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十二章 教育经济效率.ppt

20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60593442
  • 上传时间:2018-11-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2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二章 教育经济效率,【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掌握教育经济效率的概念、构成,认识和理解教育经济效率指标体系,熟悉教育经济效率计量的方法,掌握内外参照标准分评定法的设计思路、具体步骤和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教育经济效率的理性指标体系 分析“知识和技能标准分”指标 内外参照标准分评定法的基本设计思想第一节 教育经济效率指标体系,一、教育经济效率的构成 (一)定义: 从宏观上指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 从微观上讲,教育经济效率是指教育单位或学校,其教育事业经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的利用效率,即每一定量教育投资所能培养学生的数量二)教育经济效率构成 1、财力资源利用效率个人消费部分和公用消费部份; 2、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3、物力资源利用效率二、 教育经济效率指标体系,(一)理论性指标体系: 由北大厉以宁教授提出 1、能力工资: 假定国家规定一定熟练程度的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的标准,再根据其知识和技能标准支付工资,即能力工资2、知识与技能标准分:,以分做为产出与投入相比较 假定劳动者在受教育之前,其知识和技能量为零,从接受学前教育开始,可按国家规定或设想的各种课程,给予一个分。

      从学前教育一直到高等教育,设计一套知识与技能标准分修完一门合格得一个分,这样可计算出总量、增量对知识技能标准分评价:,优点:其一,是质与量的统一 其二,范围大,可考察整个教育阶段 其三,用同质反映产生,可比性强,具有广泛使用价值 困难:指标体系的量化问题3、专业改变率和专业人员缺员率: 反映教师投资利用效率 4、培养周期:指在一定教育投资条件下,培养一个合乎质量标准要求的劳动力或专门人才,平均花费的时间和费用 5、知识转化滞后期: 是指受教育者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岗位实际运用这些知识之间的时间间隔6、毕业生发展潜力: 指毕业生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发挥较大作用和作出较大成绩的可能性 7、知识废旧率或知识更新率: 陈旧过时的知识在所获知识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为知识废旧率;更新的比例为知识更新率 8、师资队伍成长:,,,(二)实用性指标体系,河北大学生韩宗礼教授提出,便于实际使用和考核 1、教育成果数量指标 2、教育成果质量指标 3、教育投资人力资源利用效率指标 4、教育投资物力资源利用效率指标 5、教育财力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三)可操作性指标体系,由政政部学者宋梓铭提出,具有行政操作性意义 (一)各项教育事业计划完成指标。

      (二)平均每学生全年分摊的经费开支数 (三)教职工人员经费定额 (四)年末教职工总人数与学生编制比例 (五)年末每学生占用固定资金数 (六)年末每学生占用经费材料 (七)年末每学生占用经费暂付款 (八)仪器设备利用率 (九)仪器设备完好率 (十)教学实验开出比重三、国家颁布的指标体系,,第二节 教育经济效率计量方法,一、国内学者提出的主要方法: (一)以单个合格毕业生消耗教育投资量为指标的计量方法 1、单个合格毕业生消耗的教育投资量=单个合格毕业生现实消耗的标 准投资量+单个合格毕业生潜在消耗的标准教育投资量 由毕业生质量转换系数,计算出合格毕业生数量 2、标准教育投资系数:不同类型学校、专业等量化处理,加以比较 单个合格毕业生实际消耗的标准投资量=标准教育投资系数×实际人均耗费 某校标准教育投资系数=作为尺度的某一类学校单个毕业生标准教育 投资量/某类学校单个毕业生标准教育投资量 3、单个合格毕业生潜在消耗的标准教育投资量是超标准占有的设备 费和教师工资之和二)以教育投资经济效率系数为指标的计量方法,教育投资经济效率系数vi=产出系数Si/投入系数Ci 产出系数是某单位取得的教育产出在全部教育单位总产出中的比重。

      投入系数是某单位的教育投入在全部教育单位总投入中的比例 适用于各教育单位内部效率相比,没有反映一单位教育投资利用情况三)统考总分修正量法 具体思路:以学生统考总分修正量为教育成果,即教育产出;以教育 经费消耗为教育投入,即教育费用;用单位教育经费带来的学生统考 总分来反映教育经济效率质量指标 (四)用生产函数描述的方法 1.用生产函数描述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的关系 2.探讨教育投入和产出计量的可能性 3.提出指标:教育生产力,二.国外学者提出的方法,(一)美国科恩: 1、对教育投入和产出分类 2、用生产函数描述和教育过程投入与产出关系 3、实证分析 (二)前苏联科斯塔年: 仅限于教育经费的计算,第三节 内外参照标准分评定法,一、基本设计思想 (一)如何处理好精确与可行性的关系 (二)注重产出结果还是注重形成产出结果的原因 (三)对宏观与微观教育经济效率计量的适用性 (四)如何理解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间的因果关系 (五)教育投入中各投入要素不具有平行性 (六)如何理解“产出质量” (七)考虑校际间的各比性 (八)适应中国教育的特点二、具体步骤:,(一)确定评定指标:行政颁发的指标,可增添少量实际需要指标。

      (二)规定逐项指标的计算方法:简便易行 (三)根据评定指标对各校进行初评 (四)根据已定指标建立指标标准值 (五)确定每项指标和标准分与具体换算方法技术性强三.主要特点:,1、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简便易行, 2、设立“内参照分”,可克服各校间不可比因素的干扰 3、便于根据各校的教育投资经济效率计量一个地区的教育投资经济效率 4、“外参照分”与“内参照分”独立外参照分”是各项指标报告期实测值与标准值比较后所得分数内参照分”是各项指标报告期实测值与基期实测值比较后所得分数 5、指标设计是关键环节 6、博采众长基础上的尝试创新第四节 义务教育指标体系的构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