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文化活动与地理环境.doc
8页第五章 文化活动与地理环境文化产生于人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并在人类不断认识和改造世界中得到发展和进 步人类的文化活动必然产生、发展于一定的地域空间,必然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文化是人类社会对属于他们的那部分地域加以组织、利用和加工的结果,可以被视为“环境 的人为部分”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中,人类 –文化-环境共同构成了特定的地域 文化系统 第一节 地域文化系统的构成 一、人―文化系统―环境共同构成地域文化系统 地域文化系统的结构就是人类活动、文化系统和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构体系 文化系统是人与环境联系的纽带,人通过文化系统对环境产生作用,环境又通过文化 系统对人产生作用,其相互机制表现在文化与环境、文化与文化的互动关系中 二、文化与文化系统(一)文化的概念与组成 文化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概念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 (行为文化或社会文化)、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概念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1)物质文化: 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 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居住文化、交通文化。
具体的器物 器物的生产、工艺和技术 体现在器物中的精神、欲望、智慧、爱好等 物质文化的特点 物质性: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产品,反映创造者的主体意识 基础性:人类社会、其他形式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通常以某一时期的物质作为该 时期文化的标志,石器文化、青铜文化、铁器文化…… 时代性:与物质生产的技术发展有关 2)制度文化: 社会文化或行为文化,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各种制度:政治、经济、教育、军事、法律、婚姻等 行为规范(非正式制度):在社会发展和历史演进过程中自发形成、不依赖人的主观 意志的文化传统和行为习惯(尊老爱幼等) 正式制度:由权威机构颁布实行的正式条文 组织机构:实施制度的组织机构 制度文化的特点: 强制性和权威性 动态性随着物质文化的变化而变化 独立性制度是历史的产物,当在人们观念中影响深刻并形成理论体系后,其独立性 就很强,非但不随物质文化变化,反而制约着物质文化的发展 3)精神文化: 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 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的特点: 时代性: 民族性(地域性):不同民族(地域)具有不同的特点 从结构上看,文化的三个组成部分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文化是上 述“三位一体”的统一,如一座建筑物(民居)它是由多种材料建成的,是属于物质文化, 但典型的民居多由四合院甚至几个四合院组成,反映中国传统的大家庭制度,几代同堂, 这种格局属家庭制度文化;民居内的各种摆设、建筑装饰等属于艺术产品,是我国传统文 化的精神文化。
这样我们从建筑物中可以看到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者的有机 结合的典型,可以说是文化的“三位一体” (二)文化系统 文化因子 文化丛 文化系统 文化区 文化圈 文化因子因子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既可指某个行为因素,也可指某种生产工具, 某种思想、观念等相互联系的文化因子于一个有机统一体中构成文化丛文化系统在一个地域内,各种具有地域特性的文化丛之集合组成了一个文化系统从属于某一系统的人们所居住的特定地域称为文化区一组相关与相似的文化区在空间上连续或不连续的分布构成文化圈例如:耕地是一个文化因子耕地、播种、锄草、施肥、灌溉、收割、晾晒、储藏等则构成耕作文化丛 (三)地域文化系统的特征 自然环境是地域文化系统形成的基础从个体角度而言,地域文化系统对个人的信念和知觉、价值观和准则及行为有塑造作用对社会而言,地域文化系统对社会起着整合或非整合的作用,文化的社会整合是指某一 社会群体认同共有的观察世界的方式和行事方式 第二节 文化与地理环境的互动关系 一、文化与自然地理环境 核心观点:文化的发展与生物一样离不开其所在的环境 (一)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环境决定论学派认为, “人基本上是自然环境的消极产物,人是可以由自然塑造的泥土。
” “环境(自然环境)现象对所研究的文化行为的起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主导作用 ”在 这一研究方法中环境被认为强有力地决定、限制和影响着人类的行为和文化过程环境以 单向因果关系的过程强有力地决定着文化,环境对文化的作用是因果直链型关系,即: A-B-C…… (二)网链型文化生态关系强调人的选择能力,在重视自然对人的影响的同时,也重视人的作用,把二者看成是 双向影响,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发展提供各种可能性,经过人的选择,才能在特定环 境下创造最佳文化自然环境仅仅提供行为的某种可能性,或有某些方面限制人类的文化 活动在环境与文化的变因之间存在着“作用的相互依赖性”,把文化与环境的关系作为一 个相互依赖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来考察,而不要总想确定确切的原因与结果文化与环境 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因素网络即:A-B、A-C、B-C…… (三)社会体系中的文化生态关系注重于人类环境关系中人对环境物象、观念的研究,其目的是探索和环境有关的人类 行为动机。
因此,只要揭示出人类对于其生存环境的观念,对自然提供的可能性的选择,就可以解释人对环境所产生的知觉决策的行为激励 (四)和谐文化生态关系是一种新型的人地关系论战后以来,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人们已认识到,作 为地球改造者的人对自然环境利用的主动性在日益增加,自然对人类文化活动的影响也更 加明显人类利用自然应以不破坏生态平衡为原则,把人看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地协 调遵循的原则:动态协调、综合协调、长远协调、全球协调、科学协调、主导协调协调 论不仅强调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更强调文化对环境的影响,文化与环境双向作用协调性 二、文化与社会文化环境文化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也就是地域文化系统中文化与文化的关系,其相互作用过 程是文化的整合过程文化整合是指文化系统内各种文化因素、文化丛之间的谐调平衡关系各种文化因子、 文化丛之间是谐调的,就是整合,否则就是不整合内整合:各种文化因素或文化丛整合关系构成文化系统或称文化地域综合体地域文化系统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三成分的整合关系,即内整合;地域文化系统内文化整合的关系就象自然环境中各种自然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协调的关 系,如果某个要素的变化超出了限度,就会导致彼此之间的不谐调或不平衡,结果就会带 来灾害。
外整合:地域文化综合体文化与新文化的整合关系,即外整合文化在时间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地域文化系统在时间发展过程中形成自身的文化传 统,当外来文化影响时,总是经过一定时间与原文化传统相整合(不是照搬) 这种地域文 化的新整合,促进地域文化系统的发展第三节 形成和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特征文化源地是指某一文化事物(或现象)或文化系统最初产生的地方 文化区是指文化事物(或现象)和文化系统覆盖的地区文化源地文化源地文化传承文化传承文化扩散文化扩散 文化区文化区一、文化扩散文化扩散是文化现象的空间移动过程和时间发展过程的特征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 文化传播文化传播文化传播文化扩散:指某种文化事物文化扩散:指某种文化事物 (或现象)通过各种(或现象)通过各种 形式从形式从一地传往另一地一地传往另一地的过程的过程文化传承:文化从文化传承:文化从一代人传到另一代人一代人传到另一代人的文化传的文化传 播过程播过程 空间空间时间时间1、文化扩散的类型 文化扩散可分为两种类型: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1)扩展扩散(expansion diffusion) 文化通过人群,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如同滚雪球那样,其空间分布也越来 越广。
在扩展扩散中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 ①传染扩散(contagious diffusion) ②等级扩散 (hierarchical diffusion) ③刺激扩散 (sitmulus diffusion) ①传染扩散(contagious diffusion) 概念:一种文化现象通过已经接受它的人,传给正在考虑接受它的人的扩散过程 特点:目的性强 举例: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教师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 ②等级扩散 (hierarchical diffusion) 概念:一种文化现象在不同划分标准的空间等级中,由高到低或者由低到高的扩散过 程特点:层次性强举例:苏格兰威士忌酒最初由下层社会传入上层社会 中央会议精神的层层传达我国购买家用小汽车的顺序是先高收入家庭,而后是普通家庭 ③刺激扩散 (sitmulus diffusion) 概念:一种文化现象由一地传到另一地后,保留了思想实质而摒弃了具体形式的扩散过 程 特点:文化形式变化大 举例:滑冰到滑旱冰的演化 中国科研人员将电脑英文操作系统改为汉字输入系统登山运动到攀岩的演化 (2)迁移扩散(relocation diffusion) 指具有某种思想、技术的个人或集团,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去,就把这种思 想、技术带到新的地区。
如:唐人街的华人文化一.单项选择: 1.企业在另一地方设厂的同时,也将企业文化传到该地,这种现象属于 ( ) A.传染扩散 B.等级扩散 C.刺激扩散 D.迁移扩散 2.下列文化扩散属于等级扩散的是( ) A.7 世纪中期,日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制了日本文字 B.南方人滑旱冰娱乐方式的兴起 C.欧洲移民将欧洲的宗教、生活方式带到了美洲 D. 7 世纪中期,日本天皇下令仿效中国唐朝教育制度,在中央设立太学,地方设立国学 3.清朝初年,人口大量增加,人们希望种植产量更高的农作物,就在这个时期,甘薯的种 植由福建、浙江等省推广到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这种文化扩散方式是 ( ) A.等级扩散 B.传染扩散 C.刺激扩散 D.迁移扩散 判断下列文化传播属于什么方式: 1.电脑进入中国时,先由高校科研人员掌握,而后普及到家庭——等级扩散 2.17 世纪末,沙皇彼得大帝时期,西欧文化向俄国的扩散——传染扩散 3.西伯利亚人受南方驯养牛和马的启发,开始在家乡驯养鹿——刺激扩散 4.我国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文化传承 (二)文化扩散过程 1.扩散的动因。
① 一种文化特征、一个文化因子、甚至一个文化系统,只要它有价值,有意义,便会 为人学习、仿效和接受; ② 人类对幸福(体现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不懈追求,即是创造文化的原动力, 正是它促进了人类的相互交流; ③ 每一次具体的扩散过程都有其具体的原因 2.文化扩散的阻滞 文化扩散阻滞,有自然阻滞和文化阻滞两类 自然阻滞:例如海洋和沙漠,它们增加了文化扩散的实际距离还有其他地形要素例 如山脉和沟谷,历史上就成了人们沟通和交流的障碍而导致了文化的孤立与封 闭 例如:喜马拉雅山和撒哈拉沙漠两侧的文化差别很大,原因在于喜马拉雅山和撒哈拉沙 漠的阻隔文化阻滞:文化传播有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常常遇到某些障碍因素阻挡其向外传播 由于某种传统文化的禁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