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深圳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前期研究.docx

48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88025094
  • 上传时间:2021-07-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74MB
  • / 4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深圳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前期研究 一 研究绪论(一)研究背景1.全国人口老龄化背景我国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正式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受到人口状况、经济发展、资源禀赋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基础、最能动、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人口因素人口因素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归宿因此,全方位把握我国人口数量结构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并据此前瞻性、全局性地谋划未来人口和经济的基本格局,是地区乃至国家发展规划的重中之重就当前我国的人口变动趋势而言,由于生育率的持续下降和平均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成为不容忽视且贯穿新时代社会建设的新国情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49亿,占总人口的17.9%,65岁及以上人口1.66亿,占总人口的11.9%根据国务院《“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国发〔2017〕13号)预计[1],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进一步增加到2.55亿左右,占总人口的比重将提升至约17.8%我国的老年抚养比也将达到约28%根据《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总报告》预测[2],在2022~2036年,我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急速发展阶段,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增长近60%,将从2.68亿增加至4.23亿。

      在这一时期,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水平达到约29.1%由此可见,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规模体量大、发展速度快以及未富先老等不可复制的鲜明特征[3],同时与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市场化进程相伴相随,与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拉大相互叠加,与社会结构转型彼此交织,成为我国进入新时代后社会建设的现实背景,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复杂的、全面的和长期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影响的深远性和时间的紧迫性要求党和政府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路上做出改变,将应急性突击转变为整体性规划,深入了解和掌握我国老龄化的现状及规模、老年人养老需求以及老龄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在社会经济发展长期规划中纳入对人口老龄化因素的考量2.广东省人口老龄化背景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2017),2017年度广东省65岁及以上人口总量为962万人,占总人口的8.62%,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1.62%根据国际通用人口年龄构成类型划分,65岁及以上人口大于7%即为老龄化社会由此可见,广东省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2017年,广东省迁移率达5.11%,相比2016年增加了3.52%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在跨省流动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人数为14.39万人,比2000年增长了1.85倍。

      总体上流入广东省的人口年龄结构较年轻,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老龄化趋势,但随着家庭结构的日益小型化、家庭保障功能的日益弱化以及高龄、空巢、失能老年人数量的不断增多,广东省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压力也在日益增大,这对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稳定及和谐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对此,需要提前把握广东省人口老龄化的具体情况,做好前期研究,同时抓住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总抚养比较低的人口变动战略机遇期,结合广东省区域发展规划,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政策改革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养老保障和相关社会服务体系的发展以及制度安排奠定良好的基础,及时有效解决当下人口老龄化引发的相关问题,同时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做好准备,做到民生保障与经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实现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同时,处理好老龄化问题不仅是广东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原则的重要前提,也是广东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必然要求人口年龄结构呈老龄化的趋势已经成为大湾区建设中不可忽视的结构性矛盾,其所带来养老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为广东省提供了发展的良好契机,有利于广东省逐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重构创新链、价值链和消费链,通过创新驱动发展“银发经济”,促使经济资源更多地投入老年产品的开发生产。

      通过顺应老龄化发展趋势,变挑战为机遇,有利于构筑广东竞争新优势,保证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省人民因此,结合区域资源环境条件,深入、全面研究老龄化因素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影响,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而且为建立合理的区域发展模式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重要基础3.深圳市人口老龄化背景在广东省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现实情况下,深圳市也同样面临着未备而老的挑战根据2015年开展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在深圳市得到的数据,2015年底,深圳市65岁及以上人口仅占总人口的3.37%,0~14岁人口与15~64岁人口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3.40%与83.23%人口结构年轻但根据相关学者的测算结果,深圳将在2032年进入老龄社会,2043年成为超级老龄社会,整个转变过程仅需11年时间,比全国少20年深圳进入老龄社会时间晚于全国30年,老龄化速度却远快于全国,如此剧烈而快速的人口转变和年龄结构变化使深圳市制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迫在眉睫另一方面,深圳社会转型带来的人口流动、抚养比上升、家庭规模小型化、非户籍老人养老等突出特征,使深圳市政府承担着更为沉重的养老负担据统计,截至2015年末,深圳户籍人口354.99万人,占总人口的31.19%,户籍老人24万,只占老年人总数的1/4。

      受独生子女政策影响,大批年轻人落户深圳,跟随子女来深圳养老的老人持续增多随迁老人的养老问题与来深工作子女的生活压力、工作状态息息相关,加上社保异地结算、城乡二元社保制度等壁垒,随迁老人的养老保障体系仍处于待完善状态,养老服务供给仍然不足另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年群体日益分化,养老方式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而了解目前的福利需求以及预测未来的福利需求是做好福利规划工作的首要环节[4]因此,为积极应对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口的客观养老需求,有必要提前对老龄化规划进行前期研究和深入调查,在掌握、了解老年总体服务需求以及现有社会福利状况和社会福利资源的基础上,提前做好物质、经济、医疗护理、日常照料等方面的规划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规划实施深圳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同时也是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计划、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应深圳城市定位和响应城市发展目标的政策实施依据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先试者,深圳市始终以改革创新为立市之本、发展之机、活力之源,人口红利促发的城市发展转型是深圳城市总体规划和战略变迁的基础,人口老龄化是其中长期规划中不可忽视的基本市情。

      根据《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未来五年内,深圳将通过“率先形成符合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建成更高水平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通过“利用高端服务业促使优势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并努力成为国内重要的生产要素配置中心、全国性经济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枢纽城市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和谐积极的社会环境深圳市制定并实施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是发展深圳市老年社会福利工作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以民为本”执政理念的表现,是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的必然要求,也是市政府对老龄化政策与服务进行宏观规划和调控的重要手段,其根本目标是缩小老龄化需求和福利资源供给之间的差距,以建成更高质量的民生幸福城市,实现全体市民共建共享、包容发展,使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成现实,为人民群众设立稳定的未来预期,为个人的奋斗注入希望与动力,最终达到社会与经济互促共进的双赢局面二)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前期研究制定深圳积极应对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充分体现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有利于规划更加切合深圳实际、总结深圳经验、提出深圳战略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在全面把握深圳老龄化现状的基础上,预测深圳老龄化未来发展趋势,总结提炼深圳已有的养老模式,结合目前深圳老龄化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深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的路径。

      具体目的如下1.全面了解深圳市人口老龄化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基于深圳人口规划目标和历年人口统计数据,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动因素,建立模型,对深圳2020~2050年人口规模和结构进行预测,基于预测结果对深圳未来人口老龄化的特征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在分析和把握深圳人口老龄化面临的形势下,从理论上归纳深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内涵界定与核心理念2.进一步明确深圳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机遇与挑战结合调研充分梳理深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已有成就和成功模式,围绕经济发展、政策目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明确深圳市推进老龄事业和养老体系建设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3.前瞻性提出推进深圳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的战略路径根据研究分析提出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建设性、可操作性的推进深圳市积极应对老龄化的战略思路与政策建议,包括加快推出适合深圳特点的兼容流动人口的均等化养老制度;建立科学完备的以居家为主、机构为辅的多元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智慧养老图1 本报告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示意图(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基于政府信息门户网站、文献资料数据库、人口统计数据、微观调查数据等资料,以社会学、人口学、老年学、政策分析等相关学科理论为基础,综合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展开。

      图2 本报告的研究方法示意图1.文献法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政府网站、国内外期刊全文数据库(期刊、博硕士论文、报纸、会议论文、专利数据库),归纳总结国内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前瞻性举措围绕养老制度的总体规划、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以及社区居家养老的经验等方面为深圳老龄政策规划提供借鉴与思路2.实证研究法定量研究部分:通过建立模型,对2020~2050年深圳人口规模和结构进行预测,基于预测结果,结合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发达国家应对老龄化的理念与政策举措等相关文献资料,总结提炼出深圳老龄化发展变化的趋势特点实地调研部分:调研深圳各区养老模式,以罗湖模式、福田模式作为突出代表,总结深圳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要进展同时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法,了解深圳户籍及非户籍老年人养老的客观需求,了解深圳市老龄福利服务资源及相关老年政策,结合调研资料,总结深圳应对老龄化的机遇与挑战3.专家论证法在全国范围内选择研究老龄化的专家5名,深圳市政府负责老龄化工作的领导干部5名,共计10名,作为论证专家,采取成果论证会的方式,对深圳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前期研究调查报告初稿和终稿举行两次专家论证4.质量控制法调查人员培训:调查人员应熟悉调查目的和意义、指标含义及调查主要内容,了解可能导致调查质量问题的情况,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资料的整理遵循标准化、准确性原则,建立统一数据库四)研究思路与框架本研究的思路立意在于“立足当前、筹划未来”首先,“立足当前”是指立足目前深圳的人口老龄化现状和养老服务供需现状,深度剖析老龄化对于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总结已有成功经验,直面老龄化挑战其次,“筹划未来”是指在国内外老龄化政策的经验与启示下,结合深圳老龄化未来发展趋势和深圳城市总体规划,提出深圳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的战略路径围绕这一研究主旨,本报告的框架将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在国家、广东和深圳的宏观背景与政策推进下,总结开展深圳市应对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前期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为深圳老龄化现状及未来趋势预测;第三、第四部分分别为深圳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要进展和深圳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机遇与挑战,通过文献回顾、实证研究等方法,从资源配置、财政投入、社会参与等方面总结深圳经验,同时分析老龄化的深层次影响;第五部分是经验借鉴与启示,本部分将梳理日本、美国、典型欧洲国家(英国、德国、瑞典、丹麦)等国家,以及上海、长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病句修改.pptx 第五单元写作《语言要简明》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期末复习:《标点符号专题》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复习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第19课《紫藤萝瀑布》复习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第24课《带上她的眼睛》复习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贾谊《过秦论》精品课件(29张PPT).pptx 第五单元写作《语言要简明》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1贾谊《过秦论》公开课(28张PPT).pptx 【课件】第二单元第1课+精彩瞬间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ptx 【课件】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课件)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pptx 【公开课】第一单元第2课《生活之美》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ptx 【课件】第二单元第1课《精彩瞬间》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pptx 【公开课】第一单元第2课+《生活之美》课件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ptx 【课件】数轴说课稿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课件】平移(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x 【课件】直线、射线、线段++课件+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pptx 【课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下册++.pptx 【课件】第二单元+第2课+科技之光(课件)-2025-2026学年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