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料电池公司绩效目标分析.docx
96页燃料电池公司绩效目标分析目录第一章 项目背景分析 4第二章 公司基本情况 7一、 公司简介 7二、 核心人员介绍 8第三章 标杆管理 10一、 标杆管理的分类 10二、 标杆管理的实施 13第四章 关键绩效指标 16一、 KPI考核法的操作流程 16二、 确定关键绩效指标的方法 17第五章 绩效计划概述 19一、 绩效计划的含义及特征 19二、 绩效计划的内容 22第六章 绩效评价周期的确定 24一、 影响绩效评价周期的因素 24二、 不同岗位和不同部门绩效评价周期的确定 26第七章 绩效执行概述 29一、 绩效执行及其责任分工 29二、 绩效执行的内容及其关键点 30第八章 绩效沟通 32一、 沟通的含义及过程 32二、 绩效沟通的技巧 33第九章 绩效评价的方法 36一、 描述法 36二、 比较法 44第十章 绩效评价的内容 47一、 工作潜力评价 47二、 工作业绩评价 48第十一章 薪酬战略概述 49一、 薪酬战略的含义 49二、 薪酬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匹配 53第十二章 战略性薪酬管理 60一、 战略性薪酬管理的原则及内容 60二、 战略性薪酬管理概述 63第十三章 薪酬水平及其外部竞争性 68一、 薪酬水平及其外部竞争性的策略选择 68二、 薪酬水平及其外部竞争性的作用 72第十四章 薪酬水平决策的影响因素 74一、 其他因素 74二、 产品市场因素 74三、 企业特征要素 77第十五章 薪酬结构设计 84一、 薪酬结构设计的目标 84二、 薪酬结构设计的步骤 85第十六章 薪酬结构概述 88一、 薪酬结构策略 88二、 影响薪酬结构的因素 90第一章 项目背景分析燃料电池技术并不是一项新兴技术,历经四十多年的发挥发展,国际上的燃料电池技术发展得比较成熟,目前已经进入商用阶段。
2017-2020年,全球燃料电池出货量整体呈增长态势,2020年出货量达到8.24万台这是由于全球性能源紧缺问题日趋突出以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燃料电池因其突出的优越性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目前,洁净电站、便携式电源即将进入商业化阶段,燃料电池动力汽车进入实验阶段(奔驰、丰田)从装机量来看,近年来全球燃料电池装机量持续上升,2019年更是快速增长,达到1196.3MW2020年,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在亚太地区的拉动下,全球燃料电池装机量仍然保持增长态势,达1318.7MW,同比增长10%可见,全球燃料电池市场的强大驱动力从一定程度上,全球燃料电池市场前景较好从应用领域来看,固定电站和交通运输仍然是燃料电池主要市场整体呈现出固定电站领域出货数量多,而交通运输领域装机容量大的特点具体来看,2020年固定电站燃料电池出货量达到5.3万台,占总出货量的比重为64%;交通运输领域出货量2.55万台,占比为31%;便携式燃料电池出货量4000台,占比为5%美国政府在燃料电池汽车科技研发、产业发展、市场拓展等方面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其采用的设立组织、支持资金等措施,推进了燃料电池的发展。
而欧盟凭借强大的政策支持和深入人心的环保意识,在市场化运作下,已逐步打造起趋于完善的燃料电池产业链2019-2020年,美国燃料电池出货量为1.07万台,同比增长32%;但从装机量来看,2020年北美燃料电池装机量出现下滑,仅为252.7MW,低于2019年的339.2MW,主要是由于疫情影响下,现代和丰田Mirais在北美市场的销量出现了下滑所致而欧盟市场的燃料电池出货量和装机量都呈增长态势其中,出货量从2019年的1.05万台增长至2020年的1.25万台;燃料电池装机量从2019年的113MW增长至2020年的132MW综合来看,主要国家及地区的燃料电池市场发展均较优,在技术成熟的欧美市场推动下,全球燃料市场前景较好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南昌正处在打造核心增长极成型的关键期、率先全面小康的决胜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创建城市品牌的突破期、法治南昌建设的深化期,工业文明建设尚在爬坡过坎,城市文明建设尚还任重道远,生态文明建设尚处起步示范,这一时代特征,决定了我们面临的机遇是更为有利的历史性机遇,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更为严峻的全面性挑战第二章 公司基本情况一、 公司简介公司坚持诚信为本、铸就品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理念,秉承以人为本,始终坚持 “服务为先、品质为本、创新为魄、共赢为道”的经营理念,遵循“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坚持高端精品战略,提高最高的服务价值”的服务理念,奉行“唯才是用,唯德重用”的人才理念,致力于为客户量身定制出完美解决方案,满足高端市场高品质的需求。
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中小企业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出口增长放缓从国内看,发展阶段的转变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增长动力从物质要素投入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新常态对经济发展带来新挑战,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尤为突出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新环境,公司依然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资本、土地等要素成本持续维持高位公司发展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重大机遇随着改革的深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举措的加速实施,企业发展基本面向好的势头更加巩固公司将把握国内外发展形势,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住发展机遇,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依靠创业创新开辟发展新路径,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发展新突破二、 核心人员介绍1、徐xx,1974年出生,研究生学历2002年6月至2006年8月就职于xxx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副经理。
2011年3月至今历任公司监事、销售部副部长、部长;2019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会主席2、尹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8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职称1994年6月至2002年6月任xxx有限公司董事长;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16年11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经理;2019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3、陈xx,中国国籍,1978年出生,本科学历,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年9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2015年9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2019年1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4、黄xx,中国国籍,1976年出生,本科学历2003年5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4年4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18年3月起至今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5、马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61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2002年11月至今任xxx总经理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第三章 标杆管理一、 标杆管理的分类标杆管理从适用组织类型的范围和内在的结构方式上可以划分为内部标杆管理、竞争标杆管理、职能标杆管理、操作性标杆管理、战略性标杆管理等几大类。
每个组织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组织类型,选择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标杆对象和标杆目标,1、内部标杆管理内部标杆管理是以组织内部操作为基准的标杆管理,是最为简单易行的标杆管理方式之一内部标杆管理通过辨识内部绩效标杆的标准,确立内部标杆管理的主要目标,一方面,可以做到组织内信息共享;另一方面,可以辨识组织内部最佳职能或流程及其实践,然后推广到组织的其他部门2、竞争标杆管理竞争标杆管理是以竞争对象为基准的标杆管理争标杆管理的目标是与有着相同市场的组织在产品、服务和工作流程等方面的绩效与实践进行比较,直接面对竞争者这类标杆管理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原因在于除了公共领域的信息容易获得外,有关竞争企业的信息,特别是一些内部信息是不易获得的竞争性标杆管理在实践中又可以分为行业内部的竞争性标杆管理和行业外部的竞争性标杆管理3、职能标杆管理职能标杆管理是以行业领先者或某些组织的优秀职能操作为基准进行的标杆管理这类标杆管理的合作者常常能相互分享一些技术与市场信息,标杆的基准是外部企业(但非竞争者)及其职能或业务实践由于没有直接的竞争者,因此合作者往往比较愿意提供和分享技术与市场信息不足之处是交易成本费用高,具体操作也有一定的难度。
4、操作性标杆管理操作性标杆管理,是一种注重组织整体或某个环节的具体运作,找出达到同行最好的运作方法从内容上可分为流程标杆管理和业务标杆管理其中,流程标杆管理是从具有类似流程的组织中发掘出最有效的操作程序,使组织通过改进核心过程提高业绩流程标杆管理可以适用于不同类型组织,在通常情况下是被认为有效的,但有时在实施过程中也会遇到困难和问题,因此它要求组织对整个工作流程和操作有非常详细的了解业务标杆管理是通过比较产品和服务来评估自身的竞争地位,通过对相关市场的标杆定位,熟悉市场路径,抓住业务的各要素组成部分,从而形成业务标杆管理的目标由于市场信息的不确定性特征所致,实施业务标杆管理应该善于因时而变,因地制宜业务标杆管理,必须以提升市场占有份额为宗旨,在全面考察市场的基础上,针对竞争对手的市场策略和市场定位,采取有重点的业务标杆管理目标和方法5、战略性标杆管理战略性标杆管理是在与同行业最好的组织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从总体上关注组织如何竞争发展,明确和改进组织战略,提高组织战略运作水平战略性标杆管理是跨越行业界限寻求绩优组织成功的战略和优胜竞争模式战略性标杆分析需要收集各个竞争者的财务市场状况并进行相关分析,提出自己的最佳战略。
许多组织通过标杆管理成功地实现了战略转变战略性标杆管理主要是依据组织的产品和服务市场来进行战略定位的,因此,战略性标杆管理对组织的要求(包括对组织产品和服务的技术、人力储备和市场的可扩展性的要求)较高,需要组织对自身和未来的定位有很清晰的认识,因为一个不具备可成长空间产品的组织是不具备未来发展空间的战略性标杆管理依据其要素特征可以分为产品战略性标杆、技术战略性标杆和市场结构战略性标杆管理列出了不同类型的标杆管理方法之间的对比差异由于组织所采用的标杆管理的方法不同,导致标杆瞄准伙伴的合作程度、收集的数据的实用性以及组织可能实现的绩效改进(或突破)的程度也不同任何一种类型的标杆管理都不是尽善尽美的,不同类型的标杆管理方法都各有利弊二、 标杆管理的实施标杆管理的规划实施有一套逻辑严密的实施步骤,通常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确定标杆管理的主题标杆管理的主题可以是组织、行业甚至国家层次最为关心的问题或最关键的竞争力决定因素,如组织成本、组织供应链体系、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主题一般是在对自己状况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的对于所选择的标杆管理主题要能够带动或促进组织竞争力或工作效率的提高2)确定标杆管理的对象和内容。
标杆管理对象应当是在同部门、同组织或同行业中业绩最佳、效率最高的少数有代表性的对象标杆管理的内容应当是决定标杆管理对象主要表现业绩的作业流程、管理实践或关键要素3)组成工作小组,确定工作计划组建的工作小组要担当发起和管理整个标杆管理流程的责任,其组成人员通常由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在许多大型组织中,该小组通常扩建为一个独立的部门,从而能够更有效地为所有的标杆瞄准活动提供平台支持标杆管理的工作计划主要包括:明确标杆管理的目标;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