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语文(上)导学案-10 信 客.doc
2页10 信 客一、字音字形捆扎(zā) 灰黯(àn)唏嘘(xī xū) 嫉妒(jí dù)噩耗(è hào) 劲厉(jìng)cù(猝)然 昏厥(jué)文绉绉(zhōu) 伎俩(jì liǎng)颠pèi(沛) 吊唁(yàn)huì(晦)气 bá shè(跋涉)二、重要词语1.潦倒:颓丧,失意2.猝然:突然,出乎意料3.连声诺诺:连声答应诺诺,答应的声音4.诘问:追问、责问5.焦灼:非常着急6.伎俩:不正当的手段7.颠沛:困顿,受挫折8.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9.噩耗:亲近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10.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三、作家作品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主要著作有《文明的碎片》《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文化苦旅》曾获得多个书评大奖,《山居笔记》获得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第一名四、写作背景作者的家乡浙江余姚,离上海较近,20世纪初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有不少人去上海谋生当时邮政业务尚未普及到乡村,城乡之间的通讯须专人承担,于是“信客”这种特殊的职业也就应运而生。
作者从小听这种故事长大,很同情信客,于是写了此文1.课文主旨探究点拨:本文刻画了一个受人敬重的信客形象信客终年跋涉,非常劳苦,他们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信客身上课文写了两代信客的命运,着重刻画了一个受人尊敬的信客形象年轻人回绝不了老信客的委托,当了乡村的第二代信客作者赞美他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善良宽容,说明无私奉献的人总是能赢得敬重和爱戴的2.重点句句意探究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他的肩上点拨:信客的职业特点就是传递信息,在外谋生的人,托信客把钱和物捎回给亲人,也带回对亲人的思念把亲人的音讯传递给对方,当然也包括噩耗如果某个谋生者死了,信客得尽同乡情谊,代表家属料理后事,回到乡间,又要通报死讯,交送遗物,汇报情况作者把这些比喻成压在信客肩上的“重担”,这个比喻形象而准确地表达了信客工作的艰辛3.核心图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