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二语法知识:句子成分.doc
11页课题: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之句子成分教学目标:掌握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之句子分析知识重点难点:句子成分分析教学方法:启发、练习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句子成分:1、句子六种成分:主语、谓语、宾语; ——三种主要成分定语、状语、补语; ——三种附属成分 2、句子成分标识符号主语:“== ”划在主语下面 谓语:“— 划在谓语下面宾语:“~~” 划在宾语下面 定语:“( )“用在定语前后状语:“[ ]”用在状语前后 补语:“〈 〉” 用在补语前后3、句子成分作用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宾语——是动词支配、关涉的对象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补语——是谓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语定语:美丽的校园 ( 美丽的)校园状语:安静地学习 [安静地]学习补语:(1) 去一趟 去〈一趟〉(2) 高兴得跳了起来 高兴得 〈 跳了起来〉(3) 这张报纸好极了 这张报纸好〈极〉了1、主语:就是谓语陈述的对象,主要由名词、代词充当,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及其短语也可充当主语。
如:回家的感觉又不知不觉涌上心头 他 出去买菜了代词) 石拱桥的 桥洞 成弧形名词) 红的 像火的字结构)2、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一般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其他实词和短语也可以充当谓语如:战士们英勇顽强你是学生 火车 开动了动词) 她 是 一名记者动词) 赵州桥 非常雄伟偏正短语)3、宾语:是动词中心词支配的对象,一般由名词和代词充当,其他实词和短语也可以充当宾语如:大家喜欢游泳他给我一本书(双宾语)一轮红日渐渐升上了天空名词) 证据显示凶手是另有其人主谓短语)4、定语:是名词中心语的修饰成份,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和短语充当定语的”是定语的标志如:(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村子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注意:定语后置如: 荷塘的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5、状语:是动词、形容词中心语的修饰成份副词、形容词、表时间(处所)的名词和短语充当状语地”是状语的标志如: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介宾短语)他[愉快地]接受了任务表状态) 同学们[昨天]离开了表时间)[在河边],我遇见了她表地点)6、补语:是对动词、形容词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份形容词、动词、代词、副词、数量词和短语可以充当补语。
得”是补语的标志如:我的心事,绷得<像调紧的弦>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说明时间) 她气得<快要哭>了的”是定语的标志词“地”是状语的标志词“得”是补语的标志词成分定义符号例句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①大伙// 都散了②我最不能忘记的,// 是他的背影③满树浅黄色的小花,// 并不出众 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 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①他//是很能干的②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 ③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十九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了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 行为受力的人或事物,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 ①桥脚上站着一个人②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③萧队长说过:先进的要带落后的④朋友送我一支笔定语是名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①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②(满树)(浅黄色)的小花, 并不出众 ③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 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或者修饰整个句子,表示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 ]①她[很]漂亮 ②说到这里,我们两人 [不约而同]地站起来③[沿着草坪旁用卵石铺成的小径],我走到她跟前 ④[从前],这里住着一个姑娘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 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①不想叫蜜蜂蜇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 ②我独自一人游荡〈在田野里 〉③从化的荔枝树多得〈像一片碧绿的大海〉④我遇见过他〈好几回〉〈了〉句子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是有规律的:[状语] (定语) 主语 //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 宾语 〈补语〉 例: [迄今为止] ,(内向)的李四光[还从来]没有〈过〉(这样)(舒畅)的谈话顺口溜:句子成分要划清,关键找准主谓宾; 主前定状谓后补,谓前只有状大名二、句子成分分析实例l 例句: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l 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l (全体) 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划分句子成分一般先划出主、谓、宾; 然后再找出定、状、补。
l 句例:l 1、今天 //星期六 2、今天 //是 星期六 3、说话//[要]简洁〈一些〉 4、长江三峡//[曾经]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三、分析句子主干所有单句,不论它的结构多么复杂,如果把它逐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那个成分就是 句子的主干换句话说, “主干”就是把句子中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剔除掉,只剩下主语、谓语和宾语1. 什么是句子主干?是指起主要作用的句子成分:主语中心语 + 谓语中心语 +(宾语中心语)即把句子的所有附加成分(定状补)都压缩掉之后所剩下的部分2. 怎样找句子主干?找中心语法第一步:先把主语和谓语用“||”分开第二步:找主语中心语和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请找出主干:1、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岸底下蠢 笨 的 企 鹅 //胆 怯 地 把 肥 胖 的 身 体 躲 藏 在 岸 底 下2、 近十几年来新中国发行的各种各样的邮票又 大大地丰富了这个艺术宝库[近十几年来](新中国)(发行)的(各种各样)的邮票//[又][大大]地丰富了(这个)(艺术)宝库。
主干:邮票// ----丰富了-----艺术宝库找主干要注意的问题:否定句中否定词要保留例:这些道理往往不简单道理不简单)并列结构作主谓宾时,要保留结构例:地球和火星都是行星地球和火星是行星)主谓结构作主语或谓语时,要保留例:一小时行5公里并不快一小时行5公里并不快)他胆子小他胆子小)四、请找出主干:1、我应该感谢这些我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灯光2、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3、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的布满了4、那些模样最像武士脸形的蟹就得天独厚地生存下来5、那时候,他们根本没有注意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阶级关系答案:1、我—感谢—灯光2、日华和月华——出现3、天空——布满了4、蟹——生存5、他们—[没有]注意—关系五、小试身手1. 经过我二十多年的刻苦学习,不断丰富了历史知识 2. 马玉祥在一次与敌人争夺山头的战斗中,盘踞在山头上的敌人,凭借山上的碉堡和暗火力点疯狂地向我扫射析:这是个病句主语“马玉祥”后缺少一个与之配合的谓语, 句子的谓语残缺了应在“……中”后加上“看到”或“发现”析:上例的“经过……学习”是介宾短语作状语,枝叶部分(定、状、补)剔除掉以后,句子的主干就是”丰富了知识“,谁”丰富“了呢?不知道。
句子主语残缺的毛病显现出来了其实,主语”我“被封闭在介宾短语中了,应把”经过“与”我“换个位置3.用在医药上的高分子材料,大致可分为机体外使用与机体内使用 析:句子的主干是“高分子材料分为机体外使用和机体内使用”,而“机体外使用和机体内使用”不能作“分为”的宾语,因此,在句后应加上缺少的“两种”这一宾语中心语4. 每当我回忆起跟朱德总司令度过的日日夜夜,他那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亲切感人、循循善诱的谆谆教导,就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析:经压缩后句子的主干是“音容笑貌、谆谆教导——出现”显然,主语是并列关系的短语,而“教导”是不能“出现”,只有“音容笑貌 ”可以“出现”因此,该句主语的其中一部分(谆谆教导)同谓语不能搭配 5. 用不着多举例,你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一种人,这种人是什么一种品质……析: 这句话出自作家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的原稿中但在编入新版初中《语文》第四册时作了修改 你知道是怎么修改的吗?改:将“这种人是什么一种品质”中的“是”改为“有”改动的原因:上例的最后一个分句的主语(这种人)和宾语(品质)搭配不当总之,找句子的主干不失为检查句子结构是否完整、搭配是否恰当的好方法。
我们应当逐步培养这方面的辨别能力,这样,面对再复杂的句子,我们也能理清其中的间架结构,看出其中是否有毛病对下列病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A.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团结协作、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缺宾语)B.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地改善和提高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C.故宫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次序安排不当)D在大量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用词累赘)答案:D缺主语,介词结构“在大量事实中”隐藏了主语删去“在大量事实中”中的“在”和“中”,让“大量事实”显现出来作主语划分句子成分练习:(一)1、车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任务2、薄薄的轻雾浮起在池塘里 3、乔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4、我已经读过两遍了5、天气比屋子里冷得多了6、绿色开花的植物有庞大的根系参考答案:1、车间 //[已经] 完成了 (全年)的 任务2、(薄薄)的 轻雾 // 浮起 <在池塘里> 3、乔家 //[忽而] 遭了 (一场很大)的 变故4、我 //[已经] 读<过><两遍>了5、天气 //[比屋子里] 冷得 <多>了6、 (绿色开花)的 植物 // 有 (庞大)的 根系。
二)1、他非常诚恳的征求大家的意见 2、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3、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4、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5、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6、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7、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 8、豆大的汗珠不停的从脸上直往下落 9、他踉踉跄跄地从外地赶回久别的家乡 10、我们村里的农民往冻土上铺了一层麦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