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讲·咫尺山林·掇山.ppt
90页中國古典園林賞析10讲 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 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咫尺山林 《园冶》·掇山第八,计成《园冶·掇山》 掇山之始,椿木为先,较其短长,察乎虚实随势挖其麻柱,谅高挂以称竿;绳索坚牢,扛抬稳重立根铺以粗石,大块满盖椿头;堑里扫于查灰,著潮尽钻山骨方堆顽夯而起,渐以皴纹而加;瘦漏生奇,玲珑安巧峭壁贵於直立;悬崖使其後坚岩、峦、洞、穴之莫穷,涧、壑、坡、矶只俨是;信足疑无别境,举头自有深情蹊径盘且长,峰峦秀而古,多方景胜,咫尺山林,妙在得乎一人,雅从兼於半土假如一块中竖而为主石,两条傍插而乎劈峰,独立端严,次相辅弼,势如排列,状若趋承主石虽忌於居中,宜中者也可;劈峰总较於不用,岂用乎断然排如炉烛花瓶,列似刀山剑树;峰虚五老,池凿四方;下洞上台,东亭西榭罅堪窥管中之豹,路类张孩戏之猫;小藉金鱼之缸,大若酆都之境;时宜得致,古式何裁?深意画图,於情丘壑未山先麓,自然地势之嶙嶒;构土成冈,不在石形之巧拙宜台宜榭,邀月招云;成径成蹊,寻花问柳临池驳以石块,粗夯用之有方;结岭挑之土堆,高低观之多致欲知堆土之奥妙,还拟理石之精微山林意味深求,花木情缘易逗有真为假,做假成真;稍动天机,全叨人力;探奇投好,同志须知。
多方景胜,咫尺山林 有真为假,做假成真计成《园冶·掇山》 掇山之始,椿木为先,较其短长,察乎虚实随势挖其麻柱,谅高挂以称竿;绳索坚牢,扛抬稳重立根铺以粗石,大块满盖椿头;堑里扫于查灰,著潮尽钻山骨方堆顽夯而起,渐以皴纹而加;瘦漏生奇,玲珑安巧峭壁贵於直立;悬崖使其後坚岩、峦、洞、穴之莫穷,涧、壑、坡、矶只俨是;信足疑无别境,举头自有深情蹊径盘且长,峰峦秀而古,多方景胜,咫尺山林,妙在得乎一人,雅从兼於半土假如一块中竖而为主石,两条傍插而乎劈峰,独立端严,次相辅弼,势如排列,状若趋承主石虽忌於居中,宜中者也可;劈峰总较於不用,岂用乎断然排如炉烛花瓶,列似刀山剑树;峰虚五老,池凿四方;下洞上台,东亭西榭罅堪窥管中之豹,路类张孩戏之猫;小藉金鱼之缸,大若酆都之境;时宜得致,古式何裁?深意画图,於情丘壑岩、峦、洞、穴之莫穷,涧、壑、坡、矶只俨是;信足疑无别境,举头自有深情蹊径盘且长,峰峦秀而古,多方景胜,咫尺山林,妙在得乎一人,雅从兼於半土峰虚五老,池凿四方;下洞上台,东亭西榭罅堪窥管中之豹,路类张孩戏之猫;,峰虚五老,池凿四方;下洞上台,东亭西榭罅堪窥管中之豹,路类张孩戏之猫;,1:咫尺山林 小中见大之峭壁山,真山之势-假山之难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白居易《太湖石记》 ……昏旦之交,名状不可撮要而言,则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覼缕簇缩,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 拳石当山,唐·郑谷《七祖院小山》 小巧功成雨藓斑,轩车日日扣松关 峨嵋咫尺无人去,却向僧窗看假山 宋徽宗《艮岳记》 虽人为之山,顾其小哉!,明·文震亨《长物志》 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 拳石为山,勺水为湖做假成真 计成《园冶》·园说 环润皆佳山水,润之好事者,取石巧者置竹木间为假山;予偶观之,为发一笑或问曰:“何笑?”予曰:“世所闻有真斯有假,胡不假真山形,而假迎勾芒者之拳磊乎?”或曰“君能之乎?”遂偶为成“壁”,靓观者俱称:“俨然佳山也” 真山-假山 壁=佳山=壁山?,仇英 《竹院品古》,宋·郭熙《林泉高致》 山水之大物也,人之看者须远而观之,方见得一障山川之形势气象。
咫尺山林之假山之难 咫尺假山如何做假成真? 无大山之基地? 无远观之势距?,李渔《闲情偶寄》 山之为地,非宽不可;壁则挺然直上,有如劲竹孤桐斋头但有隙地,皆可围之且山形曲折,取势为难,手笔稍庸,便贻大方之诮 咫尺山林 壁则无它奇巧,其势有若累墙,但稍稍迂回出入之其体嶙峋,仰观如削,便与穷崖绝壑无异且山之与壁,其势相因,又可并行不悖者,凡累石之家,正面为山,背面皆可作壁 壁-山,李渔《闲情偶记》 假山之好,人有同心;独不知为峭壁,是可谓叶公之好龙矣 计成《园冶》·掇山 夫理假山,必欲求好,要人说好,片山块石,似有野致苏州虎丘山,南京凤台门,贩花扎架,处处皆然 山之与壁,其势相因《园冶》里的壁山取向 计成《园冶·掇山》 一)园 山:园中掇山,非士大夫好事者不为也为者殊有识鉴缘世无合志,不尽欣赏,而就厅前一壁而已,是以散漫理之,可得佳境也 二)厅 山:人皆厅前掇山,环堵中耸起高高三峰排列於前,殊为可笑加之以亭,及登,一无可望,置之何益?更亦可笑以予见:或有嘉树,稍点玲珑石块;不然,墙中嵌理壁岩,或顶植卉木垂萝,似有深境也 五)书房山:凡掇小山,或依嘉树卉木,聚散而理或悬岩峻壁,各有别致 八)峭壁山:峭壁山者,靠壁理也。
藉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理者相石皴纹,仿古人笔意,植黄山松柏、古梅、美竹,收之圆窗,宛然镜游也咫尺壁山:小中见大 沈复《浮生六记》 小中见大者:窄院之墙,宜凹凸其形,饰以绿色,引以藤蔓,嵌大石,凿字作碑记形推窗如临石壁,便觉峻峭无穷 窄院之窄:峭壁山?,壁山-逼山 宗炳《画山水序》 且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返目以寸,则其形莫睹,回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见其弥小 山水画山:诚由去之稍阔,则见其弥小小势)远小 园林壁山:返目以寸, 则其形莫睹大势)近大,壁山—逼山 明·张岱《岣嵝山房》 岣嵝山房,逼山,逼溪,逼韬光路,故无径不梁,无屋不阁无锡寄畅园的假山逼水,北京谐趣园假山离水,夏景山口待渡图 (董源,五代南唐 ),云山墨戏图卷(南宋,米友仁),溪山清远图局部(南宋,夏圭),清溪渔隐图(南宋,李唐),沧州趣图局部(明·沈周),江南风景图局部(明·沈周),兰亭序 (明 文征明),江山秋色图(北宋,赵伯驹),溪山渔隐图卷 (明·唐寅),郭熙《林泉高致》 山欲高,尽画出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 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早春图》宋·郭熙,烟霞锁其腰,则高矣。
烟霞 锁,壁山-蔽山 假山之好,人有同心;独不知为峭壁,是可谓叶公之好龙矣须有一物焉蔽之,使客仰视不能穷其颠末,斯有万丈悬岩之势,而绝壁之名不虚矣蔽之者维何?曰:非亭即屋或面壁而居,或负墙而立,但使目与檐齐,不见石丈人之脱巾露顶,则尽致矣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然后知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昊)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峰石赏析:网师园,山水图窗 凡置此窗之屋,进步宜深,使座客观山之地去窗稍远,则窗之外廓为画,画之内廓为山,山与画连,无分彼此,见者不问而知为天然之画矣浅促之屋,坐在窗边,势必倚窗为栏,身之大半出于窗外,但见山而不见画,则作者深心有时埋没,非尽善之制也实践应用:广西明秀园,有真有假,做假成真 张翼的发现 《园冶》有掇山篇而无理水卷! 新的问题 中国有假山而无假水,日本有假水而无假山?,真水假水之辩1 宋·董逌撰《广川画跋论山水画》 1:唐人孙位画水,必杂山石为惊涛怒浪,盖失水之本性,而求假于物,以发其湍瀑,是不足以水也 求假于物:假成,真水假水之辩2 2:近世孙白始创意作( +潭)淊浚原,平波细流,停为潋滟,引为决泻,盖出前人意外,别为新规胜概,不假山石为激跃,而自成冲波。
——此真水也 不假自成:真水,真假之辩 宋·董逌的批判 唐人孙位画水,必杂山石为惊涛怒浪,盖失水之本性,而求假于物,以发其湍瀑,是不足以水也 求假于物,以发其湍瀑宋·邓椿的品评 画之逸格,至孙位极矣 宋·苏轼的赞美 明广明中,处士孙位始出新意,画奔湍巨浪,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尽水之变,号称神逸杂画图册(之七)-陈洪绶,假水之假:求假于舟,假水之假 求假于神话、乌龟,假水之假 求假于瀑布石,假水之假 求假于沟,假水之假 求假于池岸、水浪,假水之假 求假于桥、池壁,假水之假 求假于桥、水沟,假水之假 求假于桥、石、瀑布石,真假—真伪—假借 假:非伪而假借 伪:过分的人为 赝:牟利的仿造,真山假山之辩 假者,借也 环润皆佳山水,润之好事者,取石巧者置竹木间为假山;予偶观之,为发一笑或问曰:「何笑?」予曰:「世所闻有真斯有假,胡不假真山形,而假迎勾芒者之拳磊乎?」或曰「君能之乎?」遂偶为成「壁」,靓观者俱称:「俨然佳山也」;遂播闻於远近 李渔 山之与壁,其势相因 ?,随物赋形 气之盛也,蓬蓬勃勃,油然浩然,若水之流于平地,无难一泄千里,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一日数变,而不自知也 假借自然-随机应变,计成《园冶》 古之曲廊,俱曲尺曲。
今予所构曲廊,之字曲者,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或蟠山腰,或穷水际,通花渡壑,蜿蜒无尽,斯寤园之「篆云」也计成《园冶》 古之曲廊,俱曲尺曲今予所构曲廊,之字曲者,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或蟠山腰,或穷水际,通花渡壑,蜿蜒无尽,斯寤园之「篆云」也计成《园冶》 相地 立基 屋宇 装折 门窗 墙垣 掇山 选石 借景,计成《园冶》 因者:随基势高下,体形之端正,碍木删桠,泉流石注,互相借资;宜亭斯亭,宜榭斯树,不妨偏径,顿置婉转,斯谓“精而合宜”者也 如另筑,先相基形:方、圆、长、扁、广、阔、曲、狭,势如前厅堂基余半间中,自然深奥白居易:大巧若拙-随形制器 1:尔乃掄材于山木,审器于轨物;将务乎匠之忖度,不在乎手泽之剪拂 2:故为栋者,资其自天之端;为轮者,取其因地之曲其公也,于物无情;其正也,依法有程 3:大小存乎目击,材无所弃;取舍资乎指顾,物莫能争白居易《大巧若拙赋》 众谓之拙,以其因物不改; 我为之巧,以其成功不宰 不改、故物全,不宰、故功倍 大巧若拙:事半功倍?哪一半功? 大巧若拙:因物不改?因什么物?,大巧若拙 事半功倍,真假之辩 胡适的问题 “秦琼卖马”里的鞭子能当马么?两把旗子能当马车么?,黄侃的调侃 适之,那么,假如真唱“武松打虎”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