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总复习专题三:病句辨析.doc
2页总复习专题三:病句辨析教学目的:病句的类型及方法突破教学重点:病句分析方法教学难点:病句修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第一轮复习主要以课本为主,第二轮复习我们主要以试题研究为主,每讲一个专题,学生要完成一个专题的练习对学生的检测:以演板为主1. 今天,我们来学习专题三:病句辨析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常考的病句类型有哪几种?(1).用词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4).语序不当(5).前后矛盾(6).重复累赘,句式杂糅7).表意不明(歧义)(8).不合逻辑二.病句类型分析 1、用词不当 用词不当,是在语言表达时用词出现了问题,一般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①表意不清;②色彩欠妥;③不合氛围; ④语序不合理;⑤修饰语位置不当等例: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2、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例: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2)动宾搭配不当例:《三国演义》这部电影出色地塑造了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的英雄事迹 (3)主宾搭配不当例:这最后一天的活动是探险队员们最紧张、最愉快,也最有意义的一天 (4)修饰语(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例:李琳在提高学习效率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
3、成分残缺(1)缺主语例:通过学习“十大‘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2)缺宾语例:每当看到他的照片,我便会想起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4、语序不当句子词序、句子成分、分句语序不当例:学校采纳并研究了雨薇科技小组同学的意见5、前后矛盾(一面对应两面)例:能否科学学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6、重复赘余、句式杂糅(结构混乱)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疾病7、表意不明(歧义)例一:牧童牵着牛在吃草8、不合逻辑指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说不过去,常见的类型有:①自相矛盾通常说的“前言不符后语”就是这个意思P22左上②概念并列不当在并列的几个概念中有类属(包含)、交叉等关系p22③强拉因果本来前后不是因果关系,却要强拉在一起构成因果关系例如:因为今天下雨了,所以我们还是照常来到了学校④主客颠倒陈述的对象与支配的对象关系不明确例如:爱迪生这个名字,对我们青年是不陌生的⑤否定不当主要表现在否定词过多而造成例如:我看谁也不可否认这出戏没有一定的消极影响⑥不合事理所陈述的事例与实际情况相悖p22三.辨别和修改病句的方法修改病句的主要方法有:增、删、调、换1、对于成分残缺的句子,通过压缩,找出所缺部分,可采用“增补”的方法修改,即增添字词,补上残缺;2、对重复赘余、句式杂糅、不合逻辑的句子,可用“删”的方法,即删去多余的字、词、句;3、对于搭配不当、不合习惯的句子,可用“换”的方法,即更换用得不当的字词、搭配不当的成分;4、对语序不当的句子,可用“调”的方法,即将不合习惯的语序调整为得当的语序。
常用的修改符号和修改原则 修改的一般原则:一是保证原句基本意思不变,二是尽量少改总之,我们要做到准确、快速辨识和修改病句就应掌握上述方法,同时可遵循以下答题步骤:①细读所给句段,整体感知其意;②针对句意和句式,选用辨识方法;③对照病句类型,作出错因判断;④对症下药,修改病句四.总结:病句类型分析及修改方法、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