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学生已有经验推动学生主动发展.ppt
18页小学数学“发展教学”研究开题会暨子课题“利用学生已有经验,推动学生 主动发展”理论研究成果汇报吴滩小学课题组§“利用学生已有经验推动学生主动发展”实验从2006年12月至2007年4月 ,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研究任务在实验中,我们获得了一些有益的 体验和收获,在此,愿意将我们在理论研究方面的一些收获与大家共勉 ,期待着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对于本课题的在理论方面的研究,我们还不够深入,显得很浮浅 我准 备从以下三个方面向大家汇报:§ 一、实验过程中是怎样开展理论研究? § 二、查阅到的相关资料 § 三、在实验中一些的思考一、实验中是怎样开展理论研究?(一)、关于资料的收集我们对于本课题“利用学生已有经验,推动学生主动发展”相关的 理论知之甚少,我们唯一的方法就是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通过资料, 我们了解了“关于推动学生主动发展”研究领域内已有的研究成果,发 展历史,以及当前研究的动态等,收集资料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渠道 :1、书籍我们所查阅的书籍,是与本实验课题有关的1-6年的数学教科书, 各种论著,数学工具书等如: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叶其孝、沈永欢的《 实用数学手册》;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胡国定的《简明数学词典》;山东 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彭贤智主编的《以学生为主――当代教育改革的新 思潮》;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王铁军主编的《中小学教育科研》;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张理京翻译的《古今数学思想》;中国轻工 业出版社出版的袁剑英为主任编委的《新课程校本教研的示例与指导》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马芯兰主编的《小学生创造性学习教学法 》等。
§ 2、报章杂志如:《教师报》;《教育时报》;《中国教育报》 ;《今日教育》;《教育研究与实践》;《人民教育》 等 § 3、网上查阅如:“中国教育网”;“中国基础教育网”;“中 国教育资源网”;“中国教育服务网”“中国远程教育 网”;“中国教育科研网”等 § 4、各种学术文献参加专业学术会议是收集资料的一种重要途径在 会上,专家们面对面的交流教育科研新成果,新进展或 新课题,这是我们在报刊文献中得不到的资源在重庆 市教育学会组织的各种专家讲座,研讨会,专题会等等 ,我们都尽量参加,并且将会议散发的有关论文,会议 报告等相关文献进行收藏,加以利用§ (二)、关于资料的整理分析 § 资料的整理是理论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因为我们的研究结论最终是从获得的资料中分析 推断得来的整理资料的中心工作是对资料的分类 根据课题的目的,我们将搜集到的资料分为:1 、理论观点类;2、案例类;3、实验过程记录资料 等(如:各种问卷资料)然后根据这些资料展开 分析,那些观点、理论和我们研究的课题是一致的 ,我们要加以分析利用,指导我们的实验如:我 们发现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附后)能够 指导我们的实验,我们就将它当成我们这个课题实 验的理论依据。
又如:靳玉乐的《自主学习》理论 (附后)二、 查阅到的相关资料§ 1、对于“经验”这一概念:《中华词典》中这样说: 经验(jng yàn) ①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他对嫁接果树有丰富 的~②经历①;体验:这样的事,我从来没~过百度”搜索到的资料中这样描述:经验就是经验就是对某件事情经过反复实践后得出 的概念和认识目前台湾地区“经验”一词还可作为动 词使用,相当于“经历” 例如:我经验过那段岁月 § 2、发展《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叙述:①、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的变化②扩大(组织、规模):如~新党员§ 3、关于“主动发展”: 网上显示:主动发展:有较强的学习主体意识,有较高的学习动机; 热爱学习,求知欲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 与教学活动;能主动地规划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发展 的方向,有较强的选择、评价、研究信息和问题的 能力,实现素质的全面提高 § 4、靳玉乐《自主学习》在新知识的习得阶段,学习者在学习目标的指 引下,有选择地注意新的信息,并将它暂时贮存于 短时记忆中;新知识间互相产生联系,并与被激活 的原有知识形成联系,进入原有的命题网络§ 5、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应有经验,简单强硬地 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 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 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儿童的经验是粗浅,甚至是错误的,但它却是儿童 自己通过探究而感知到的,是他们“头脑”中的真 世界,因而这些经验对他们来说是很有价值,很有 意义的如果让他们亲自尝试用已有经验解决身边 问题,发现已有的经验与现实的不一致,甚至矛盾 冲突之处,他们才会心服口服地审视、反思并修正 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提出或接受“更为科学”的新 解释、新假设、新概念,自觉投入到学习中,建构 新知识这样的知识,才属于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 ,真正有意义和有效的“活知识”,这样的学习, 才是真格的自主学习§ 6、皮亚杰观点:经过学生自由探索和自发努力所获取的某种知 识,以后将能够保持住这使学生获取一种毕生受 益的方法,将扩大他的好奇心,至少学生学会独立 进行推理和自由地形成自己的思想,而不让他的记 忆胜过推理,或者让自己的智慧受外界强加的练习 的抑制《皮亚杰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版) § 7、杜威观点:只有思路有条不紊地受到控制,从中得出的结 论包含了先前那些想法的理智力量时,我们才具有 批判性的思维材料来源——《杜威论教育与民 主主义》杜祖贻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8、奥苏贝尔观点: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 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 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 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把教学建立在学生 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上,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 金科玉律”。
§ 9、杜威的观点:教学的问题在于使学生的经验不断向着专家所 已知的东西前进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 10、陶行知先生观点:陶行知先生关于经验的作用有个生动的比喻, 大致反映了杜威的思想,这个比喻就是:接知如接 枝三、 在实验中的一些思考§ 一、儿童的经验包括哪些:儿童的经验应该包括:生活经验、认知基础,认知策略 § 二、儿童经验对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1)关注学生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就是关注 学生的主动发展,就是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 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生 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 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 据此进行教学”把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上 ,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金科玉律”——奥苏贝尔)§ (2)经验是学生学习新知的“基础”陶行知 先生的 “接知如接枝”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 ,奥苏贝尔的“固定点”,我们平常所说的“跳一 跳才够的着”,实际上说的就是把数学跟已有的应 验知识背景等建立联系,让学生一看这件事情挺熟 悉的,似乎并不难,但是用原来的方法又解决不了 ,这时新方法就要产生,新知识就要出现,这时学 生的思维才是最有深度的,这样的学习才是最有意 义的。
§ (3)关注学生的经验是学生发展也是时代发展 的要求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现实世界是 重要的课程资源,关注这些经验就是关注了学生的 可能生活世界(可能生活世界——每个人所意为着 去实现的生活世界,与现实世界相对而言,可能生 活世界更具有人生价值和意义)三、怎样有效利用儿童经验推动儿童 的学习和发展§ 学生的经验有两种:一种对于新知识来说是有益的,能 够起到正向迁移作用的;另一种对于新知识来说是无益的, 或者说是有害的,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只能起到负方向的干扰 作用 ,对于前一种学生的经验,教师要充分利用以便为新 知识的学习创造条件;对于后一种经验,教师则应该加以限 制和引导,防止它们影响新知识的掌握和意义的理解所以 ,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实事求是的对学生的经验 进行全面的分析,在允许他们参与教学认识过程的同时,保 持一种辨证的和批判性反思的态度只有这样,学生们从有 关渠道获取的有关自然,社会和人文世界的经验才能才能不 断的系统化,精确化和逻辑化,才能增强他们不断适应环境 和主动发展的要求四、小学数学从教学内容从启动学生经验 角度出发,应该启动学生哪些方面的经验§ 1、从认知基础出发,建构新知识。
以已有的认知基础为出发点,通过旧的知识推出新的知识,再 加以运用从旧知识出发建构新知,一是要找到新知可以“固定 ”的旧知识,并使其清晰化;二是要认识新旧之间的关系因为 不同的关系有不同的操作方式,只有特定的操作中才能促使新、 旧知识的结合,使新知识获得意义 § 2、从生活经验出发,建构新知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 数学,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 联系起来,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理解数学学生并不是空着脑 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已经形 成了丰富的经验,小到身边的衣食住行,大到宇宙星体运行,从自然 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了自己的理解如古老 的鸡兔同笼总是一般解法都是假设法,这样离学生经验相差甚远教师 首先要激发学生头脑中“鸡有两只翅膀”这一生活经验,借助这一生活 经验,学生化难为易,解决了问题§ 课例:鸡兔同笼问题 § 鸡兔共有头18个,足60只,问鸡有多少只?兔子有多少只? § 师:兔有四只脚,为什么鸡只有2只脚?这岂不是太不公平 了吗? § 经过思考,学生找到了理由:“这不是不公平,鸡还有两只 翅膀呢” § 师:如果翅膀也算脚,总共该有多少只脚? § 生:18×4=72(只) § 师:但是题目中翅膀不算脚,只有60只脚,可见有多少只翅 膀呢? § 生:72-60=12(只) § 于是学生兴奋的喊出来:“6只鸡” § 点评:教师激活了学生原来有的生活经验,鸡有两只翅膀, 从而顺利的解决了这一古怪的问题。
§ 3、从认知策略出发,建构新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生活实践中,对很多问 题都形成了自己的能力和方法,都有了自己的“起 点能力”当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学生会自然而 然的想到以前运用的认知策略,产生尝试一下的冲 动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开启学 生思维的闸门,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