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鸡的人工养殖技术科普培训资料.doc
38页野鸡人工养殖技术野鸡是鸟纲鸡形目鸡科的重要鸟类,学名野鸡,又称山鸡、野鸡、环颈鸡,是世界上重要的狩猎禽之一,共有30余个亚种,颈部有白色颈环 1.适应性广,抗寒,耐粗 生活环境从平原到山区,从河流到峡谷,栖息在海拔300—3000米的陆地各种生态环境中,夏季能耐受32℃以上高温,冬季零下35℃也能在冰天雪地行动觅食,饮冰碴水,不怕雨淋 2.集群性强 繁殖季节以雄雉鸡为核心,组成相对稳定的繁殖群,独处一地活动,其他雄雉群不能侵入,否则开展强烈争斗自然状态下,由雌雉鸡孵蛋,雏雉鸡出生后,由雌雉鸡带领初生的雏雉鸡活动待雏雉鸡长大后,又重新组成群体,到处觅食,形成觅食群群体可大可小,因此,人工养殖的雉鸡,可以适合大群饲养环境,但密度过大时,妨碍采食,常发生互啄现象 3.胆怯机警 雉鸡在平时觅食过程中,时常抬起头机警地向四周观望,如有动静,迅速逃窜,尤其在人工笼养情况下,当突然受到人或动物的惊吓或有激烈的嘈杂噪音刺激时,会使雉鸡群惊飞乱撞,发生撞伤,头破血流或造成死亡笼养雄雉鸡在繁殖季节,有主动攻击人的行为,野生成年雌雄雉鸡常佯装跛行或拍打翅膀引开敌害,以保护幼雉鸡因此,养殖场要求保持环境安静,防止动作粗暴及产生突然的尖锐声响,以防雉鸡群受惊。
4.食量小,食性杂 雉鸡胃囊较小,容纳的食物也少,喜欢吃一点就走,转一圈回来再吃雉鸡是杂食鸟,喜欢各种昆虫、小型两栖动物、谷类、豆类、草籽、绿叶嫩枝等人工养殖的雉鸡,以植物性饲料为主,配以鱼粉等动物性饲料据观察,家养雉鸡上午比下午采食多,早晨天刚亮和下午5—6时,是全天2次采食高峰;夜间不吃食,喜欢安静环境 5.性情活泼,善于奔走,不善飞行 雉鸡喜欢游走觅食,奔跑速度快,高飞能力差,只能短距离低飞,而且不能持久 6.叫声特殊 雉鸡在相互联系,相互呼唤时常发出悦耳的叫声就像“柯—哆—啰”或“咯一克一咯”当突然受惊时,则暴发出一个或系列尖锐的“咯咯”声,繁殖季节,雄雉鸡在天刚亮时,发出“克—多—多”欢喜清脆的啼鸣声,日间炎热时,雄雌雉鸡不叫或很少鸣叫 一、开发价值: 1、食用价值:野鸡肉质细嫩鲜美,野味浓,其蛋白质含量高达30%,是普通鸡肉、猪肉的2倍,脂肪含量仅为0.9%,是猪肉的1/39、牛肉的1/8、鸡肉的1/10,基本不含胆固醇(见下表),是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野味食品野鸡因此成为历代的皇家贡品,清代乾隆皇帝食后赞叹不已,写下“名震塞北三千里,味压江南十二楼”的名句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食后评价:“好看、好吃、有野味”;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也对野鸡的营养成份给予很高的评价。
山鸡送人是高档礼品,待客是珍稀野味,还是美国白宫招待国家元首的保留菜肴正因为如此,每年春节前后,市场上都掀起一股送山鸡的热潮 2、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野鸡补气血,食之令人聪慧,勇健肥润,止泻痢,除久病及五脏喘息等经广州中山医科大学测定:它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21种之多,其中有多种是人体自身所无法合成的,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氨基酸模式并富含锗、硒、锌、铁、钙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儿童营养不良、妇女贫血、产后体虚、子宫下垂和胃痛、神经衰弱、冠心病、肺心病等,都有很好的疗效,对人体的滋补功能远远高于久负盛名的甲鱼、鳗鱼等野鸡中锶和钼的含量比普通鸡高10%,还有防治癌症的作用3、观赏价值:节日送山鸡是我国自古就有的传统,有表达吉祥如意和美好前程之意同时还可制成漂亮又好卖的标本我农庄用野鸡的皮毛做成的标本,光彩鲜艳、栩栩如生、高贵典雅,每架200多元还畅销各大城市工艺礼品店、旅游景点野鸡的羽毛别具特色,还可以制成羽毛扇、羽毛画、玩具等工艺品英国国防部还把它做成最有效的防弹衣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钙、钠、磺等多种微量元素,其蛋白质含量为28.94% 野鸡的胆、血、内金经过提炼可制成医药制剂,有极高的滋补、药用、保健。
美容价值雄性野鸡毛可制作毛工艺品、还可成段、锦制作礼服,鸡皮可制成各种精美的皮具它是集食用、药用、毛用、皮用于一体的珍禽动物有极高综合利用价值的特养珍禽一、养殖野鸡效益分析:养殖野鸡具有投资小、食性杂、适应强、见效快等特点1、投资小:旧房、旧仓库、庭院、果园、坡地等可围圈的地方均可作为养殖野鸡的场地2、食性杂:野鸡吃米糠、麦麸 、各种蔬菜、牧草、稻谷、高粱、玉米、蝇蛆等,与家鸡相似3、适应强:野鸡耐高温、抗严寒,从零上35度到零下45度均可正常生长,不择气候、区域和环境4、见效快:一般出壳后鸡苗长到70天左右就可以上市,100天达到3市斤,需饲料10元左右,按目前市场价格每斤15-20元计算,每只可创毛利20-40元,种鸡6个月产蛋,年产蛋可达150只,如果按100只蛋,受精率、孵化率按85%,成活率按90%计算,年可产商品鸡60只 二、养殖野鸡的市场前景:由于我国沿海地区、香港、澳门盛行吃野鸡,每年还要大量出口日本、新加坡等国加之近年来人为大量猎捕,野生野鸡濒临绝迹,从而出现国际、国内市场野鸡货源奇缺、供不应求的紧张状况,预测近5-10年内市场无法饱和,就算价格降到8元每市斤,仍有利润可得,前景不可估量。
三、野鸡养殖技术1、养殖场舍的建造野鸡养殖场应设在地势干燥,平缓,向阳背风,比较安静的地方,饲养野鸡鸡舍与家鸡舍要求相仿,鸡舍面积可根据饲养规模决定,鸡舍可用旧房、猪圈、牛圈、房前屋后多余面积进行改建,三面为墙,一面开放,开放一面的外边应留一定的运动场野鸡运动场地面应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排水,地面要平整,最好做成水泥地面,以便于清扫,运动场的四周可砌1.8米左右的砖柱,顶上及四周加上拦网,拦网或用铁丝网,也可用尼龙网代替,安装拦网时,可在四周砌起30-100厘米高的矮墙基,再将拦网安装上去,这样既可延长拦网的使用年限,又使运动场整齐美观因种鸡在交配鸡前都要雌雄分离饲养,所以至少要建改两个鸡舍同时,鸡舍内还应准备好食槽,饮水槽等食槽可用木片订制,一般长1米,宽5厘米,高5厘米槽上可用大眼铁网或小片木片订好,防止鸡进入食槽,水槽可用塑料盆或其它容器代替有条件的,可购买专用塔式饮水器因为鸡很喜欢沙浴可在运动场内设沙池(河沙,石沙均可,本大岛农庄可传授保健砂的配方技术),也可用大塑料盆装沙置于运动场,应注意让沙保持清洁、干燥2、雏鸡养殖技术 野鸡饲养阶段的划分:0-6周龄为育雏阶段,7-12周龄为育成阶段 (1)适时饮水与开食:雏鸡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开食前应先饮水,饮水中最好加5%葡萄糖或0.1%高锰酸钾,对不知道饮水的雏鸡及时调教,使之尽快饮水,喂水后1~2小时开食。
开食料要柔软,适口性好,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前3~5天最好喂湿拌料在每次加料前清除剩料开食时每2~3小时诱食1次,以后逐渐增加间隔时间,0~2周每天喂料6次,3 ~4周每天5次一般随日龄的增大,采食量也递增,生长到接近成年体重时,对饲料的需要量趋于稳定 (2)温湿度调控:适宜的育雏温度为:1~3日龄35~34℃,4~7日龄33~32℃,2周龄31~28℃,3周龄27~24℃,4周龄为23~22℃,5周龄后保持常温相对湿度1~10日龄65%~70%,11日龄以后55%~65% (3)密度:随日龄变化,其体重、需用水等也会相应变化,应适时调整饲养密度,增加水、食槽数网箱平养或箱式育雏时密度为:1~10 日龄50~60只/平方米,10~20日龄30~40只/平方米,此后可转入立体笼( 蛋鸡育雏用4层笼),21~42日龄20~30只/平方米,43~60日龄10~20只/平方米4)通风换气及室内环境控制:室内空气流通不好,氨气浓度过大,会直接影响野鸡的生长发育,并可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眼病等疾病的发生应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时清粪、清扫地面,维持适宜的温度,定期带鸡消毒,及时疏散密度。
搞好室内环境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5)光照时间控制:雏鸡对光照要求不太严格,初雏1~3天保持24 小时光照,4~7天保持20~22小时光照,此后,根据雏鸡采食情况快转入自然光照3周前后转入立体笼时,第1个晚上要全加光照,以使雏鸡尽快适应新环境,多采用3瓦/平方米为宜,待鸡群大部分采食、饮水后, 即可采用自然光照6)免疫接种:结合本场情况制订好免疫程序3、成鸡养殖技术雏鸡笼养6~7周即可转入地面平养或转入育成鸡笼至18周龄这一段时间是野鸡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平均日增重10~15克,至20周龄,已基本接近成年鸡体重因此,6~20 周龄阶段养管理饲是保证育成鸡生长发育关键,在做好各项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转群时间及注意问题:一般3月底至4月中旬孵化的雏鸡饲养至6~8周龄时转群,夏季孵出的雏鸡饲养至5~6周龄即可转群转群前3天应派专人值夜班并给予24小时光照转群时还应注意将弱雏分离饲养,病残雏及时淘汰转入地面后1~2周,选择温暖无风天气,打开门窗,让其到室内外运动场做短时间活动,以后逐渐延长,夜晚赶入室内2)后备种鸡限饲:确定留作种用的育成鸡,除6~8周龄进行初步选择外,还必须控制体重,防止过肥,以保证繁殖期能获得较高的产蛋率和受精率。
具体措施是:减少日粮中蛋白质和能量含量;增加粗纤维及青绿饲料喂量;减少饲喂次数;增加运动量;限制喂料量等3)第2次断喙,防啄癖发生:野鸡野性较强,喜欢啄异物 育成鸡生长迅速,如果此期某些营养素缺乏,或环境不理想,或密度过大,啄癖就更易发生为有效防止啄癖,可在5~10周龄间进行第2次断喙,方法与家鸡断喙相同4)禁用发霉变质饲料,防止曲霉菌病发生:育成前期的野鸡对曲霉菌易感,本病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因此在饲养管理中应注意禁用发霉变质饲料及发霉垫料,控制好舍内环境,维持要求的湿度,经常用过氧乙酸等带鸡消毒,转群前用火焰喷射器灼烧地面及可灼烧用具,防止本病发生雉鸡的繁育技术 — 繁殖特点 1.性成熟晚,季节性产蛋 雉鸡生长到10月龄左右才达到性成熟,并开始繁殪雄雉鸡比雌雉鸡晚1个月性成熟在自然环境中,野生雉鸡的繁殖期从每年2月份到6—7月份,雉鸡的产蛋量即达到全年产量90%以上在人工养殖环境中,产蛋期延长到9月份,产蛋量也较野生雉鸡高人工驯化后的雉鸡性成熟期可提前美国七彩雉鸡4—5个月就可达到性成熟期 2.配种 野生状态下雉鸡在繁殖季节以1雄配2—4雌组成相对稳定的“婚配群”,每年2—3月开始繁殖,5—6月是繁殖高峰期,7—8月逐渐减少,并停止。
人工养殖的雉鸡要掌握适时放对配种 3.产蛋 野生状态下,雌雉鸡年产蛋2窝,个别的能产到3窝,每窝15—20枚蛋蛋壳色为浅橄榄黄色,椭圆形,蛋重24—28克,纵径25—32.5毫米,如第一窝蛋被毁坏,雌雉鸡可补产第二窝蛋在产蛋期内,雌雉鸡产蛋无规律性,一般连产2天休息1天,个别连产3天休息1天,初产雌雉鸡隔天产1枚蛋的较多,每天产蛋时间集中在上午9时至下午3时 4.就巢性 野生雉鸡有就巢性,通常在树丛、草丛等隐蔽处营造一个简陋的巢窝,垫上枯草、落叶及少量羽毛,雌雉鸡在窝内产蛋、孵化在此期间,躲避雄雉鸡,如果被雄雉鸡发现巢窝,雄雉鸡会毁巢啄蛋在人工养殖条件下,要设置较隐蔽的产蛋箱或草窝,供雌雉鸡产蛋,同时,可以避免雄雉鸡的毁蛋行为 雉鸡的繁育技术 — 繁殖技术 建立优良的种雉鸡群,其前提条件是必须按照育种目标的要求,选择符合要求的雌雄雉鸡组成种雉鸡群,经过严格的选择加上科学合理完善的饲养管理,使雌雄种雉鸡达到良好的繁殖性能,使其优良的遗传潜力得以充分的表现1)根据体型外貌特征和生理特征选择 所选择的种雉鸡必须具备本品种的明显特征,发育良好,体质健壮雌雉鸡:体型大,结构匀称,发育良好,活泼好动,觅食力强,头宽深适中,颈长而细,眼大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