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古诗词中的叠词.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简****9
  • 文档编号:99543487
  • 上传时间:2019-09-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4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永安完小“群文阅读”特色课程教案集年 级: 三年级 备课组长: 于浩江 成 员: 邵芬芳 陈金玉 邵国年 二O一六年上期 永安完小“群文阅读”特色课程统一备课纸备课主持人邵芬芳参与者于浩江 陈金玉 邵国年群文篇目《迢迢牵牛星》《江畔独步寻花》《登高》《天净沙.即事》《声声慢》群文内容概况什么是叠字?就是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例如:“悄悄”就是叠字很多诗人喜欢运用叠字进行诗词创作,出现很多叠字诗、叠字词、叠字曲……用上叠字到底会有什么效果呢?群文主要议题古诗词中的叠词设计 理念叠字的运用可使所描绘的自然景物或人物特征形象;诗词的音律更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激发孩子对古诗词的喜爱教学 目标通过阅读一组古诗词,了解诗中叠字的巧妙运用及叠字运用的独特艺术魅力,感受诗词的音律和谐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诗中叠词的独特艺术魅力,感受诗词的音律和谐教学难点:感受诗词的音律和谐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群文资料教学过程一、 导入出示诗歌“树树树梢啼晓莺,夜夜夜深闻子规”你能读懂这两句诗吗?它们有何特点?二、 古代就有许诗词多类似的1. 学习材料 一《迢迢牵牛星》,学生交流。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終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A逐句理解诗歌一边是遥远的牛郎星,一边是隔着银河的灿烂织女星织女举起柔美洁白的双手,穿梭纺织“札札”作响从早到晚也织不出布来,眼泪零落如雨清清的银河水浅浅,相隔的距离能有多远?隔一条清清的银河,只能含情注视沉默不语 B、找出诗中的叠字,交流其作用C小结:诗中因为有了叠字的运用可使所描绘的自然景物或人物特征形象;诗词的音律更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2.学习材料二《《江畔独步寻花》 ,交流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3.学习材料三《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 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我万里漂泊,常年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伤悲;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 自登临高台时世艰难,生活困苦,我常恨鬓如霜白;浊酒销忧,却怎奈潦倒,以至需要停杯。

        4.学习材料四《天净沙.即事》 莺莺燕燕春春, 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风风韵韵 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①① 莺燕燕:比喻天真活泼的少女,姜夔《踏莎行》:“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  ②花花柳柳:旧指冶艳女郎或妓女  ③风风韵韵:本指一个人的风度和韵致后多以形容妇女的风流神态  ④停停当当:形容体态、动作的优美前四句用春天的莺燕双双飞舞、花柳婆娑多姿来形容两情相悦和女子的美好后三句赞美女子言谈举止事事都很有风度,富于韵致,又是那么娇美年轻,一切都恰到好处,端端正正 5.自读材料五《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

      特别是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了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晚上的冷风寒意望天空,但见一行行雁字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一说,有什么可采摘的)啊!整天守着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啊!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种种况味,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尽!三、 材料中,你还发现了什么?1. 小结:在句首的 在句中的 在整篇文章中的 四、 总结五、 学生练习教学 心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