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
5页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一、单项挑选题 〔本大题共15小题,每道题 1分,共10分〕1.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c】A.纯应用学科 B.理论学科 C.应用理论学科 D.纯学问学科2.为了疏通同学的思路而设计的搭台阶性质的问题,这种提问形式是【b 】A.启示式提问 B.疏导式提问 C .质疑式提问 D.探究式提问 3.提出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的人是【 a 】 A.孔子 B.孟子 C.苟子 D .子思4.从熟悉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 a】A.信息传递的过程 B.人格构建的过程 B. C.特别的熟悉过程 D.美感体验的过程5.把各种感知对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是【 c 】A.分析 B.综合 C.比较 D .抽象6.有目的有方案主动感知客观事物的熟悉才能称之为【 d】 A.观看力 B.记忆力 C .想象力 D.思维力7.在一般明白所学内容后,绽开充分的联想,由小到大,由表及里, 由此及彼的学习方法称为【 c 】A.快速读书法 B.提纲挈领法 C .联想求异法 D. SQ3R 学习法8.老师以默读和朗读的方式传授学问和技能的方法是【 a 】A.阅读法 B.讲授法 C .谈论法 D.练习法9.优秀的散文总是在描画客观事物之中融注作者的【 c】,从而构成情形交融的艺术境域的A.主观想象 B.综合评估 C .主观情感 D .客观分析l0.对同学的语文水平进行整体测试评定的考试是【 b 】 A.随时测试 B.综合测试 C .阶段测试 D .选拔测试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 25 个空,每空 1 分,共 25 分〕1、人的素养结构有三个相对独立的基本要素是品德素养、才智素养、身体素养;2、语文教学的基础才能是由听、说、读、写四个要素构成的;3、语文训练理论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超前性、人文性和综合性;4、1903 年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使语文最终从综合性的社会科学训练中分化出来,而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5、1963 年颁布的《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重新认定了语文课的特性,订正了重道轻文、文道分别和的错误倾向;6、语文才能即懂得、运用语言的才能,它是以思维才能为核心的;7、中学语文训练的内容的三个构成要素是语文训练、智力进展、情思审美训练;8、语文基础学问教学要力求做到精要、好懂、有用;9、作文指导应从审题、开源、谋篇、立意、四个方面入手;10、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主要有制约性、瞬逝性、灵敏性、适应性、敏捷性和通俗性;11、相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常用文体指的是记叙文、论说文、说明文、;12、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三、名词说明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道题 5 分,共 10 分〕1、入境:就是要把同学引入作品所描写的特定的意境,使同学似亲眼所见,亲身所历,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通过自己的体悟,深 入熟悉作品的思想底蕴和美学价值,从心里说出一个 “好”字,一个“美”字2、一体两翼:是语文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的主要表现主见;一体指的是语文课堂教学这个主体,两翼分别指语文学习环境和语文课外活动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道题 5 分,共 20 分)1、如何优化自己的语文训练观念;我们必需从多方面体察时代的需求,优化自己的语文训练观念:① 要依据时代需要,正确对待语文训练观念;凡是对语文训练现代化有用的,就要继承发扬,反之,必需否定、摒弃; ② 要依据时代的要求,重新注视现代语文训练观念,从当前语文教学实际动身, 不断更替与完善; ③展望将来,勾画语文训练的走向,构建超前规 范性的语文训练观念;2、语文学科的属性有哪些?①基础工具性 ②思想训练性 ③社会实践性 ④文学性 ⑤学问性3、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①说明语文科的性质和位置;②规定语文教学的目标;③说明教学内容; ④提示教学应当重视的问题 ⑤规定了基本篇目4、如何抓住文章的思路教学记叙文?①讨论结构 ②把握线索 ③概括主题 ④语言训练 ⑤读写结合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15 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贯彻 “渗透审美训练 ”的原就;1、美读 —— 让同学领受情感美;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而美读是同学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和获得作品美感的基本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把储存的信息的符号载体仍原成作者所要传达的真情实感,使作品中的人物情形跃出纸面,使同学进入角色,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 直接受到作品感染熏陶;2、遵路 —— 让同学体察文思美;就是让同学体品作者写作时的思路布局谋篇,以便开拓文章的思想内涵及艺术匠心、美学趣味;3、入境 —— 让同学懂得意蕴美;入境就是要把同学引入作品所描写的特定的意境,使同学似亲眼所见,亲身所历,似言出己口、 情出己心,通过自己的体悟,深化熟悉作品的思想底蕴和美学价值, 从心里说出一个 “好”字,一个 “美”字;入境不仅使同学对美的事物从直觉感受上升到理性熟悉,形成稳固的情感、意志、性格,并使他 们所获得的审美体会进而转化为行为的技能技巧乃至理念、信仰、 世界观;4、悟文 —— 让同学感悟语言美;指导同学懂得词句在详细语境中的表达作用,品尝炼字的贴切和用语的精妙,可以使同学既受到 语言美的熏陶,又从作家文笔之中吸取语言滋养,逐步提高驾驭语 言文字的才能;5、勤笔 —— 让同学借鉴文学美;就是引导同学自己拿起笔来从作品中借鉴美、仿照美、表现美、制造美;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渗透 审美训练,是课程教学目标不行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加强德育渗透,提高将来劳动者素养的必要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