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的教育目的.ppt
9页第三章 教育目的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总体要求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 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造就有理想、有道 德、有文艺、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社 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社会主义——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二)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三)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四)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 各类人才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方面发展的科学含义 (1)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 (3)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先天和后天的各种才能、 志趣、道德和审美能力的充分发展,即人的个性的 自由发展 2、马克思主义论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社会条件马克思根据大工业生产的发展,认为实现人的全 面发展已经具备的客观经济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 个方面: (1)市场的扩大和交往的普遍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 了可能性(2)大工业的发展使自由时间增多,从而为个人全 面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3)大工业的发展使新的产业不断兴起,使社会内 部的分工不断发展革命,劳动变速加速,要求人必 须全面发展 3、对我国确立教育目标的意义 (1)科学的方法论 (2)为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指明方向 三、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全面发展教育,是对含有各方面素质培养功能的 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多方面得 到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的总称, 是由多种相互联系而又各具特点得教育所组成 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德育、智育、体育、 美育德育:品德教育的简称,是教育者按照社会的要求,对 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形成所期望的政治立场、世界观 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它体现了整个教育的社会主义性 质,对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起着定向的作用 智育:是指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学 生智力才能的教育活动体育:是指向学生传授身体运动及其保健知识,增强他 们体质、发展他们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美育:即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发展他们感受美、 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中日两国小学道德课教学内容比较中国独有 中日皆有 日本独有 热爱中国共产党 ,热爱人民,热 爱社会主义,辩 证唯物观主义观 点启蒙等。
热爱祖国,热爱 家长,热爱集体 ,热爱家长,热 爱大自然,热爱 劳动,礼貌待人 ,尊老爱幼,尊 敬师长,友爱同 学,互相帮助, 同情他人,勤俭 节约等珍惜生命,自我 反省与节度约为 ,自我负责,坚 持真理,爱美求 真,认真改错, 热爱自由,追求 新事物,扬长避 短,公平公正, 热爱生活,国际 理解等 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关系: 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各育之间是相互联系、相 互影响、辩证统一的首先,各育之间不可分割 其次各育之间不能相互代替 在处理各育之间的关系时要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只注重各育之间的联系性和相互促进性而 忽视各育的独特功能;二是只注重各育的区别和不可代替性而忽视了 各育相互促进的作用,甚至把它们割裂开来、对 立起来四、教育目的现实的理性把握 (一)要以素质发展为核心素质是人对自身生理心理、学识才智、道德品行 、审美情趣、生活态度和能力等方面发展质量或品 质的总称素质教育是以人的素质发展为核心的教育在这 里,发展的内涵包括:1、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和和谐 性;2、人的发展的差异性和多元性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把握以下几点:1、作为教育,素质教育要关注人良好素质的形 成,同时也不能忽视对人不良素质的克服与纠正, 使人的素质富有健康文明的内涵。
2、素质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应有素质的形成上,更 应该重视素质的巩固和提升,使人的素质不断得 到充实和丰富3、要注重把应然素质和实然素质结合起来 (二)要确立和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观1、确立全面发展教育观的必要性2、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发展3、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关系4、要防止教育目的的实践性缺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