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好莱坞的发展.ppt
38页第十章 走近当代好莱坞,,20世纪6、70年代,美国好莱坞在经历了 低谷之后,迎来了历史的转折,新好莱坞开 创了好莱坞历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期第一节 新好莱坞电影产生的背景,一、对旧类型观念的反思; 二、政治动荡和文化反叛; 三、电视狂潮第二节 新好莱坞时期的电影创作,第一阶段(1960年—1967年)——改革尝试,《邦妮和克莱德》——新好莱坞的发轫之作 又名《雌雄大盗》 《邦妮和克莱德》借用了传统强盗片的模式,却改制了原模式,打破了案发、反复追逐、大结局的三段式情节,产生了新的对原模式具有针对性的文本阿瑟·佩恩对于曾经多次被搬上银幕的这一对雌雄大盗的传奇生涯,采用了一种喜剧式的风格,对好莱坞传统强盗片的神话进行了反讽第二阶段(1969-1971)黄金时代,1969年,《逍遥骑士》横空出世这是一部充满惶惑、否定、叛逆和悲剧的存在主义式公路电影 它的奇迹还体现在票房上,本片投资40万美元,票房收入却高达2500万,难怪哥伦比亚公司要收购影片的版权,在当时,好莱坞大公司收买一部独立制片的小制作电影是不多见的第三阶段(1971-1976)成熟并融入好莱坞主流,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电影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独立制片运动”的兴起。
涌现出马丁·斯科塞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乔治·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四个 “新好莱坞”最重要的代表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Francis Ford Coppola) 《教父》The Godfather (1972) 《教父2》(1974) 《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 (1979) 其余代表作: 《归来》(1978)、《路猎人》(1978)、 《棉花俱乐部》(1984)等,马丁·斯科西斯(Martin Scorsese ) 《出租车司机》Taxi Driver (1976) 被评论界称为“黑色电影”,代表了 新好莱坞一类具有鲜明特征的影片 其余代表作: 《愤怒的公牛》(1980) 《八小时以外》(1985) 《基督最后的诱惑》(1988)等,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Allan Spielberg) 新好莱坞电影导演中最具有票房号召力的人物其最大的特点是善 于用高科技创造高科技和新技术创造电影中的视觉奇观 他的首部巨制《大白鲨》(《Jaws》1975)该片那令人战栗的场 景为好莱坞赢得四亿一千万美元的空前票房收入,让整个电影界目瞪口 呆从1977年开始, 陆续执导了和制作了《第三类接触》(1977)、 《外星人ET》E.T(1982)、《夺宝奇兵》系列 (1981)等,开创了 新好莱坞技术主流商业电影的先河。
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 ) 1977年拍摄的《星球大战》以恢弘的太空战争场面、 精彩的特技、特别的人物造型创造了当时世界最高 的票房收入记录影片几乎包揽了奥斯卡所有的技 术奖项,并且迅速引发了全球拍摄科幻片的热潮 从1980年到2005年又先后拍摄了 《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 《 星球大战:杰迪归来》、 《星球大战前传:幽灵的威胁》、 《星球大战前传:克隆人来袭》等星球大战系列的影片电影社会学家马丁·斯科西斯,在好莱坞这个充满艺术泡沫的圈子里也存在着这样一位导演:在好莱坞工作近三十年,却从未因商业目的而拍摄一部“大片”;在斯皮尔伯格、卢卡斯等人依靠上亿美圆和电脑特技吸引观众的同时,却始终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以电影冷静地剖析着社会和人类的种种顽症;在好莱坞只崇尚商业结果的环境下,却一直坚持自己的意愿,不遗余力地追求电影语言的探索,这个与众不同的导演就是有“电影社会学家”美称的马丁·斯科西斯特别以《穷街陋巷》(Mean Streets)、《愤怒的公牛》(Raging Bull)为代表的一批作品,充满了强烈的个人气息与意大利烙印,这让斯科塞斯与好莱坞的正统制作一开始便泾渭分明。
《穷街陋巷》:“我是意大利人的后代”,斯科塞斯回忆说:“这部电影主要是想把我自己与我的老友搬上银幕,展示当年我们的生活方式,显现小意大利区的真实面貌它实在可说是一部人类学或社会学的影片《好家伙》:笑傲江湖美名扬,“我们走的是美国黑帮电影的老套路,而且一节接一节地来处理,但却是从故事的中间部分开始,然后又忽前忽后地来叙述《出租车司机》:一个城市西部片的故事,,,剧情:,刚从越南战场归来的特拉维斯无法适应纽约的夜晚,于是开始干上出租汽车司机这行他每天从早到晚地在纽约的各条大街小巷上行驶,目睹着这个城市的肮脏和人们的罪恶孤独的生活使他越发空虚,除了工作,他只有依靠色情影片来打发无法入睡的时间 正在特拉维斯百无聊赖的时候,一位名叫贝茜的姑娘步入他的眼帘在他看来,贝茜与众不同,简直就是天使的化身贝茜是总统候选人帕兰坦的竞选中心的工作人员,特拉维斯为了接近她便到中心去做义工,并请求贝茜与他交往但由于两人之间差距过大,特拉维斯的感情很快以失败告终经历失恋痛苦的特拉维斯感到了失落和迷茫在继续着自己苦闷无聊的生活的同时,他决定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意义特拉维斯从黑市商人手中买枪,并开始努力锻炼在准备刺杀帕兰坦的过程中,他又遇到了雏妓艾瑞丝,并决定帮她逃离淫窝。
当未能刺杀帕兰坦之后,特拉维斯来到易兹所处的妓院,将老鸨、房东以及嫖客一一打死,自己也身受重伤在媒界的宣传下,原本准备一死了之的特拉维斯却成了拯救雏妓的英雄,他的事迹成为纽约的新闻痊愈后的一天,特拉维斯发现贝茜走进他的出租汽车,但这次他拒绝了贝茜的好感,像以往一样消失在纽约灯红酒绿的街头影片《出租汽车司机》是在1976年颇为轰动的电影作品,也是著名演员罗伯特·德尼罗的代表作之一其艺术成就在欧美各国受到了一致的肯定,称得上是1976年世界上最具艺术魅力的影片之一 其原因就在于影片揭示了严肃而深刻的社会内涵,人物的塑造也充满了现实意义,从而在商业片式的场景中显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影片主人公特拉维斯是个对社会感到迷惘的人物他虽然无法以哲学来解释人生,但却又强烈地感受到社会的丑恶他深深地厌恶这一切,而又深知无可奈何,只能采取一种视而不见的麻木的处世态度,处于心灵的荒漠之中直到贝茨的出现才使他发生了变化,深深地感到不能就这样生活下去而要采取行动他决定做些什么,干什么都不重要,而只是要去做对于他来说,不论是去刺杀总统还是去拯救小妓女易兹,都只是使自己摆脱无所事事的生活的办法,是为了拯救自己心灵的空虚,而没有明确和确定的目的。
影片所要表现的也正是一个青年灵魂从孤独中自救的故事影片深刻而独特地把握住了当代美国青年的心理,揭示了越战后美国社会的现实状况,从而展现了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塑造人物性格的表现技巧上,影片也颇具特色影片对主人公痛苦而孤独的内心世界并没有加以生硬直接的表现,而是采取了一种外部行为上的淡化处理加以渲染在影片的开头,主人公眼睛的大特写就深深地体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悲凉而生活中的特拉维斯却又总是心平气和、面带微笑的这两者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却也使得观众能深深地体会到人物内心所受的压抑与隐藏着的危机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生于底特律,祖籍意大利,曾就读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影剧系,获电影硕士学位从1963年起开始独立拍片,1970年他与诺思合写的《巴顿将军》剧本获美国奥斯卡最佳编剧奖;1972年他导演的《教父》获最佳影片奖,《教父》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使科波拉成为最受注目的年轻导演之一1974年,科波拉的《对话》在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获金棕榈奖;同年,《教父2》在美国获得7项奥斯卡金像奖70年代后半期是他事业的顶峰时期八十年代他的事业惨败,这迫使他在1990年拍了《教父3》,这部片子挽救了他的事业剧情介绍,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军上尉威拉德接到总部的命令, 去寻找脱离了美军的科茨上校。
科茨曾经有着辉煌的历史,但如今却已陷入疯狂他在柬埔寨境内建立了一个独立王国,推行着野蛮、血腥、非人的残暴统治,还不时地向美军进行疯狂的近乎妄语的广播宣传威拉德接到的命令就是找到科茨,并把他带回来或者是杀了他带着这个命令,威拉德率领一小队士兵沿着湄公河逆流而上,穿越丛林前往柬埔寨 在寻找科茨上校的过程中,威拉德几乎横穿了整个越南战场他目睹了种种暴行、恐怖、杀戮与死亡的场景,深深地受到了震撼在不断的杀戮之中,威拉德也几乎变得疯狂最后历尽艰辛的威拉德一行终于来到了科茨的恐怖王国他们落入了科茨的手中,受到了严酷的折磨但这却也使威拉德得以直接面对科茨科茨本可以杀死威拉德,但他却没有这样做,他借助威拉德的手完成了渴望已久的死亡,终于从这个疯狂的世界中得以解脱而威拉德也深深地体会到了人类心中的邪恶与黑暗,体会到了邪恶所引起的疯狂土著们跪倒在他面前,他实际上已取代了科茨 对这一切感到由衷地厌恶的威拉德拉起同伴,登船离去科茨的疯狂被制止了,但在整个越南战场上,恐怖与杀戮仍然在疯狂地进行着影片评价 1979年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以及奥斯卡最佳摄影、最佳音响两项金像奖,它之所以被评论界认为是最深刻、最有代表性的一部越南战影片,首先是因为导演科波拉在这部战争题材影片中,融入了对人性、对战争、对现代文明的哲学思考,并且巧妙地将哲理性与象征性有机地融入整部影片的情节之中。
其次,影片的视觉冲击力也使人震惊按照科波拉的导演意图,这部影片追求一种歌剧风格的戏剧光效,大量运用逆光、轮廓光、背景光等等,还专门施放了红、黄、绿、蓝、紫各种颜色的烟雾和烟火,使血腥的战场和神秘的丛林看上去如同五光十色的舞台,这样的造型效果也是对美国现代文明和侵越战争的讽喻 此外,影片在人物塑造上也十分成功,该片主要人物中没有女性,是一部典型的男性题材战争片著名影星马龙·白兰度在该片中饰演库尔兹上校,致力于刻画出这个人物十分复杂的内心世界深刻的寓意、宏大的场面、精彩的表演,再加上震撼人心的视觉造型,使得《现代启示录》真正如评论所言,成为了“一部登峰造极的战争史诗片”二、新好莱坞影片的艺术特点 1、对真实性的追求: 用实景拍摄,捕捉并不完美的现实画面,以增加真实性,接受欧洲电影美学观念的影响,开始对电影记录本质和真实性的追求 如斯皮尔伯格《辛德勒名单》,以黑白摄影为主,用手提摄影机跟拍的方式,营造出纪录片一样的二战氛围,通过再现真实的方式,对历史和人性进行深刻的反省2、揭露和触及社会现实问题: 对美国主流文化的挑战,主人公敢 于反抗环境,批判和讽刺腐败的社会体制 如,《飞越疯人院》、《肖申克救赎》、《西点揭秘》等,是对过去一直 被认为是神圣的正面的社会形象的批判和 揭露。
3、对传统类型片模式的突破和融合: 20世纪80年代以后,传统西部片已经消 失,但它的许多主题,如主持正义、个人自 由、社会责任感等,或多或少地转让给科幻 片,新的科幻片成了各种类型片的综合 如《星球大战》、《黑客帝国》等,是 西部片、战争片、幻想片的融合4、文化价值取向的时代特征: 新好莱坞的价值取向是推崇和塑造反抗性 的英雄,反叛传统价值影片主人公往往是叛 逆者,与环境格格不入的人,与60年代反传统 文化思潮相关90年代的影片中,父子之间的 亲情,朋友之间的忠诚,爱情的纯洁以及勇敢 善良等,《勇敢的心》、《泰坦尼克号》《狮 子王》、《蜘蛛侠》等影片5、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的相互融合与 平行发展 新好莱坞电影的前10年致力于艺术电影的 通俗化和商业电影的艺术化二者相互融合、 平行发展80年代美国艺术电影,更注重在个 人化和大众化之间寻找合适的结合点,如库布 里克的《全金属外壳》,斯皮尔伯格的《紫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