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社会保障案例分析.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2002470
  • 上传时间:2018-02-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43.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下的财政风险(缺少前瞻性)湖北麻城 顺河镇 3000 多个小学生自带课桌上学背景概要:9 月 1 日,湖北麻城市顺河镇 3000 余名学生需要自带课桌报到据悉,整个顺河镇有 5000 多名学生,开学前约 2000 套新课桌被分配到镇上的一所希望小学和中心小学,仍有 3000 余人缺乏课桌有的学生因此把茶几拿来当课桌,而留守儿童只能由年迈的老人扛桌子为其报到顺河镇 镇政府驻西长岭岗,人口 64306人,面积 336.7 平方千米财政转移支付 为什么出现背课桌上学的情况 财政的钱在哪麻城市教育局回应称,在 2011 年已启动了“健康桌椅” 工程,安排 400 万专项资金,购置了 32800 套标准学时课桌椅,为全市所有的初中和部分小学更换了桌椅,并将在最近两个月之内,更换所有学校的旧桌椅通货膨胀 基金贬值 财政补贴 通货膨胀 日益严重的老龄化趋势 社会保障 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 :免费的午餐 160 亿在“撤点并校 ”政策实施之后,因教育资源逐渐集中至优势学校,当地一些乡村教学点面临师资和配套缺乏,校舍破旧,教学设施老化,教育资金投入相对较少等诸多问题公共经费不足在教学点,数十名学生,每年的公用经费仅 5000 元,谈不上修葺校舍,更换桌椅在当地,标准化桌椅配置为何一直未能普及?对此,麻城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叶柏华介绍,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初期,教学配套设施,如课桌椅,一般由村或学校自行解决,有些学校至今沿用当时的旧桌椅,或由学生自行带课桌上学。

      2001 年后,实行农村税费改革,此后,麻城市各学校的教育经费主要依赖于公用经费,或者向上级申请项目资金据麻城市政府网站公布,2011 年,麻城市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中央和省转移支持资金共计 6951 万元,另有市一级财政教育支出 28235 万,占麻城市公共财政的 15.97%不过,直到 2011 年前,麻城市尚未给所有的中小学和教学点配备标准化课桌对此,胡和平称,因麻城市人口多,所辖中小学众多,远多于周边其他人口少的县市,铺的摊子太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只能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若有多余的经费,一般投入紧要的项目,如校舍安全、食堂吃饭等,所以,标准化桌椅的配置相对滞后在师资方面,按相关规定,麻城市从 2011 年起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在 2010 年基础上提高 100 元,即小学生均达到 500 元每年同时,对不足 100 人的农村小学教学点,按 100 人核定公用经费补助资金然而,实际状况是,南岗、长冲、西塆、枣林岗等教学点,仍是按照学生数来划拨公用经费,均未达到一年 5 万元的标准在教学点的老师看来,数十名学生,每年的公用经费仅 5000 元,维持学校的水电、教学设备的开支已经捉襟见肘,更不用谈修葺校舍,更换桌椅。

      教学点的多位老师称,公用经费除了应付学校日常开支,还需要从中拿出部分支付老师们的住房公积金和医疗保险对此,麻城市教育部门的负责人称,本应由财政负担这两项开支,但因财力不足只能如此,整个湖北省状况均如此9 月 6 日,麻城市顺河镇的中心小学,孩子们排队搬运刚刚运到的新桌椅零件2011 年 12 月 15 日 , 中 国 证 监 会 主 席 郭 树 清 在 一 个 公 开 场 合 表 示 , 我 国 目 前 大 约 有2 万 亿 余 额 地 方 养 老 保 险 金 和 2.1 万 亿 住 房 公 积 金 余 额 , 如 果 将 这 些 资 金 进 行 统 一 管 理 ,学 习 全 国 社 保 基 金 投 资 股 市 获 取 收 益 , 无 论 是 对 个 人 、 政 府 还 是 资 本 市 场 均 大 有 好 处 2012 年 3 月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 广东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000 亿 为期 2 年固定收益的产品财政专户 扣除通货膨胀率 10 年年均收益率为负数中央一年的财政收入 10W 亿缺乏前瞻性(养老金在过去并未得到有效地战略储备和收益性投资)全国社保基金 中央战略储备基金 年均收益率为百分之 8.41 比同期的通货膨胀率高出了 6 个百分点其实早在 1998 年 3 月 26 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就严厉告诫说:“现在中央已规定,养老保险资金不允许炒股票、搞房地产,自以为回报率高,其实风险很大,可能一下子就没了。

      我们硬性规定,养老保险金只能买国库券或存银行,不能干别的,干别的就是违法相关人员就要被撤职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三卷 26 页) 2001 年 12 月 17 日,朱镕基总理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第一届理事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讲话时要求:“社保基金要稳健运作首要原则是安全性宁肯少赚几个钱,也不要赔本,要有足够的风险意识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 300 页) 养老金双轨制制度介绍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养老金“双轨制”的退休制度: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的“缴费型”统筹制度;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则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这种“双轨制”使得企业退休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养老金收入上的差距极为不合理[1]   养老金双轨制是当今中国社会最大的不公平、不合法政策,违背了社会主义宗旨,从制度上将中国社会划分了两个类似封建社会的社会阶级,为机关事业单位编制职工规定了达到正常待遇三到五倍的超国民待遇,贬低了企业职工及其他从业者的社会地位与尊严,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社会矛盾,并为青少年的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产生了负面影响因为机关事业单位不缴纳或很少缴纳社会保险,直接从国家财政支出养老金,所以从本质上来讲,养老金双轨制是一种歧视性的剥削政策,是以剥削所有纳税人为基础的。

        随着养老双轨制的运行,它所造成的社会不公以及对社会就业平衡和人才合理流动的严重影响逐渐显现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认为,改革已经很急迫编辑本段试点受阻  我国 2008 年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等地进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大致思路是:对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有行政职能的纳入公务员的劳动保障体系,具有经营性质的事业单位,将参照企业职工保障制度进行改革然而,改革一直停滞不前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认为,对改革抵触情绪最大的是以学校和医院为主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2]   四年过去,这一改革几乎流产的原因,首先是在制度上缺少顶层设计,将事业单位分类,让人感觉被区别对待;同时,没让公务员参与也使很多人不满当然还有担心利益受损那么要改的话,现在该从哪里下手?郑秉文的建议是,不要再做试点,直接启动改革,可以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来过渡:第一,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职业年金的制度设计,要一起宣布,让这些人感觉到待遇水平没有下降;第二个联动,事业单位不要分出三六九等,一起参加改革第三个联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一起联动参加改革编辑本段制度改革  中国的养老保险改革从 1992 年开始,实行的是“养老金双轨制”的退休制度,不同工作性质的退休人员实行不同的养老金制度: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退休实行由财政统一支付的退休养老金制度;而企业职工则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的“缴费型”统筹制度。

        自 1992 年开始,双轨制导致的养老金差距越拉越大,近几年,因为调整幅度有很大差距,虽然国家对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进行了 7 连调,但 7 次连调的总和,尚不足机关事业单位一次调整的幅度,从而导致两者之间的差距反而扩大到了五六千元现在,养老金不合理的差距仍然在继续扩大   2009 年 1 月 28 日,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正式下发,人社部要求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 5 个试点省市进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如今,方案下发已四年有余,但事实上,五个试点省市几无进展   2012 年 3月 7 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回答记者的提问   记者:现在企业和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待遇差别较大,群众反映强烈,国家采取什么措施能够尽快解决退休人 员双轨制的问题?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 退休待遇差的产生是因为我们现在退休制度不同所造成的大家知道,我们国家在企业先行推开了社会保险制度,而且这一制度一直在完善并向前推进但我们的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的是与企业不同退休养老制度这两个制度在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和调整办法等方面都是不同的,所以就产生了这种待遇差。

        对待遇差这个问题,我们作为社会保险的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大家也知道,我们已经连续八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近几年每年的调整幅度都达到 10%在此基础上,我们注重向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退休人员倾斜,使他们的待遇水平在普遍调整的基础上又有所增加   从长远来说,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就这一问题去年通过的《社会保险法》已经做了原则的规定,我们现在也在积极地推进,现在已经在五省市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将来我们在总结试点的基础上要完善这一制度,到合适的时候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在这一基础上我们再推进机关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所以我想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   对于这样的回答,公众显然并不满意,并认为,人社部以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八连涨为缓兵之计,继续拖延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进度,对于八连涨的总幅度却不如事业单位涨一次的幅度,却只字不提,对于五省市改革几无进展的情况,却只字不提改革时间表,也遥遥无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公众对于政府改革的信心,也开始慢慢的持怀疑态度,质疑与强烈要求废除双轨制的民众群体,也越来越大。

      政府准备用多长时间废除这样一个遗留的错误政策,考验政府的决心,也考验民众的耐心或许,众多在祖国一线辛勤工作几十年的企业老同志,期望的是在有生之年,看到双轨制废除的曙光,看到自己对祖国建设所付出的贡献,没有被遗忘   2012 年 5 月 2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 ,明文规定十二五的要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这样一个公认的划分特殊利益群体的错误政策,已经持续了 20 年,对于这项改革的彻底性,以及改革的成效,无疑将会是国家民主进步的重要标志,民众翘首以盼,历史也会铭记这一页编辑本段亟待改革  养老金“双轨制” ,在 2012 年全国“”上引起代表委员们的关注和热议来自青岛港的全国人大代表许振超举例说,目前,青岛机关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一般在 4500 元至6000 元,甚至还要多而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在连续涨了 7 年之后才达到目前的 1500元到 1800 元   全国人大代表宗庆后与许振超的观点不谋而合,在他看来, “双轨制”造成了不公平企业职工退休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养老金的计发办法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职工的退休金多少取决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职工的工资水平。

      而机关和事业单位退休金大多仍然由国家支付,计发办法也未改变,仍然保持着“旱涝保收”的局面,他认为,随着“养老金双轨制”的持续运行,所造成的社会不公以及对社会就业平衡和人才合理流动的影响逐渐显现   “几年来有关部门不断提出改革机关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但总是光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因此必须下决心破除养老保险待遇的双重标准,实现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海洋大学数学院教授刘新国说[1]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也认为,晚改不如早改他表示,双轨制这种待遇的差距,已经影响到了政府的公信力[2]编辑本段解决措施  解决这一问题并非易事具体情况的差异,不仅体现在企事业机关单位之间,城市居民、农民、公务员、事业单位、城镇职工之间也都各不相同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红十字会曲阜医院院长姜健认为:“首先应该实现中央统筹 ,按照各地居民消费支出的一定比例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