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我国教育目的的实践性偏差及其原因分析.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奇异
  • 文档编号:275508258
  • 上传时间:2022-04-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08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我国教育目的的实践性偏差及其原因分析一、我国的教育目的人类活动具有强烈的目的性,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如此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是教育活动的总纲领,规定着教育活动的总方向同时,教育目的又与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密不可分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存在着不同的教育目的在我国中,教育一方面着眼于推动社会整体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个体个性的完善毛泽东于1957年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就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78年,我国宪法中关于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为:“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则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的几经变迁,但是其核心一直延续下来。

      首先,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把青少年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的核心问题为确保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前进,必须把青少年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我们还要兼顾人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马克思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们制定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理论除此之外,制定培养目标还要考虑教育内部各因素的情况,全面考虑社会各个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因素这样才能够体现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二、我国教育目的实践性偏差的主要表现(一)片面追求升学率,过度的精英教育所谓片面追求升学率,是指存在于基础教育领域的以追求升学率为惟一目的的教育现象追求升学率本无可厚非,学生学的好,升学率自然上升但是部分学校却把升学率当做惟一目的为了提升学校的名誉,学校进行轰炸似的学习,除了背书、做题就是考试有的学校为了延长学习考试科目的时间,甚至直接取消了美术、音乐这样的课程,阻碍了学生非认知方面的发展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和社会重视尖子生,重点培养那些能考出好成绩,考上重点中学的学生而对于那些差生,考学校没有希望或者是只能考个一般学校的学生,是不闻不问或者是根本就不愿意接收这类学生入学。

      有的学校实行分班制,好的学生在“尖子班”、“火箭班”,差生就在“普通班”为了保护这部分“精英”,学校也划分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占有了绝大多数优质教育资源,而普通学校却连正常的教学活动都难以支持形成“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局面在我国当前优质教育资源分布失衡,区域差异和学校差异日益显著的今天,如何使更多的人群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二)过分注重教育结果,忽视教育过程在我国的教育从学前教育一直到大学的教育,都重视知识的积累,立足于课堂学习,不断的理解,背诵,做在课堂上,教师是知识的讲解者和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和容器课堂外,除了各种作业漫天盖地的席卷而来,还有分门别类的补习班虽然我国提出的是全面教育,但是实际教育中,我们往往只重视了学生的智育,而在智育这一块我们也偏重知识的掌握,适应考试和升学的方法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考出好成绩,找到好工作但是这样的教育使学生知识丰富了,但是能力不足,考试的时候能够考出好的成绩,但是缺乏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差三)学校成为个别人牟利的工具教育乱收费的问题一直存在,也一直是我国的问题,这些年来国家也采取了各种措施禁止乱收费的问题,但是教育乱来收费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材料费,补课费,费等等这些以各种名义的收费层出不穷,大大加重了家庭的负担为了金钱利益最大化,就连幼儿园都开始想办法的“创收”在各种报道中频频出现“天价”“贵族”幼儿园让人惊叹不已,部分幼儿园的收费达到每天几千元,家长们感叹现在的孩子“养不起”,读幼儿园比大学还贵不仅仅是基础教育如此,一些高校也变成了企业,不以培养学生为目的,以赚钱为目的这些乱收费的现象屡禁不止,各个学校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忽略了学校本应该尽的职责三、我国教育目的实践性偏差的原因(一)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历史悠久,古代的历史文化对当前的教育仍然存在着深远的影响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其思想源远流长,对今天的教育思想都起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孔子的“学而优则仕”反映了当时读书人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成了读书人所追求的目的一做官孟子提出教育的目的在“明人伦”,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一教育目的提出也反映出,教育要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而后的朱熹更是发扬了孔孟之道,将其系统化为五伦“父子有序,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伦反映了封建思想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三纲五常”所以当时的许多人“寒窗十年”就是为了有朝一日金榜题名,读书做官从而改变命运仍然是绝对的主流思想。

      对于当时绝大多数人来说要想有好的生活,光宗耀祖就必须读书而对于读书人来说,读书的唯一目的就是考取功名,能够做官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虽然中国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但是我们几千年来儒家思想仍然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