手段第三节 教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教育活动的分类与整体结构非学校教育informal:学校之外的其他一切形式的教育 不固定不系统不持续,因而不正规,但决非无足轻重现代教育的整体结构为核心式:以学校教育为核心,外围是家庭教育、校外教育机构的教育、各种社会组织的教育、通过大众传媒进行的教育等两种不同职能的教育活动的关系教育实施→反馈→教育管理现代学校教育系统的总结构形态上呈四层阶梯式,由上往下,逐级内化。

      起点是社会对教育的需求,重点是受教育者个体发展第一层次(教育行政主管机关):1、确定教育目的;2、确定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3、制定普通教育的课程方案(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学科教学大纲);4、确定学校教育系统的发展规划第二层次(学校):将以上内化为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具体方案;第三层次(教师):学校工作的总方案内化为每个教师的工作方案、教育认识与行为第四层次(教师学生复合主体):把教师提出的对学生的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觉要求,把教育内容内化为学生个人身心的发展微观策划与研究:以上第三、四层次教育活动的策划与研究教育总系统社会对教育需求国家(地方)学校教育系统总方案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总方案教师工作总方案学生个体的发展各类非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系统教育系统的两大基本功能1、影响社会发展的功能首先,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再生产后者不单指繁衍,更指个体社会化,形成新生一代显然教育不可或缺——起着“创生性再生产”作用其次,社会功能还表现在沟通社会各方面、世界各国横向联系上现代社会更为明显,通过思想科技道德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相互影响与交流,加速先进科技文化传播所以教育作为一个开放系统,还具有国际性和全球性。

      此外,社会功能还表现在阶级社会里利于统治阶级的政治功利性2、影响个体生命、人生发展的功能教育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进而影响生命发展就人类整体而言,教育影响是正向的,促进的;但从每一阶段或个体来看,有正向的,也有负向的教育对个体的人生发展同样具有价值一定社会条件下,个体藉教育改变自己的职业、社会政治经济地位,从而影响人的发展两个功能内在联系并同时发挥作用社会功能通过对人的培养实现,而对人的培养又必须考虑到社会的需要和可能使两种功能在正向上达到协调,是优质的教育本章小结 认识的起点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上)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历史演变规律性联系:事物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具有相对普遍性和稳定性,反映出事物内在规定性的、具有规律特征的联系教育活动呈现出的内在规律性联系,并不像自然界的规律那样,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征,而是人及由人组成的社会的意识、意志、利益、实践在教育领域内交互作用的产物和历史的呈现古代近代和现代教育的划分,是从探讨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历史演变的角度采用的,并非对人类教育作为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发展演变的阶段划分两者有联系,但并不一致第一节 古代社会与教育原始社会与教育(一)原始社会与教育萌芽的产生教育的产生与起源:生物起源论,模仿论。

      苏联和80年代中之前的我国,认定起源出于需要模仿论是一种简单化生产劳动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马克思:“生产生活本来就是类生活”劳动、集体生活、意识三者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应该说,教育产生于原始社会整个社会活动的需要,既包括社会整体生存、延续和发展的需要,也包括个体生命生存、延续和发展的需要;既包括生产劳动的需要,也包括生活和交往的需要交往起源说:从形态角度,直接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而非生产劳动因后者的对象是物不是人甲骨文“教”形象地概括了教育的基本要素:有作为教育者的成人和作为学习者的稚子,有作为内容及载体的爻,成人手持的棍则是手段方法的代表二)原始社会教育的发展与特征1、原始社会教育的发展美国孟禄:宗教教育构成部落社会最早的“理论教育”成人礼,冠礼表明集中的有专门对象的短期的教育萌芽产生后,在漫长的岁月中,随着社会和自身能力的发展和因生存能力提高而自然生命的延长而缓慢地进化着,朝着分化出其他社会活动的方向进化着同时,教育也对原始社会人类生存经验积累性和扩大性再生产起到积极作用,间接推动了原始社会发展的过程2、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1)教育的非独立性尚未分化的事物间的关系是融合,不是结合2)教育的原始性。

      3)教育的同一性同一氏族每个人所受教育基本相同奴隶社会与教育(一)奴隶社会与学校的出现第一个阶级社会世界上最早是埃及,约前3500年左右欧洲是希腊最早,约公元前8世纪中国约前21世纪奴隶社会是教育作为独立的社会活动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一地理教学计划(人教版2019必修一).docx 13.2 《致大海》 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pptx 《李凭箜篌引》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pptx 8.1《荷花淀》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pptx 13.4《树和天空》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pptx 《锦瑟》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pptx 0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pptx 《屈原列传》《苏武传》群文阅读比较探究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pptx 13.3 《自己之歌》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pptx 高中数学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单元复习课-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二第二学期.pptx 高中数学事件的关系和运算+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及其应用单元复习课-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复习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古典概型课件第一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频率与概率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事件的相互独立性+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平面与平面平行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第9章 统计复习课-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率的基本性质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事件的相互独立性+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