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西方思维方式区别.ppt

31页
  • 卖家[上传人]:简****9
  • 文档编号:116857965
  • 上传时间:2019-11-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48M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西方思维差异 目录 0 10 20 3 引言 差异的具体内容— —思维方式的不同 造成差异的原因 第一章 引言 0 1鱼塘记忆实验 研究者们开发了更贴近生活 的实验场景,让日本人和美国人 观察一幅鱼塘图30秒,接下来闭 上眼睛回忆并描述看到了什么 在描述画面的时候,日本与 美国的参与者使用了明显不同的 方式—日本人更倾向于描述整幅 场景包括背景及事物之间的关系 (例如,鱼往哪个方向游),而 美国人更倾向于描述物体本身( 例如,鱼的类型) 0 2 绘画实验 研究者召集在校大学生进行 了绘画实验美国学生和来自东 亚的留学生参与了这项实验研 究者对绘画的时间,纸张的大小 ,横竖版面,和内容(要求至少 有一栋房子,一棵树,一条河, 一个人以及一条地平线)进行了 控制 结果发现绘画风格存在显著 的区别,并且东亚学生的水平线 高度显著高于美国同学 第二章 差异的具体内容— 思维方式的不同 思维方式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带有一 定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和思维程式, 它是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统一结合形式,是沟 通文化和语言的桥梁中西方由于各自所处的自 然地理环境,所经历的社会制度不同及其它因素 ,在以后的发展中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

      0 1 圆形思维与直线型思维 RobertKaplan(1966)提出了文化思维对 话语模式的影响,认为西方的思维是直线型, 而东方人的思维是螺旋型的 中国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强调“天人合一”:追求物我不分,万物有 情,天人同体同德的“圆满”境界所以中国人在说话、写文章的 时候,把思想发散出去了还要收回来,让它落在原来的起点上 例如:汉语的螺旋式结构,即以反复而又发展的螺旋形式对一 种问题加以展开,尽量避免直接切入主题,讲究“起、承、转、合 ”的八股文章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西方 西方宇宙观主张“天人相分”,认为事物之间是独立的,一切 都在向前发展变化所以直线型思维的人认为说话、写文章的时候 直接表达必定优于间接表达,并且说话人的立场应保持一贯,不要 用无关的信息掩盖真实的观点 例如:英语语篇一般按直线展开,通常包含四个部分:导入、 主题、支撑、结论:切入主题后就开门见山地先陈述段落的中心思 想,即主题句,再分数点对主题进行阐述,最后得出结论整个语 篇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表达的思想要做到与语义直接相关,要用 一定的连接手段将各个部分衔接起来,形成直线流动的实体 综合性思维与分析性思维 0 2 综合思维是指在思想上将对象的各个部分联 合为整体,将它的各种属性、方面、联系等 结合起来。

      分析思维是指在思想上将一个完整的对象分 解为各个组成成分,或者将它的各种属性、 方面、联系等区分开来 壹 贰 中国人的整体观念:人与自然,个体与社 会不可分割,互相影响,互相对应,把一切都 放在关系网中从整体上综合考察其有机联系 特点:具有鲜明的综合整体特征;难以揭 示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从而只能得出停留在 现象上的结论 西方人的分析型思维:明确区分主体 和客体,人和自然,精神和物质,现象和 本质,并分别做出深入的分析研究他们 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思考,从已知推导未 知,象解析几何题那样,一丝不苟地论证 ,然后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特点:步步为营,严密精确的解析 思维;其缺点在于太过孤立、片面地看待 事物,缺乏想象力 中医的显著特征是注重整体性,把人体看作一个整体,运用阴阳五行 学说明五脏之间的依存和制约关系例如,可以通过按摩左手腕附近 的内关穴和右胫的足三里穴的办法治疗失眠此外,中医还认为人与 自然也是一个整体,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体会随之发生相应的 变化 西医建立在人体解剖学的基础上,根据人体九大系统的生理结构来解 释病理现象,“针对人体出问题的部分对症下药,立竿见影,并且擅 长手术,切除出问题的部分或是更换新的组织”。

      例子:医学上的整体思维和分析思维 直觉经验性思维与 逻辑实证性思维 0 3 (胃疼时的饮品) 壹 贰 中国传统思维注重实践经验: (1)“以经验为基础,通过由此及彼的类别联 系和意义涵摄,沟通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 会达到协同效应 (2)中国哲学讲求实用,“中了悟而不重实证 ”,用直觉顿悟的内心体验的思维方式去悟出 自然法则,而不用概念和语言去描述也不用逻 辑推理去论证 西方思维则具有浓厚的实证、理性和思辨的色 彩:(1)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们在自然界的 各种观察和实验中渗透着理性思维与哲学思辨 的成分,在收集和整理材料的基础上,利用理 性思辨的力量对世界进行了解说 (2)近代西方哲学家们从对主体世界确定性 质的探索,到主体思维确定性质的考察,借助 自然科学的成果,依赖理性的力量,以实证或 思辨为武器力求回答我们如何认识、我们能够 认识什么的问题 到了19世纪,康德以批评理性的精神,全面探索科学以及形而上学能 够成立和存在的条件 黑格尔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用辩证法思想重新确立了理论对现象世 界本质的可知性,重新架起了现象世界和自在之物之间彼此过渡、转 化的桥梁 逻辑实证性思维是对现象背后隐含的深刻原因的精心探索与深入挖掘 :“我们应求取原因的知识,因为我们只能说明在证明一切事物的基 本原因之后才能说知道了这事物。

      例子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0 4 壹 贰 中国偏重于形象思维:(1)善于打比喻在中 国文学史中,运用形象类比手法的文章不胜枚 举《二十四诗品》中则用人格形象来类比文 学艺术的风貌,二十四种诗歌风格用二十四种 人格形象表达出来这充分说明了中国人对于 形象思维的重视2)抽象思维在中国则很不 发达逻辑一词是由严复从英语logic翻译过 来的,由于当时汉语中没有对应的词汇,所以 采用音译中国逻辑学的不发达可见一斑 西方人偏重于抽象思维:古希腊的逻辑学十分 发达,在欧美文化中,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原理 建立起来一套逻辑体系,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大 多体现了这些原理三段论推理的运用成为西 方人思维的基石此外,西方人抽象思维发达 在对事物的定义上也有体现,较之于形象思维 的下定义,抽象思维往往更加清晰、概括 孔子在《论语・为政》里这样阐释智慧,“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而亚里士多德则这样解释,“ 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 老子的“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 高下之相盈也,声音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与赫拉克 利特的“统一物是由两个对立面组成的,所以把它分成两 半时,这两个对立面就显露出来了”表达的意思是差不多 相同的,但是赫拉克利特的则更为抽象、概括。

      例子 意会思维与直观思维 0 5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里常常有意 会性,比较含蓄而西方人的 思维是一种直观性,坦率直 白 壹 贰 感情表达方式不同: 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表现了中国人细腻 含蓄的爱情,这与西方人的直接表露截然不同 ,因而西方人看过之后可能会觉得困惑不解, 而我们中国人会很欣赏这种美再如,中国人 对亲人的爱意一般是通过行动表达的,这种方 式间接而含蓄,而西方则不同,西方人会很直 白地向亲人表明自己的爱意和感激之情 文学艺术方面: 中国人重视意境,西方人则重视意象例如, 中国的水墨画注重意境的描述,画家通过描绘 景物表达思想感情,使欣赏者产生共鸣,也就 是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环境交融、转化、 升华,呈现出情景交融、虚实统一的美感国 画大师齐白石曾说过,“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而西方的绘画,特别是西方早期的油画,是 非常客观地描绘实物,注重的是意象 第三章 造成差异的原因 0 1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春秋战国后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地主和自耕农,个体劳作 的生产方式一直延续到近现代在这种农业社会中,人们意识到丰 收离不开风调雨顺,生存离不开自然的恩赐,进而悟出了“万物一 体”、“天人合一”的意识,把自然人化。

      在封建君主专制下实行 的是“家国同构”的政治制度,以家庭为重的观念使人们在群体行 动中容易服从某些特定的权威,不喜欢坚持个人的权利这种“农 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 ,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 西方文化的发源地是希腊半岛及其附近沿海地区,其手工业、 商业、航海业发展很快,这引起古希腊哲学家对天文、气象、几 何、物理和数学的浓厚兴趣,逐渐形成了西方注重探索自然奥秘的 科学传统到了近代,西方试验科学迅速发展,与此相适应的思维 方式便具有很强的实证性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受到大工业 生产方式所特有的组织性、科学性、民主性的陶冶,“公平理论” 、“自我实现理论”、“竞争精神”是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典型特 点这种“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 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0 2 地理环境的影响 中国 中国是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较少受到来自大自然的压力 同时,广袤的陆地形成了中国人博大的胸怀,表现为惊人的忍让与 超然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 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 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 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西方 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 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 统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 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居住在沿海地带开放环境下的人们 ,由于经常与外界交流和竞争,思维对象倾向于外界,偏向于重视 空间,同时也注重现在和未来正如近代学者梁启超所言,濒临河 海的民族“精神勇猛”,有“活气”,敢“进取”外向型思维导 致了他们求新、求变、好动的性格 谢 谢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