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A版数学必修章册学案9.2.4总体离散程度的估计含答案.doc
7页9.2.4 总体离散程度的估计新课程标准解读核心素养1.结合实例,能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离散程度参数(标准差、方差、极差)数据分析2.理解离散程度参数的统计含义数学运算有甲、乙两种钢筋,现从中各抽取一个样本(如表所示)检查它们的抗拉强度(单位:kg/mm2),通过计算发现,两个样本的平均数均为125 kg/mm2.甲110120130125120125135125135125乙115100125130115125125145125145[问题] 哪种钢筋的质量较好? 知识点 总体离散程度的估计1.平均距离假设一组数据是x1,x2,…,xn,用表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我们用每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绝对值作为“距离”,即|xi-|(i=1,2,…,n)作为xi到的“距离”.可以得到这组数据x1,x2,…,xn到的“平均距离”为xi-|.2.方差、标准差绝对值改用平方来代替,即(xi-)2=-2,我们称为这组数据的方差.取它的算术平方根,即 ,我们称为这组数据的标准差.3.总体方差、总体标准差如果总体中所有个体的变量值分别为Y1,Y2,…,YN,总体平均数为,则称S2=(Yi-)2为总体方差,S=为总体标准差.如果总体的N个变量值中,不同的值共有k(k≤N)个,不妨记为Y1,Y2,…,Yk,其中Yi出现的频率为fi(i=1,2,…,k),则总体方差为S2=i(Yi-)2.4.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如果一个样本中个体的变量值分别为y1,y2,…,yn,样本平均数为,则称s2=(yi-)2为样本方差,s=为样本标准差.标准差、方差的意义(1)标准差、方差描述了一组数据围绕平均数波动的大小.标准差、方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标准差、方差越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标准差的大小不会超过极差;(2)标准差、方差的取值范围[0,+∞).标准差、方差为0时,样本各数据相等,说明数据没有波动幅度,数据没有离散性;(3)因为方差与原始数据的单位不同,且平方后可能夸大了偏差的程度,所以虽然方差与标准差在刻画样本数据的分解程度上是一样的,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一般多采用标准差. 数据的标准差大小与数据的离散程度有什么关系?提示:标准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标准差越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数据的极差越小,样本数据分布越集中、稳定.( )(2)数据的方差越大,样本数据分布越集中、稳定.( )(3)数据的标准差越小,数据分布越集中、波动幅度越小.( )答案:(1)√ (2)× (3)√2.现有10个数,其平均数为3,且这10个数的平方和是100,那么这组数据的标准差是( )A.1 B.2 C.3 D.4解析:选A 由s2=-2,得s2=×100-32=1,∴s=1.3.国家射击队要从甲、乙、丙、丁四名队员中选出一名选手去参加射击比赛,四人的平均成绩和方差如下表:甲乙丙丁平均成绩8.58.88.88方差s23.53.52.18.7则应派________参赛最为合适.解析:由表可知,丙的平均成绩较高,且发挥比较稳定,应派丙去参赛最合适.答案:丙标准差、方差的计算与应用[例1] (链接教科书第214页练习4题)从甲、乙两种玉米苗中各抽10株,分别测它们的株高(单位:cm)如下:甲:25 41 40 37 22 14 19 39 21 42乙:27 16 44 27 44 16 40 40 16 40问:(1)哪种玉米苗长得高?(2)哪种玉米苗长得齐?[解] (1)甲=(25+41+40+37+22+14+19+39+21+42)=×300=30(cm),乙=(27+16+44+27+44+16+40+40+16+40)=×310=31(cm).所以甲<乙,即乙种玉米苗长得高.(2)s=[(25-30)2+(41-30)2+(40-30)2+(37-30)2+(22-30)2+(14-30)2+(19-30)2+(39-30)2+(21-30)2+(42-30)2]=(25+121+100+49+64+256+121+81+81+144)=×1 042=104.2(cm2),s=[2×(27-31)2+3×(16-31)2+2×(44-31)2+3×(40-31)2]=×1 288=128.8(cm2).所以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