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课件章节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ppt
35页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基础认知自主学习一、敦煌的地理特征1.敦煌的地理位置:敦煌地处_走廊西端,位于_与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界处,西边是沙漠,北面是戈壁2.敦煌的气候特征:年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气候干旱;太阳辐射_,昼夜温差_二、从敦煌“魔鬼城”说风蚀地貌1.风蚀地貌:_对岩石、沉积物侵蚀而形成的地貌2.特点:敦煌风蚀地貌具有“_”的特点3.风蚀地貌类型:风蚀垄是_的,风蚀柱是孤立的,风蚀蘑菇是_的,风蚀雅丹是垄槽相间的,“魔鬼城”形似_河西甘肃强大风力顶平、身陡长条形“头大、身小”城堡三、从鸣沙山看沙丘地貌1.概念:是干旱地区风力吹扬的松散沙粒_而成的堆积【对点连线】【填图绘图】试填出下图中字母所代表的风成地貌景观的名称A:_,B:_,C:_新月形沙丘风蚀蘑菇风蚀柱能力形成合作探究能力一 风蚀地貌是如何形成的【能力形成】1.影响风蚀作用的因素: 因素作用风风速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土壤的风蚀强度越烈降水、湿度、温度等因素都直接影响风蚀的严重程度土壤干燥而松散的砂土、砂壤土和失去结构的黏土最易受风蚀植被植被可增加地面粗糙度,削弱贴近地面的风沙流速度,减小风力吹蚀和搬运的能力2.风沙侵蚀地貌:类型成因特点风蚀蘑菇下部遭受风沙侵蚀突起的孤立岩石,上部宽大,下部窄小雅丹风沙沿裂隙磨蚀垄槽相间,走向与主风向一致 【知识拓展】认识风蚀蘑菇突起的孤立岩石,因下部岩性较软遭受风沙侵蚀程度大,形成上部宽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状,称为风蚀蘑菇。
情境探究】雅丹地貌是在极干旱地区一些干涸的湖底在定向风吹蚀作用下,形成彼此相间排列的垄岗、堡丘、土柱(墩)、凹地等景观组合下图为“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某处地貌景观图”探究】(1)判断图中地貌景观特点地理实践力: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提示:垄槽相间、平行排列2)分析该地貌特征的形成原因(综合思维:要素的综合)提示:定向风吹蚀,湖底干裂隙扩大,垄槽走向与风向一致典例示范】相当多的雅丹地貌是经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而形成,表现为土墩(垄)和凹槽的组合读雅丹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1)下面属于雅丹地貌景观特征的是()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 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地面支离破碎土墩奇形怪状A.B.C.D.(2)下列省区中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是()A.山东B.云南C.新疆D.广东【思路点拨】【解析】(1)选D,(2)选C第(1)题,读图可知,雅丹地貌景观的特征是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对;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错;地面支离破碎,对;受风力侵蚀作用,土墩奇形怪状,对第(2)题,由题目材料可知,相当多的雅丹地貌是经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而形成,说明雅丹地貌分布在干旱地区,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
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省区是新疆,山东、云南、广东位于季风区,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类题再练】(2021北京高一检测)下图是我国某地景观照片读图,完成(1)、(2)题1)关于该地貌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A.岩石坚硬B.地表植被覆盖少C.季相变化明显D.形态独特(2)与该地貌的形成及特点最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A.植被 B.土壤C.地形D.气候【解析】(1)选C,(2)选D第(1)题,据图分析,该地区主要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受风力侵蚀作用形成,地貌景观为风蚀地貌,岩石比较坚硬;植被覆盖差,没有植被覆盖,季相变化不明显;风蚀地貌形态独特第(2)题,据图分析,该地主要位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风力作用显著,受风力的侵蚀作用而形成独特的风蚀地貌故与该地貌的形成及特点最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气候因素与植被、土壤、地形关系不大 【补偿训练】下图是我国某地景观照片据此完成(1)、(2)题1)塑造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沉积 B.冰川侵蚀C.风力沉积 D.风力侵蚀(2)该地最可能位于()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解析】(1)选D,(2)选C第(1)题,风蚀城堡属于风力侵蚀形成的。
第(2)题,图片显示的是干旱地区的风蚀城堡,故选柴达木盆地能力二风积地貌是如何形成的【能力形成】1.风力堆积的发生:风在搬运的过程中,因风速减小或遇到各种障碍物,风搬运的物质便堆积下来形成风积物2.根据沙丘形状和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1)根据沙丘形状判断风向2)根据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沉积颗粒物由大到小的方向即风向典题训练】(2021盘锦高一检测)下图为我国某地貌景观素描图据此完成(1)、(2)题1)图示地貌()迎风坡坡度陡背风坡坡度陡为风成地貌为流水地貌A.B.C.D.(2)若图中甲坡朝向东北方向,则该地的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A.西北风B.东南风C.东北风D.西南风【解析】(1)选B,(2)选C第(1)题,图示地貌为新月形沙丘,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为风力沉积作用形成,迎风坡为缓坡,背风坡为陡坡第(2)题,依据上小题分析可知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图中甲坡坡度缓,为迎风坡,其朝向东北方向,说明该地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类题再练】(2021长沙高一检测)新月型沙丘是平面形如新月的沙丘,是风积地貌的一种新月型沙丘的纵剖面有两个不对称的斜坡,其中一斜坡两侧形成接近对称的两个尖角,称为沙丘的两翼。
新月型沙丘大部分出现在沙漠的边缘地带下图为新月型沙丘景观图和新月型沙丘剖面图据此完成(1)、(2)题1)新月型沙丘两翼的延伸指向()A.迎风坡B.背风坡C.西部D.东部(2)新月型沙丘大部分出现在沙漠边缘地带的可能原因是沙漠边缘()A.临近戈壁滩,植被状况差B.地形复杂,利于泥沙沉积C.高压控制,主导风向稳定D.风力减弱,风积作用显著【解析】(1)选B,(2)选D第(1)题,根据风的侵蚀与搬运作用特点可知,缓坡为迎风坡,陡坡为背风坡,则新月型沙丘两翼的延伸指向新月型沙丘的背风坡第(2)题,沙漠边缘是风力减弱的地带,意味着风力的侵蚀与搬运作用减弱,风力沉积作用显著,因而分布大范围的新月型沙丘植被状况、地形状况和气压状况并不是沙漠边缘出现新月型沙丘的原因素养发展图表应用【常见图形】图形1风蚀地貌景观图图形2风积地貌景观图【探源母图】1.图形实质:试题中的各种风沙地貌图反映风沙地貌的形态、物质组成及其周围环境特点2.学科素养:读懂此图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思维与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母图探究】风沙地貌示意图思考:(1)图示区域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什么?提示:气候干旱,多风沙2)B、C地貌的主要成因是什么?提示:风力侵蚀。
3)A地貌的主要成因是什么?提示:风力沉积学情诊断课堂测评(水平1、2)沙漠中竖立着无数塔状孤立的石灰岩,称为塔岩荒漠下图为塔岩荒漠景观据此完成1、2题1.形成塔岩和荒漠的外力作用分别是()A.风力侵蚀、风力沉积 B.流水侵蚀、流水沉积C.风力侵蚀、流水沉积 D.流水侵蚀、风力沉积2.该地形成塔岩和荒漠的条件有哪些()气候湿润 气候干旱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植被茂密 多大风天气A.B.C.D.【解析】1选A,2选C第1题,由题干和图可知该地区为气候干旱的沙漠,流水作用较弱;图为风成地貌,既有风力侵蚀而成的风蚀地貌(塔岩),又有风力堆积形成的风积地貌(沙漠)第2题,由上题可知,该地为风成地貌,风成地貌位于沙漠地区,形成荒漠的基础条件是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正确,错误,错误;塔岩形成是风化风力侵蚀的结果,风化的条件是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正确;风力侵蚀的条件是多大风天气,正确水平1)读下图所示地貌,回答3、4题3.如图所示地貌名称为()A.三角洲B.沙垄C.冲积扇D.沙丘4.如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A.流水侵蚀B.风力沉积C.风力侵蚀D.流水沉积【解析】3选D,4选B第3题,如图所示地貌形态是沙丘。
第4题,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的结果水平2)呼伦湖地处我国半干旱地区的高纬度地带,面积变化非常大,湖水经东北部河流流出,湖泊东部有大面积的沙丘读图,完成5、6题5.形成图中湖滨沙丘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流水堆积作用B.流水搬运作用C.风力堆积作用D.风力侵蚀作用6.下列有关湖泊东部沙丘形态特征的推测,合理的是()A.东侧坡度陡,西侧坡度缓B.东侧坡度缓,西侧坡度陡C.越靠近呼伦湖.坡度越陡D.越靠近呼伦湖,坡度越缓【解析】5选C,6选A第5题,本区域主要受到偏西风影响图中显示沙丘多分布于湖泊的东岸,这是由于偏西风吹拂,在东侧湖岸泥沙堆积形成沙丘该区域气候较干旱,流水作用小风力侵蚀形成的是风蚀蘑菇等侵蚀地貌第6题,湖泊东部沙丘主要是受偏西风影响形成,西侧为迎风坡,坡度较缓,东侧为背风坡,坡度较陡本课结束本课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