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伯的终身职业生涯规划.ppt
13页舒伯的终身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泰语14-2舒伯 •舒伯是生涯理论的大师,其生涯发展 论综合了差异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自我 心理学以及有关职业行为发展方向的长期 研究结果,舒伯本人比较喜欢将其理论命 名为“差异一发展一社会一现象的心理学”, 舒伯汲取了这四大学术领域中有关生涯发 展的精华,建构了一套完整的生涯发展理 论其理论观点是现今生涯重要的理 论基础,指导了目前生涯的具体实施 ,得到了各国生涯界的普遍支持舒伯把职业生涯的发展看成是一个持续 渐进的过程,一直伴随个人的一生其 主要理论观点是: •1、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 是舒伯理论中的核心概念自 我概念”,就是指个人对自己的兴趣、能力、 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等方面的认识一个人的 自我概念在青春期以前就开始形成,至青春 期较为明朗,并于成人期由自我概念转化为 职业生涯概念工作与生活满意与否,就在 于个人能否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展现自我的 机会用舒伯的话说,“职业生涯就是对自我 的实践” 2、生涯发展阶段舒伯认为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成长阶段(14—15岁) 儿童开始辨认他们周围的事物,并逐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以及和职 业相关的一些最基本技能。
他们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和对 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第二阶段:探索阶段(15—24岁) 儿童开始辨认他们周围的事物,并逐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以及和职 业相关的一些最基本技能他们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和对 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第二阶段:探索阶段(15—24岁) 青少年开始通过个人尝试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活动,对自我能力及角色、 职业进行探索职业倾向趋向于某些特定的领域 第三阶段:建立阶段(25—44岁) 个人开始尝试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领域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个人致力于 工作上的稳定,大部分人处于最具创造力的时期 第四阶段:维持阶段(45—64岁) 个人通过不断努力来获得职业生涯的发展和成就,并逐渐能在自己的领域中 占有一席之地这一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维持既有成就与地位 第五阶段:衰退阶段 (65岁以上) 由于生理及心理机能日益衰退,个人职业角色的分量逐渐减少,开始考虑退 休并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 3、职业循环发展理论 •舒伯在后期,提出在一个人一生的职业 发展过程中,职业发展的五个阶段:成 长阶段、探索阶段 、建立阶段、维持阶 段、衰退阶段是一个循环再循环的过程 。
职业发展的五个阶段并不完全和年龄 相关,而且各阶段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 界限,可能有交叉,在人生中的不同时 期,都可以经历由这五个阶段构成的一 个“小循环”•职业生涯发展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举 例来说,如一个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必须 适应新的角色与学习环境,经过“成长”和“ 探索”,一旦“建立”了较固定的适应模式, 同时“维持”了大学学习生活之后,又要开始 面对另一个阶段——准备求职原有的已经 适应了的习惯会逐渐衰退,继而对新阶段 的任务又要进行“成长”、“探索”、“建立”、“ 维持”与“衰退”,如此周而复始4、生命彩虹图 •舒伯认为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与在个 人在发展历程的各个阶段中所扮演的各 种角色人在某一阶段对某角色投入得 多,会导致这一角色的成功,同时也可 能导致另—角色的失败他称发展的各 个阶段为生活广度,称个人扮演的角色 为生活空间生活广度和生活空间交汇 成为生涯彩虹图.它描绘出了生涯发展 阶段与角色彼此间交互影响、多重角色 生涯发展的状况•(1)横贯一生的彩虹——生活广度 在一生生涯的彩 虹图中,横向层面代表的是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彩虹 的外层显示人生主要的发展阶段和大致估算的年龄:成 长期(约相当于儿童期),探索期(约相当于青春期) ,建立期(约相当于成人前期),维持期(约相当于中 年期)以及衰退期(约相当于老年期)。
在这五个主要 的人生发展阶段内,各个阶段还有小的阶段,舒伯特别 强调各个时期年龄划分有相当大的弹性应依据个体不 同的情况而定 (2)纵贯上下的彩虹——生活空间在一生生涯的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贯上下 的生活空间,是由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舒伯认为人 在一生当中必须扮演九种主要的角色,依序是:儿童、 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家长、夫妻、父母和退 休者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建立阶段、维持阶段、退 出阶段成长阶段:由出生至14岁,该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 ,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 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 角色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 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 的意义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幻想 期(4岁至10岁),它以“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 ,在这个时期幻想中的角色扮演很重要;二是 兴趣期(11岁至12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 虑因素,喜好是个体抱负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 素;三是能力期(13-14)它以“能力”为主要考 虑因素,能力逐渐具有重要作用探索阶段:•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 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了一番探索, 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 :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这 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岁至17岁)考虑 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 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二是过度期(18岁至21 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 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 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岁至24岁),生涯初步确定试验 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 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建立阶段: •由于经过上一阶段的尝试,合适者会谋求变 迁或作其他探索,因此该阶段较能确定在整 个事业生涯中属于自己的“位子”,并在31岁 至40岁,开始考虑如何保住这个“位子”,并 固定下来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统整、 稳固并求上进这个阶段细分又可包括两个 时期:一是试验-承诺稳定期(25岁至30岁 ),个体寻求安定,也可能因生活或工作上 若干变动而尚未感到满意;二是建立期(31 岁至44岁),个体致力于工作上的稳固,大 部分人处于最具创意时期,由于资深往往业 绩优良维持阶段:•个体仍希望继续维持属于他的 工作,同时会面对新的人员的 挑战。
这一阶段发展的任务 是维持既有成就与地位退出阶段:•65岁以上,由于生理及心理机能日渐 衰退,个体不得不面对现实从积极参 与到隐退这一阶段往往注重发展新 的角色,寻求不同方式以替代和满足 需求•1)由于社会的快速变迁,终身学 习观念的提出以及人的寿命的增加 ,生涯发展理论中关于中年期、老 年期的角色与任务,有待进一步的 研究,否则理论会欠完整 (2 )生涯发展论似乎较忽略经济、社 会因素对生涯发展方向的影响,且 学习的因素与职业发展历程的关系 也须进一步深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