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管调搏方法学.pdf
48页食管调搏方法学 许原许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导读 食管心房调搏技术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技术,是目前我国独 有的无创性心脏电生理技术,在我国心脏电生理与射频消融 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为保持我国这项技术的特色,不断培养新一代心脏电生理 人才,提高临床与心电图医师对心律失常机制的分析与诊断 水平,学习与掌握食管心房调搏技术十分必要 学习目标 熟知食管心房调搏的适应证与禁忌症 熟知食管心房调搏的检查方法与流程 掌握插管、记录食管心电图与测定阈值的方法 内容概况 病例选择 插管方法与要点 记录食管心电图 测定起搏阈值 检查方法与流程 检查前准备 病例选择 适应证 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原因不明的黑矇、晕厥患者,进行窦房 结功能和房室结功能的评估 阵发性心悸,发作呈突发突止,脉律快而整齐,未能记录到发 作时心电图的患者 心电图记录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进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 以明确心动过速的类型与机制 对显性预激综合征患者,了解旁路的电生理特性和诱发心动过 速 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典型心房扑动及部分室性心动过速 复制心电现象,研究其形成机制 对复杂心律失常进行鉴别诊断 射频消融术前筛选及术后判断疗效等 禁忌症 食管疾病如食管癌、严重食管静脉曲张等 持续性心房颤动 有严重心脏扩大、重度心功能不全 心电图有心肌缺血改变、近期未控制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心肌 梗死 急性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以及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等 严重电解质紊乱、心电图QT间期明显延长,高度房室阻滞,频 发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尖端扭转型室速 严重高血压患者等 上述③-⑥因紧急治疗需要终止心动过速或需鉴别心动过速类 型时不在此限,应根据条件权衡 检查前准备 设备 心脏刺激仪:国内生产的经食管心房调搏仪,刺激脉宽10ms 记录仪:单通道、多通道有示波的心电图机或多导程生理记录 仪。
推荐使用刺激仪与记录仪合为一体的新型食管心脏电生理 检查仪,能在发放电刺激时同步记录12导联与食管导联心电图 食管电极导管:双极、4极与新型5极电极导管 消毒:食管电极导管经过氧乙酸、环氧乙烷消毒或2%戊二醛消 毒液浸泡,提倡一次性使用食管电极导管 建议检查前预臵静脉通路,准备好除颤器和急救药品及相关检 查用药 医务人员检查前准备 1. 1. 签知情同意书签知情同意书 检查前与患者进行谈话,并签知情同意书 2. 2. 准备准备 仔细询问病史,了解检查目的执行《食管心脏电生理中国专家共识 》中的适应证与禁忌症标准如无特殊情况,要求餐后至少2小时以 上,相关抗心律失常药物一般应停用3天 准备好除颤器和急救药品及相关检查用药,建议根据病史和12导联心 电图评估,必要时检查前预臵静脉通路,以防意外 心脏程序刺激仪充电,保证电池能够正常工作 严禁心脏程序刺激仪在充电时进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 患者检查前准备 受检者不需要禁食,如无特殊情 况,要求餐后至少2小时以上 相关抗心律失常药物一般应停 用3天,如果是终止心动过速, 则不受用药的限制 作好检查的心理准备 导管选择 建议一次性使用食管电极导管,有益防止交叉感染和降低起搏 阈值,及清晰记录食管导联心电图 2014年储伟、许原等报告,使用1~2次电极导管的患者平均起 搏阈值13.07±2.62V;使用3~4次的患者平均起搏阈值 17.15±2.60V;使用4次以上的患者平均起搏阈值21.65±1.89 V,三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
提示食管电极导管的 重复使用是导致起搏阈值增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2014年李乔华等报告,采用84消毒液浸泡导管的起搏阈值( 16.79±3.22)V明显高于环氧乙烷消毒导管的起搏阈值( 10.33±2.16)V(P<0.00)提示浸泡消毒增加起搏阈值 插管方法与要点 插管前准备 插管时患者一般采取仰卧位,也可采取坐位插管 用生理盐水冲洗已消毒的电极导管,并在导管前端1-2极的部 位涂无菌液体石蜡,有利于导管送入 为减轻插管对咽部的刺激插管前可先向患者鼻腔、咽喉部滴 入2-3滴盐酸丁卡因胶浆,麻醉鼻腔、咽喉部,并嘱患者做吞 咽动作使药物进入食管,10min后将电极导管顶端及前部涂抹 少量盐酸丁卡因胶浆,之后再将电极导管送入食管相应部位 注意手法轻柔,当导管前端有阻力时,上抬导管的同时嘱患者 做吞咽动作,即可顺利通过咽部,减少插管对咽部的刺激 鼻腔刺激重者,建议经口插管 导线送入方法 将电极导管前端略弯曲成弧度,从鼻 孔送入,经鼻腔到上腭部时的生理弯 曲时,将鼻孔外的电极导管向头顶方 向上抬,即可顺利通过 经过咽部出现轻微的阻力时,嘱患者 做吞咽动作,随阻力消失迅速将电极 导线送入食管 对咽部敏感者,插管前可让患者嘴里 含一口水,电极导线经过咽部出现阻 力时,令患者将水吞下的同时,检查 者迅速将电极导线送入食管,到达与 心脏最接近的位臵 插管注意事项 操作时应认真,动作轻柔,注意随时与患者沟通,如遇患者不 适时,应及时停止动作 插管过程中患者出现呛咳,应立即拔出导管,重新插入,避免 电极导管误入气管 如果插管中电极导线前端出现明显阻力,不可用力猛插,应立 即拔出重插 为避免反复刺激咽部引起患者紧张,最好一次插管成功 轻、慢、稳 记录食管心电图 单极食管导联心电图连接方法 • 选用一条两端为鳄鱼夹的连接线 • 一端与食管电极导管的1极相连接 • 另一端接任意1个胸导联(V1~V6导联) 导线与心电图机连接方法 导线与心电图机连接方法 标准双极食管导联心电图连接方法 • 选用2条两端为鳄鱼夹的连接线 • 1极夹住某一标准导联的正极 • 2极与相应的负极连接 选用I导联连接记录双极食管导联心电图 P P P P P 食管导联心电图 TB 单极 食管 心电 图 双极 食管 心电 图 导线与心电图机连接方法 新型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仪 • 直接将心电图电缆与食管电极导线与刺激仪按照下图连接, 即可同步记录12导联心电图与食管导联心电图 心电图心电图 食管心电图食管心电图 食管导联心电图 滤波双极食管心电图滤波双极食管心电图 TB 新型5极食管电极导线采用2极、4极记录双极食联心电图 食管电极定位 普通电极导管定位方法 1)经验值定位:根据患者的身高进行定位。
•男性:约35-40cm,平均37cm •女性:约33-37cm,平均35cm 2)按计算公式定位:(受检者身高+200)÷10 = 插管深度(cm) 3)食管心电图定位 电极导管的部位P波形态QRS波形态 心房上区倒臵QR 心房区正负双相,振幅高QR 过渡区正负双相,振幅低QR/QR 心室区 直立、振幅低 QR/RS 新型5极导管 食管电极定位 刺激刺激(+)(+)刺激刺激( (- -) ) 记录电极记录电极 记录电极记录电极 四极导管四极导管 五极导管五极导管 刺激位置短于导管深度刺激位置短于导管深度3cm 刺激位置等于导管深度刺激位置等于导管深度 普通电极导管与新型5极电极导管的区别 食管电极定位 新型仪器与导管下管深度与定位方法 计算公式:(受检者身高+200)/10+3 例如:(170+200)/10+3=40cm 新型5极导管深度:男:37+3 = 40cm 女:35+3 = 38cm 测定起搏阈值 测定起搏阈值 食管调搏时为避免起搏电压过高对食管的刺激,应选用尽 可能低的起搏电压,因而需要测定起搏阈值 起搏阈值的定义 • 起搏阈值是指引起心肌稳定、连续除极所需的最小的起 搏能量 普通电极导管阈值常在15~20V左右,患者时有轻微的局部 烧灼感 2012年,采用双阳极方式有效增加阳极的面积,有效降低 刺激阈值与电压,患者食管的局部烧灼感全部消失 测定方法 • 采用非程序刺激法(S1S1刺激) • 刺激频率高于自身心率10-20ppm,刺激脉宽10ms • 电压可选择从高到低,即边起搏,边降低起搏电压,同 时观察起搏心电图,直到全部可以起搏心房的最低电压 • 起搏电压从低到高,连续起搏时升高起搏电压,直到全 部夺获心房 测定起搏阈值 应用普通刺激仪与电极导线:阈值15V,实际起搏电压=阈值+3V 测定起搏阈值 起搏阈值降低到15V以下,平均10V左右,最 低只有5V,接近于心内电生理的起搏电压 新型刺激仪与电极导线 使用普通刺激仪与电极导管 电极导管放臵的位臵不适当 在一定条件下,起搏脉宽与起搏电压呈反比关系,脉宽越 窄起搏电压越高,否则相反 一些药物可影响起搏阈值,例如:氯化钾可使起搏阈值明 显下降某些生理因素可降低起搏阈值,例如:直立体位、 进食以及体力劳动等 影响起搏阈值的因素 起搏成功 • 心房被起搏脉冲夺获,每个信 号之后有相应的P波 起搏失败 • 刺激脉冲不能夺获心房,刺激 脉冲与心脏激动无关 起搏成败的判定 V1 V1 起搏失败——起搏电压过低 起搏电极导管放臵的位臵不适当 起搏频率不适 起搏电压过低 起搏电极导管内断裂 导线联接错误 常见起搏失败的原因 检查方法与流程 普通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操作流程 描记常规心电图 插管 导管定位 连接仪器与导管 开机 普通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操作方法与流程 开机 •打开电源开关前,应将“输出选择开关”臵 于“断”位,“输出幅度(伏)”臵于“0” 位。
此时,开机状态指示灯显示在“断”档 •数值显示器和单位指示灯亮,表明仪器处于 正常状态 调整感知灵敏度 •用心率感知旋钮,将感旋钮沿顺时针方向缓 慢旋转,感知灵敏度即由低向高调整,适宜 的感知灵敏度为心电图QRS波群与感知蜂鸣音 同步为保证仪器能稳定地全部感知R波,应 将灵敏度再适当调高 普通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操作方法与流程 测定起搏阈值,确定起搏电压 •扫描步长键臵于0,输出幅度的旋钮拨到25V左右 •起搏频率比自主心率快20-30ppm •选择S1S1连续刺激键 •测试时,不停止刺激逐渐降低起搏电压,同时观察心电图,直至不 能1:1夺获心房,能够有效夺获心房的起搏电压即为起搏阈值 普通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操作方法与流程 检查时,程序刺激发放顺序 • RS2刺激 • S1S2刺激 • S1S1刺激 检查结束 • 检查全部结束后,按“停止”键,切断电源开关 ①① ②② ③③ 新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检查流程 刺激仪与计算机连接 连接心电图导联电缆 新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检查流程 刺激仪与计算机连接 • 用配备的USB连接线一端插入计算机,另一端插入刺激仪的 计算机接口(计算机无需关机),运行桌面心脏电生理刺激 系统程序,进入程序界面 新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检查流程 连接食管导联心电图 • 将已插入食管的电极导线尾端直接或通过延长线与刺激仪 连接后,方可记录食管导联心电图,并在刺激仪上调整感 知灵敏度 经食管心房起搏通道经食管心房起搏通道 心电图通道心电图通道 新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检查流程 填写患者相关资料与记录心电图 • 患者相关资料 • 姓名 • 年龄 • 临床简要情况与病史等 • 记录12导联心电图与食管导联心电图(胸 导联使用一次性电极片) 新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检查流程 选择步长与刺激模式 • 选择步长(食管心房调搏常规选择-10ms) • 选择发放刺激模式 • 选择刺激间期 • 选择心电图显示的导联 • 选择走纸速度 • 体表与食管导联的灵敏度 新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检查流程 测定起搏阈值 起搏阈值7V 检查流程 检查报 告格式 小 结 病例选择 检查前准备 设备状态 食管电极导线插管方法 记录食管导联心电图的方法 食管电极定位 调整感知灵敏度 测定起搏阈值 谢谢谢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