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涯咨询与辅导复习.doc
9页生涯复习生涯复习 名词名词 1、 生涯生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 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是一连串有酬或无酬职位的综合 (舒伯 1976) 2、 生涯生涯:依据一套有系统的计划,通过人员的协助,引导个人探究、评判 并整合运用于有关的知识、经验而开展的活动 3、 职业:职业:所谓职业是指帮助个人选择职业、准备就业、工作安置与就业后的适应的过程4、 生涯教育:生涯教育:是改变所有教育系统,以求造福全民的革命,它强调所有教育的经验、课 程、教学及咨询,是为个人将来经济独立、自我实现及敬业乐群生涯的预备 5、 特质特质:指个人的人格特性,包括能力倾向、兴趣、价值观和人格等,可通过心理测量 工具加以评量;反映个人潜能 因素因素:指在工作上要取得成功所必需具备的条件或资格,可以通过对工作的分析而了 解 6、 职业锚职业锚:又称职业系留点,是自我意向的一个习得部分指个人进入早期工作情境后, 由习得的实际工作经验所决定,与在经验中自省的动机、需要、价值观、才干相符合, 达到自我满足和补偿的一种稳定的职业定位 7、学校本位的生涯教育学校本位的生涯教育:一种全校性的生涯模式,它要求在校长的带领下,以全校教 师参与的方式,共同识别学生整体的需要,并据此订出共同的目标及工作要点,通过全 校性的教育与活动,促进学生的生涯认知、生涯探索、生涯准备,以发展学生的生 涯成熟。
8、生涯发展课程:生涯发展课程: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一定的活动项目,让学生 通过主动地参与活动,并体验活动的内涵,以实现学生自我生涯教育和生涯发展的课程9、认知改变认知改变:教师通过暗示、说服和质疑等方法,帮助学生转变非理性的观念,建立理性 的观念和培养理性的思考方式,从而解决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10、生涯咨询生涯咨询:通过一对一或团体的方式,由专业生涯咨询人员协助个人克服和生涯准备、 生涯选择、与生涯适应有关的困难与问题,祛除情绪与认知上的障碍,达成生涯角色、 工作角色与各种生活角色之间的融洽和谐,以增进个人的生涯发展与生活适应 (1998 金树人) 11、折衷模式:折衷模式:思罗恩(Throne)认为,只要对行为的发生作科学的研讨,并提供适合的解 决办法,无论是一种或多种理论,只要能加以最合适的运用,所采用的方式即为折衷 模式 12、幻想技术:幻想技术:P176 13、情景模拟法情景模拟法:将被考核人员放进一个模拟工作环境中,运用仿真评价技术,对其处理 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规划能力、决策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协调能力等作模 拟现场考核,来确定被考核者适宜的工作岗位和具体工作。
14、职业家族树职业家族树:以图画方式,刺激咨询对象评估家族的影响,促进咨询对象的生涯认知15、澄清反应:澄清反应:价值澄清法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指咨询员根据咨询对象的所作所为、 所说所感,运用适时、适地、适人的语言引发咨询对象的行为动机,刺激咨询对象的 思想,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一番慎思明辨的内省,从而澄清其价值观 16、生涯决策:生涯决策:指个体在两个以上选择之间权衡利弊,以达成最大价值的历程17、生涯决策风格:生涯决策风格:1、生涯决策风格是指在做出生涯选择和决策时采用的反应方式 延宕型、直觉型、宿命型、冲动型、顺从型、犹豫型、麻痹型、计划型 18、平衡单平衡单:由詹尼斯和曼设计,将重大事件的思考方向集中到四个主题上:自我物质方 面的得失、他人物质方面的得失、自我赞许与否、社会赞许与否基于上述问题,设 法定出一套得、失分的计算方法,将各种可能选择的分数计算出来,以帮助个人作生 涯决策 19、ABC 理论理论: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直接所引起,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 的信念(belief),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consequences),这就称为 ABC 理论。
20、生涯成熟生涯成熟:指个体在从探索到衰退的生涯发展的连续线上所达到的位置,可用来代表 个体生涯发展的程度及其做职业选择的准备状态 21、职业成熟职业成熟:包含两方面:一是指个体在从探索到衰退的生涯发展的连续线上所到达的 位置,二是指个人在其年龄的发展阶段所应达到的与他事实上所达到的生活阶段的关 系 简答与论述简答与论述 一、决定生涯的因素一、决定生涯的因素 1、个人的特质和经验:(1)心理特质:能力、能力倾向、人格特质、自我概念、成 就动机(2)生理特质:健康程度、形体容貌、性别、精力(3)经验:教育程度、受过训 练、掌握技能、工作经历、休闲活动、社会活动、社交技巧 2、个人的背景状况:(1)父母的家庭背景: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从事职业、家庭 经济状况、父母期望 (2)自己的家庭背景:婚姻关系、夫妻间依赖程度、配偶期望值 (3)一般状况: 种族、宗教、生态环境 3、个人的环境状况:所处社会经济状况、职业变化趋势、技术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 面临的国家政策 4、不可预期的因素:地震、意外、疾病、死亡等难以预料的事件 二、生涯的基本内容二、生涯的基本内容 1、生涯规划及生涯决策能力的培养 2、自我状况的了解及个人价值观的澄清 3、合理 选择的作出 4、自身潜能的开发 5、对生活的方式、价值及休闲的重视 6、对外界变迁的应对 三、生涯与职业的关系三、生涯与职业的关系 1、生涯与职业的联系 生涯教育与生涯互有包含。
职业是生涯的一个环节;生涯包含了职业 2、生涯与职业的差异职业以协助个人选择职业、准备就业、工作安置与就业后的适应为主,重 在心理本身,由人员自行负责;生涯则是协助个人建立并发展一个整合而适当的自我概念,进而转化为实际 的生涯选择与生活方式,达到个人的生涯发展目标,并满足社会的需要,注重与教育 的结合,由人员、教师、家长以及社区相关人员联合进行 四、生涯发展三阶段四、生涯发展三阶段 P23 五、指导学派与非指导学派的区别五、指导学派与非指导学派的区别 1、指导学派:(1)以指导者为中心:传统的职业概念较局限于工作本身的选择,且偏重人与事的配合,而忽略与工作有关的个人情绪与人格因素 (2)职业资料分析 与提供:职业资料的提供是职业选择最适宜的基础,因而让求职者了解职业信息资料成 了职业的最重要内容 2、非指导学派:(1)以当事人为中心:认为应当给予当事人自我认识的机会,赋予他自 我成长的责任,咨询者应当充当一面镜子不断反射出当事人言语和情绪的反应 (2)重视个人特质:强调人普遍有自我发现的潜能、自我决择的能力,尊重人自由发 展的权利符合现代社会的时代精神 六、特质因素论六、特质因素论 特质因素论:威廉姆逊、帕森斯 1、基本假设:(1)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能力模式和人格特性(即特质) ,这些特性都可 以客观测量 (2)特质可以习得,通过终身学习可以适应变化(3)每种能力模式及人格 模式都与特定的职业相关;每种人格模式的人都有其适应的职业 (4)人人都有选择职业的机会,职业选择是独立事件; (5)个人特质与个人职业的需求特质愈接近者,个人获得成功的机会愈大。
2、帕森斯“职业的三大原则” (1)了解自己,包括了解个人的能力、能力倾向、兴趣、资源、限制及其他特质 (2)了解各种职业成功必备的条件、优缺点、酬劳、机会及发展前途 (3)合理推论 上述两类资料的关系 3、指导咨询方法 (1)直接建议:人员直接告诉个体最适当的选择或必须采取的 计划与行动 (2)说服:人员以合乎逻辑的方式向个体提供他对各项心理测验的结果所作的诊断与 预测,让个体根据人员的指导推断出自己应该做的抉择 (3)解释:人员向个体说明各项资料的意义, 让个体可以就每一项选择作系统化的分 析、探讨,并依据各种心理测验所显示的结果推测成功的可能性其中“解释”是最完 整且较能令人满意的方法 4、策略 (1)分析:通过各种途径及主观、客观的测量工具,收集有关个人的兴趣、能力倾向、态 度、家庭背景、教育程度及社会经济地位等方面资料. (2)综合:按测验的剖面图及个案记录要求,综合个人的资料,以显示个人的特异性 (3)诊断:描述个人独特特质或问题所在,比较各项剖面图与测验常模或组型等资料,必 要时再进一步探索问题成因 (4)预测:依据各项测验结果预测个人职业成功的可能性,或针对问题来判别其可能发生 的后果及调适的可能性,作为选择职业及未来调适的根据。
(5)咨询(处理):协助个人了解、接受并运用各项有关个人与职业方面的资料,进而与 其讨论有关择业或调适计划 (6)追踪:协助个体执行计划,若产生新的问题,再重复上述步骤 5、贡献:(1)强调个别差异的现象,重视心理测量工具的使用,推动心理测验工具的使 用和发展 (2)注重职业资料的重要性,强调个人必须对职业有正确的态度与认识 (3)讲究科学理性,符合逻辑推理的方法,方法十分具体,便于学习 (4)该理论奠定了人才测评理论的理论基础,推动了人才测评在职业选拔与指导 中的运用和发展 局限:(1)将个人与工作进行匹配,其前提为个人的特质和工作的性质是固定不变的 ,相对忽视了个人的主动性与可塑性,忽视了生涯发展的发展性 (2)测验结果主要用来预测个人未来的职业,这将会缩小个体选择职业的范围 (3)忽视了人的整体性,忽视了人的社会心理对选择职业的影响 七、人格理论七、人格理论 罗伊的人格理论 1、基本观点:罗伊认为,早年经营会增强或削弱个人高层次的需求,进而影响人的生涯发 展,她特别强调早期经验对以后的职业选择行为的影响 (1)需求满足:需求满足的不同方式影响生涯选择行为;职业选择是个体满足心理需要的 过程。
※职业选择受早期经验(需求满足与否以及满足方式)的影响;早期经验对个体需要发展 的影响表现 ※个人的行为是需求满足的发展及其早期家庭气氛影响的结果 ※需求满足情况与早期家庭气氛以及成年后的职业选择密切相关 (2)亲子关系:罗伊提出了亲子互动模式,将亲子之间的关系分为三种形态每一种形态 都会满足儿童不同的需要而形成儿童不同的人格形态从而影响到职业的选 择 ※关心型:过度保护与要求;生长于此种家庭者将会发展出顺从型人格,而选择与人有关 的职业 ※逃避型:拒绝与忽视;生长于此种家庭者,将发展出独立型人格(非人际性) ,而选择与 人无关的职业 ※接纳型:民主与放任 (3)职业分类:个体所选择的工作环境反映幼年时的家庭气氛※2 个维度:与人有关的职业;与事、物、观念有关的职业 ※八大组群与六个专业组成的职业分类:工作性质:8 类;难易程度及责任水平:6 层次 (4)亲子关系与职业选择:童年的经验(如父母的教养态度)与职业选择密切相关 ※父母的教养态度大致可分为四类: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民主型 2、策略:(1)了解个体的心理需求(2)协助个体选择职业(3)重组需求型态 3、优点:(1)强调早期经验对于职业选择行为的影响,富有见地; (2)从动态的观点考虑人的职业选择行为为生涯实践提供了新的方法; (3)职业分类有利于个体深入了解职业世界; (4)注重个体心理需求及其职业对需求的满足; (5)注重培养满足需求的能力以克服心理障碍 缺点:(1)研究结果并不支持假设 (2)没有明确的方法与技术 (3)费时,与现代心理不符 (4)对其他因素如教育并未涉及 八、类型论八、类型论 霍兰德类型论 1、基本原则:(1)选择一种职业是一种人格的表现。
(2)职业兴趣是人格的呈现,职业 兴趣测验就是人格测验 (3)职业的刻板化印象是可靠的,具有重要的心理与社会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