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教案).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奇异
  • 文档编号:189845305
  • 上传时间:2021-08-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8.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教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八章运动和力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5个环节回回回回叵回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如果你站在公共汽车上, 当汽车突然启动时, 你会向后倒,而当汽车急刹车时,你却会向前倾,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思考后引出课题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学生自学教材第16页至第19页,完成学生用书自主研学部分的内容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教师演示】 课堂演示图中所示的实验提醒学生】 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注意每次实验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分别是什么,并将实验结果填入表格教师点拨】 三次实验都是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 保证小车在三种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开始水平运动的速度相同, 这是相同条件,三种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使小车在平面上受到摩擦阻力不同, 这是不同的条件,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三个虚线小车标志着小车在三 种表面上停止的位置请同学们讨论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和分析的结论填在表格里师生共同分析】(1)在相同条件下(小车在三种不同物质表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相同 ),小车在三个平面上,水平方向没有推力或牵引力作用时, 仍然向前运动这说明物体只要运动就得受力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也可以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在三种表面上由于存在阻力,总要阻碍小车前进,最终要停下来表面越光滑,小 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变化得越慢,小车前进得越远实验 次数表向 材料小车速度 变化快慢小车受 阻力大小小车前 进的距离1毛巾快大短2棉布较快较大较长3木板慢小长【实验总结】 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它前进得就越远2.牛顿第一定律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建立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的第一条规律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 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教师讲述】 (1)牛顿第一定律是对一切物体而言的,条件是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结论是原来静止的物体要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牛顿第一定律不是从实验中直接得出来的,它是在大量实验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科 学推理得到的牛顿第一定律的产生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 我们要学习牛顿等科学家的刻苦钻研精神,为科学的发展做出新贡献3.惯性我们把物体保持原有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4 .惯性现象(1)做教材演示实验将四个较大的象棋竖直叠放在水平的讲台上, 用尺子迅速地打出最下面的一个棋子, 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失去了第四个棋子的支持而落在正下方, 引导学 生观察上面三个棋子的状态。

      2)分组实验将纸条放在水平桌面上, 把光滑的石块压在纸条上, 迅速地抽出纸条,石块会怎样?回 答观察到的现象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教师提问】 上面的两个实验都说明静止的物体的惯性, 那么运动的物体有没有惯性呢?(3)演示实验将小车放在水平的讲台上, 木块竖直放在小车上, 突然拉动小车时,木块由于惯性向后倒如图(a)所示;在水平方向运动的小车突然停止,车上的木块由于惯性向前倒如图 (b)所示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解释这一现象呢?物体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物体是静止的,【教师归纳】 物体是运动的,由于惯性, 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知识拓展】 请同学们回想乘车时的情形讨论以下几个问题汽车突然启动时,突然刹车时,转弯时,车上的乘客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教师点拨】 在回答汽车转弯时的惯性现象, 要分析乘客具体在哪边的位子上 如汽车向右转弯时,乘客由于惯性保持继续向正前方运动,原来在车中站立的乘客要倒向左方而坐在车厢左侧的乘客要受车厢向右的推力4)惯性的利弊①人们可以利用惯性给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的方便, 如将东西扔出去、将衣服上的灰尘拍打掉等等但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惯性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呢?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来思考。

      例如,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 行驶中的汽车和自行车刹车时,由于惯性不能立即停下来, 即使是紧急刹车,也要向前运动一段才能停下来②为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的交通部门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发布了【学生讨论后回答】 行人要走人行道, 自行车要走慢车道, 机动车在不同的道路上要有不同的限制速度 有些城市还有明确的快车道、 慢车道与单行线 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防止在紧急刹车时受到伤害5)我们把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那么惯性与惯性定律有什么区别呢?【教师点拨】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 一切物体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 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惯性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 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 由于惯性表现 出的运动规律,其实质是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 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就是著 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2.惯性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3.惯性定律和惯性的区别牛顿第一定律就是惯性定律,是指力和运动关系的规律,而惯性是指物体的一种特性;牛顿第一定律的成立是有条件的 (不受外力 ) ,而惯性是指一切物体在任何条件下都具有的性 质。

      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1.正在加速滑行的雪橇,如果其所受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则雪橇 ( )A.速度越来越快 B.速度越来越慢,直至停下来C.做曲线运动 D .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 D2.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下来B .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C.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D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答案 B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 A .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B .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容易摔倒C.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D .用力将物体抛出去,物体最终要落到地面答案 D4.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汽车安全带的作用是( )A .防止惯性的产生B .防止汽车启动时把人从后面甩出去C.防止汽车速度突然增大时,人向前“冲去”D .急刹车时,对人体运动起到缓冲作用答案 D5.见《名师学案》学生用书配套部分板书设计、牛顿第一定律1 .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 .意义:力学基础定律之一。

      二、惯性1 .定义:物体保持原有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2 .惯性现象 教学反思1 .学生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困难在于从生活经验中得到一种被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 观念,认为物体之所以运动是因为力的作用如推一个物体,它就动,不再推它时,它便静 止为使学生摆脱这种错误观念, 首先要把运动和运动的变化区别开, 树立从静到动和从动到静都是运动状态改变的概念, 这是为揭示力和运动的关系做的重要铺垫 其次,通过实验确立“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概念,再通过推理建立“不受力时物体运动状态不 变”的概念2 .对于惯性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所了解,但由于惯性这个概念比较抽象,所 以理解不深因此,在上这一节内容时,在教学中紧扣物理学科的特点,突出实验教学,让 学生充分动手、动口、动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增 强实践动手的能力通过在课堂上演示一些实验,化抽象为具体,由静到动,由易到难,使 学生更易理解所学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个课堂十分轻松活跃第二节二力平衡教学设计:教学5个环节西回回国叵回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小丽同学听到头顶上有一阵轰鸣声, 抬头一看,原来是一架商业用直升机拉着巨幅广告静止在空中。

      请同学们思考:扔出去的铅球、 踢到空中的足球会落向地面, 为什么这架直升机却能停在空中不动呢?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学生自学教材第20页至第22页,完成学生用书自主研学部分的内容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1 .平衡状态【演示实验】 用小刀将铅笔竖立在手指上的实验, 让学生思考铅笔为什么不倒,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师点拨】 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 相当于不受力,这时铅笔处于平衡状态讲解】 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 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2 .二力平衡(1)教师举例:吊在天花板上的日光灯、正在匀速降落的跳伞运动员2)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物体各处于什么运动状态?它们分别受到哪些力的作用?【教师总结】 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称作二力平衡3 .二力平衡的条件学生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1)教师点拨: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决定力作用效果的三个要素,探究二力平衡 的条件,可以从这三个要素来考虑2)学生选择器材,小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案,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最后由学生报告实 验结果如右图)①使作用在硬卡片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反、 在一条直线上当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时, 卡片平衡;当两个力的大小不等时,卡片 不平衡 (填“平衡”或“不平衡”)。

      ②使作用在硬卡片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 在一条直线上当两个力方向相反时,卡片_平衡__;当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卡片 _不平衡__(填“平衡”或“不平衡”)③使作用在硬卡片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当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时,卡片_平衡 ;当两个力不在一条直线时,卡片 一不平衡 (填“平衡”或“不平衡”)学生分组实验,老师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指导 )(3)教师引导得出结论:当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 同一直线上时,两个力才能平衡即二力平衡的条件:同体、等值、反向、共线,满足条件 的两个力叫做一对平衡力4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学生回答:[书本(重力、支持力);电扇(重力、拉力)等等],观察图中的平衡力5 . 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教师强调】 平衡力必须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必须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1 .二力平衡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2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 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3 .力和运动的关系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必须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如果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或受到 平衡力的作用,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

      4 .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异同点相互作用力平衡力相同点大小相等相等力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区别 [作用 对象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作用 时间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没有时间关系力的作 用效果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不同 的物体上,一般产生/、同的作用效 果两个力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使 物体保持平衡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1. 一个物体受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此二力 ( )1 . 一定是平衡力 B. 一定不是平衡力C.可能是平衡力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答案 B2 .如图所示的各物体中,所受的两个力彼此平衡的有 ( )忆A B C D答案 C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一定只受两个力作用B.物体如果有外力作用,不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C.两个力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的D . 一个物体的运动方向在不断改变,它受到的力一定不平衡答案 D4 .如图所示,弹簧所受重力不计,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个小球处于静止 状态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 .天花板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天花板的拉力B.球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球的拉力C.弹簧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D.球对弹簧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答案 C5 .如图所示,连接弹簧测力计的绳子各挂 10N重物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 10NB. 20NC. 0ND.无法确定 答案 A 6.见《名师学案》学生用书配套部分板书设计一、力的平衡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 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二、二力平衡作用在一个物体上1 .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在同一直线上2 .应用教学反思本节内容由“二力平衡的条件” 和“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两部分内容组成教学的重点是二力平衡的条件,关键是让学生经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突破它的关键是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观察与分析,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第三节摩擦力教学设计:教学5个环节回回回回叵回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当你的墨水瓶的瓶盖难以拧开时,你可以用一块较粗糙的布包上,用力就能拧开瓶盖;当你的自行车骑的时间长了, 你会给车轴等经常转动的部位上润滑油, 这样,自行车骑起来就轻松多了其实,你所做的这些看起来不很起眼的小事,都与一个重要因素有关,那就是 摩擦力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学生自学教材第23页至第26页,完成学生用书自主研学部分的内容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1 .什么叫摩擦力?让学生用手按在桌面上滑动, 体验手的感觉,向下用力按着桌面试一试; 让学生用手在衣服上蹭一蹭,体会手的感觉;脚在地上蹭一蹭,体会脚的感觉。

      教师点拨】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目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_阻碍 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2 .摩擦力的方向?让学生用两根手指在桌面上模仿人走路的情景,感受指尖摩擦力的方向教师点拨】 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3 .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这里所提的摩擦力指滑动摩擦力 )当你在拉桌子时需要一定的力,是因为桌子受到了地面的阻力 (摩擦力)拉空桌子比拉装满书的桌子轻松,说明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师点拨】 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可能有很多我们在实验中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 通常我们采用下面的实验在实验中,图中甲、乙所示的实验是在接触面相同的前提下,改变木 块与木板之间的压力,比较它们拉力的大小甲、丙两图所示的实验是在压力相同的前提下,改变木块与木板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比较它们拉力的大小归纳总结】(1)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拉力的大小就等于滑动摩擦力, 即Fi=F,拉力F的数值可以从弹簧测力计上直接读取,于是就测出了木块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实 验桌面要水平,沿水平方向拉木块,要沿直线且要匀速,只有匀速才是二力平衡2)由甲、乙两图可得出摩擦力的大小跟 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在接触面相同的情况下,__二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由甲、 丙两图可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 _粗糙程度— 有关,而且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接触面越 —粗糙一滑动摩擦力越大知识拓展】 为了验证摩擦与接触面积的关系,我们该如何进行实验验证呢?4 .如何增大和减小摩擦力?摩擦力对我们是有利还是有害?如何去利用和防止?(1)机械工作时,运动的部件间产生摩擦,不但白白消耗动力,而且使机械磨损;自行 车车轮转动时,如果摩擦过大,人蹬起来就非常累2)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是利用粉笔与黑板间的摩擦;走路时,鞋底的花纹可防止我们走 路时滑倒;传送带靠货物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把货物送到高处; 火柴头与火柴盒之间的摩擦使温度上升,点燃火柴归纳总结】 摩擦力有时对我们有益, 有时对我们有害,为了增大有益的摩擦力,我们可以采用增大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如为了防止打滑,我们将鞋底、 汽车轮胎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纹;为了减小有害的摩擦力,我们除了减少压力和使接触面变得更光滑外, 还可以采用变滑动为滚动,使两个接触面彼此分离如汽车的轴承就是采用变滑动为滚动的 方法,而磁悬浮列车、气垫船就是采用使两个接触面彼此分离的方法来减小摩擦的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1 .滑动摩擦力的概念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产生的原因: 物体相对运动的表面粗糙不平, 相对运动时凹凸部分对运动产生阻碍2 .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3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 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二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就越大4 .摩擦的利用与防止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接触面之间的压力或使接触面变得更粗糙等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减小接触面之间的压力; 将接触面做得尽量光滑; 使接触面互相 分离;用滚动代替滑动等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1 .关于摩擦力,下列各种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静止或运动的物体都可能受到摩擦力B.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一定不受摩擦力,在做变速运动时才受到摩擦力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无直接联系D.甲物体受到乙物体对它的摩擦力,则乙物体也同时受到甲物体对它的摩擦力 答案 B2 .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一个木块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为5N若增大拉力,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 8N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N答案 53 .用30N的力握住盛满油的瓶子悬空静止不动,若此时将手的握力增加到 40N,则手与油瓶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将 (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

      答案不变4 .在家里的浴室中,为了防止地面沾水使人打滑跌倒 下列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A.浴室地面应铺上带有凹凸花纹的地砖B.人沐浴时穿的拖鞋鞋底带有凹凸花纹C.脚底下放一条毛巾D.穿上平底的塑料拖鞋答案 D5 .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关闭发动机后,汽车最终将停止,这是因为 ( )A.汽车所受的重力与支持力平衡 B.汽车受到摩擦力作用C.汽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作用 D .汽车不受力作用答案 B6 .见《名师学案》学生用书配套部分板书设计一、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 当它们做相对滑动时, 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 动的力,这种力叫滑动摩擦力二、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三、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压力的大小(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四、摩擦的利用与防止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教学反思摩擦力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力,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引入新课,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思想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中,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其实在此过程中有 些组的方案经实验检验是不成功的,为此他们学会了如何评估他人和自己所做的探究活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病句修改.pptx 第五单元写作《语言要简明》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期末复习:《标点符号专题》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复习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第19课《紫藤萝瀑布》复习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第24课《带上她的眼睛》复习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第五单元写作《语言要简明》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课件】第二单元第1课+精彩瞬间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ptx 【课件】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课件)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pptx 【公开课】第一单元第2课《生活之美》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ptx 【课件】第二单元第1课《精彩瞬间》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pptx 【公开课】第一单元第2课+《生活之美》课件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ptx 【课件】数轴说课稿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课件】平移(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x 【课件】直线、射线、线段++课件+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pptx 【课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下册++.pptx 【课件】第二单元+第2课+科技之光(课件)-2025-2026学年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pptx 【公开课】第一单元第2课+《生活之美》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ptx 【课件】一元一次不等式+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下册++.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