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破产法司法解释一.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56455309
  • 上传时间:2018-10-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28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 (2011 年 8 月 29 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1527 次会议通过,2011 年 9 月 9 日公布,自 2011 年 9 月 26 日起施行) 法释〔2011〕22 号 为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结合审判实践,就人民法院 依法受理企业破产案件适用法律问题作出如下规定 第一条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 认定其具备破产原因: (一)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 (二)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相关当事人以对债务人的债务负有连带责任的人未丧失清偿能力为由,主 张债务人不具备破产原因的,人民法院应不予支持 第二条下列情形同时存在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一)债权债务关系依法成立; (二)债务履行期限已经届满; (三)债务人未完全清偿债务 第三条债务人的资产负债表,或者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等显示其全部 资产不足以偿付全部负债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债务人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 务,但有相反证据足以证明债务人资产能够偿付全部负债的除外 第四条债务人账面资产虽大于负债,但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 当认定其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一)因资金严重不足或者财产不能变现等原因,无法清偿债务; (二)法定代表人下落不明且无其他人员负责管理财产,无法清偿债务; (三)经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无法清偿债务; (四)长期亏损且经营扭亏困难,无法清偿债务; (五)导致债务人丧失清偿能力的其他情形。

      第五条企业法人已解散但未清算或者未在合理期限内清算完毕,债权人申 请债务人破产清算的,除债务人在法定异议期限内举证证明其未出现破产原因 外,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第六条债权人申请债务人破产的,应当提交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有 关证据债务人对债权人的申请未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出异议,或者异 议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裁定受理破产申请 受理破产申请后,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债务人依法提交其财产状况说明、债 务清册、债权清册、财务会计报告等有关材料,债务人拒不提交的,人民法院 可以对债务人的直接责任人员采取罚款等强制措施 第七条人民法院收到破产申请时,应当向申请人出具收到申请及所附证据 的书面凭证 人民法院收到破产申请后应当及时对申请人的主体资格、债务人的主体资 格和破产原因,以及有关材料和证据等进行审查,并依据企业破产法第十条的 规定作出是否受理的裁定 人民法院认为申请人应当补充、补正相关材料的,应当自收到破产申请之 日起五日内告知申请人当事人补充、补正相关材料的期间不计入企业破产法 第十条规定的期限 第八条破产案件的诉讼费用,应根据企业破产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从债 务人财产中拨付相关当事人以申请人未预先交纳诉讼费用为由,对破产申请 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九条申请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人民法院未接收其申请,或者未按 本规定第七条执行的,申请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 上一级人民法院接到破产申请后,应当责令下级法院依法审查并及时作出 是否受理的裁定;下级法院仍不作出是否受理裁定的,上一级人民法院可以径 行作出裁定 上一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产申请的,可以同时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审理该 案件 附一: 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负责人就《破产法司法解释(一)》答记者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一)》(以下简称《破产法司法解释(一)》)已于 2011 年 8 月 29 日由最 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1527 次会议通过,自 2011 年 9 月 26 日起施行日 前,人民法院报记者就该司法解释的出台背景和目的、人民法院审查企业破产 原因时应注意的事项、破产清算权利、举证责任分配、审查破产申请时应注意 的事项、诉讼费用收取、申请人对不予受理裁定的上诉权等问题,采访了最高 人民法院民二庭负责人 问: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破产法司法解释(一)》,主要就人民法院依法 受理企业破产案件适用法律的有关问题作出了相关规定,请问出台该司法解释 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自 2007 年 6 月 1 日施行以来,在完 善优胜劣汰竞争机制、优化社会资源配置、调整社会产业结构、拯救危困企业、 保障债权公平有序受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在实践中,有的法院尚未 充分认识到企业破产法在调整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加之现行体制、机制上 的各方面原因,对于申请人提出的符合法律规定的受理破产案件条件的申请, 以种种理由不予立案,影响了企业破产法的贯彻实施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 是市场经济重要标准之一的企业破产法,其作用的发挥必须通过人民法院受理 和审理破产案件来实现从我国目前情况看,全国法院每年受理破产案件数量, 相比于每年工商管理部门吊销、注销的企业数量,相差甚远一些企业未经法 定程序依法退市,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为了尽快扭转这种不正常局面, 充分发挥企业破产法的应有作用,我们首先从法院系统内部着力,推动破产案 件的受理,制定了《破产法司法解释(一)》 问:《破产法司法解释(一)》对企业破产法关于企业破产原因的规定作 出了进一步解释,请问人民法院在审查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答:我国企业破产法采取概括主义立法模式对破产原因作出了规定,但由 于法律条文的表述以及我国立法所采标准的特殊性,实践中对破产原因的认定 标准,存在不同理解和认识,因此有必要予以明确根据企业破产法第二条第 一款的规定,判断债务人是否存在破产原因有两个并列的标准,一是债务人不 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二是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并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我们在《破产法司法解释(一)》中通过几个条文分 别对破产原因中“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和“明 显缺乏清偿能力”几个关键概念作出了解释要特别强调的是,由于民事主体 具有独立的资格和地位,对每一个单独民事主体的清偿能力须分别审察,不同 民事主体之间不存在清偿能力或破产原因认定上的连带关系,其他主体对债务 人所负债务负有的连带责任是对债权人的责任,而不能视为债务人本人清偿能 力的延伸或再生,因此,相关当事人以对债务人的债务负有连带责任的人未丧 失清偿能力为由,主张债务人不具备破产原因的,人民法院应不予支持 问:企业破产法第二条和第七条分别就债务人的破产原因和申请人提出债 务人破产申请的条件作出了规定,请问具体应如何理解和适用? 答: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别,破产原因是人民法院在判断破产申请是否应予 受理时审查的内容,而提出债务人破产申请的条件是申请人向人民法院提出债 务人破产申请时应当具备的要件对于债务人自行提出破产申请的,债务人的 破产原因和其提出破产申请的条件是一致的,但对债权人而言,则差别很大 根据企业破产法第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是债权人提出 债务人破产申请的条件,债权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时,只要证明债务人不能 清偿其到期债务即可。

      至于债务人系基于什么原因不能清偿其到期债务,以及 债务人是否出现了“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 “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破产原因,无需债权人提出债 务人破产申请时举证证明,因此,只要债权人提出申请时证明债务人不能清偿 其到期债务,且债务人未能依据企业破产法第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及时举证证 明其既非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也没有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人民法院即 可当然推定债务人出现了上述两个破产原因之一因此,在债权人申请债务人 破产清算的情形下,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既是债权人提出破产申请的条件,也是 债务人存在破产原因的推定依据 问:根据企业破产法第二条第一款和第七条第二款的规定,不能清偿到期 债务是两个破产原因的共同前提,您能否进一步解释破产原因中不能清偿到期 债务这一要件的认定? 答: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是指债务人以明示或默示的形式表示其不能支付到 期债务,其强调的是债务人不能清偿债务的外部客观行为,而不是债务人的财 产客观状况认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应当同时具备三个方面的要件:第一,债 权债务关系依法成立如债务人不否认或者无正当理由否认债权债务关系,或 者债务已经生效法律文书确定。

      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债务人拖延破 产程序启动第二,债务人不能清偿的是已到偿还期限的债务破产程序本质 上属于概括执行程序,债务尚未到期的,债务人不负有立即履行的义务,故不 应受执行程序的约束第三,债务人未清偿债务的状态客观存在不论债务人 的客观经济状况如何,只要其没有完全清偿到期债务的,均构成不能清偿到期 债务将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作为破产原因中的主要依据,尤其是作为债权人申 请债务人破产清算时破产原因的推定依据,易于为债权人发现和举证证明,能 够使债权人尽早启动破产程序,从而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问: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是认定债务人是否具备破产原因的一个最常 用的判断标准,请问人民法院应当如何把握这个标准? 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是指债务人的实有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 即通常所说的“资不抵债”或“债务超过”资不抵债的着眼点是资债比例关 系,考察债务人的偿还能力仅以实有财产为限,不考虑信用、能力等可能影响 债务人清偿能力的因素,计算债务数额时,不考虑是否到期,均纳入债务总额 之内通常用来判断债务人是否资不抵债的标准为资产负债表,其反映了企业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总体规模和结构,以此判断债务人的资产状况具有 明确性和客观性。

      但是考虑到资产负债表反映的企业资产价值具有期限性和不 确定性,在其由企业自行制定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存在严重的虚假情况,因此, 本条同时规定审计报告或者资产评估报告等也可作为判断债务人资产总额是否 资不抵债的依据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是对债务人客观偿债能力的判断, 因此应当以债务人的真实财产数额为基础,如果当事人认为债务人的资产负债 表,或者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等记载的资产状况与实际状况不符,应当允 许当事人提交相应证据予以证明,推翻资产负债表、审计报告或者资产评估报 告的结论 问:企业破产法以债务人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作为破产原 因之一,立法目的在于适当扩大债务人破产原因的认定,但在具体司法实践中 存在一定困难,《破产法司法解释(一)》特别对此作了规定,请您谈谈对这 个问题的看法 答: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通常都已资不抵债,但有的情况下,在债 务人账面资产尚超过负债时,也可能因资产结构不合理,发生对到期债务缺乏 现实支付能力,如现金严重不足、资产长期无法变现等而无法支付的情况明 显缺乏清偿能力的着眼点在于债务关系能否正常了结,与资不抵债的着眼点在 于资债比例关系不同企业破产法将“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明显缺乏 清偿能力”作为破产原因之一,目的在于涵盖“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 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之外的其他情形,以适度缓和破产程序适用标准, 弱化破产原因中关于资不抵债的要求。

      由于企业破产法的规定过于抽象,导致 实践中的认定困难,影响了该项标准的适用效果,故《破产法司法解释(一)》 列举了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几种主要情形,包括债务人因资金严重不足或财产 不能变现等原因无法清偿债务、法定代表人下落不明且无其他人员负责管理财 产无法清偿债务、经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无法清偿债务,以及长期亏损且经营扭 亏困难无法清偿债务等情形,从而减轻破产原因认定上的困难,推进破产程序 的有效运行 问:企业法人已解散但未清算或者未清算完毕,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 依法负有清算责任的人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请问,在这种情形下, 其他申请主体,尤其是债权人是否还有申请债务人破产清算的权利呢? 答:我国企业破产法采取破产申请主义,根据企业破产法第七条第三款规 定,企业法人已解散但未清算或者未清算完毕,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 依法负有清算责任的人应当向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