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的非官方秘书.ppt
37页第二章 中国古代 的秘书机构和秘书人员第四节 中国古代的非官方秘书一、春秋时期私人秘书的出现 Ø私人秘书出现的条件:文化的普及和知识分子人数增加 Ø 私人秘书的前身:“家臣”家臣的组成:为首的“家宰”,下设司徒、司马 、工正、马正 Ø 家臣的职责:别于奴仆,为主人掌管家政,出谋献策,带有秘书性质 Ø 孔子曾为家臣第四节 中国古代的非官方秘书二、战国时期的养士之风 Ø士不但担任国君的秘书,也为一些贵族私人所招纳,即上层贵族的“养士之风”,这些“士”被称之食客、门客和舍人 Ø著名的“四公子”,秦国的吕不韦纳士数千齐国孟尝君 赵国平原君 楚国春申君 魏国信陵君 Ø门客的职掌:参议谋划、起草书信、处理日常 事务、承担交办事项,实为私人秘书,为后世 幕僚的祖师 Ø私人秘书的出现,说明秘书工作已向社会化发 展,使秘书工作服务的对象增加了 第四节 中国古代的非官方秘书三、魏晋南北朝时期“霸府”中的幕僚Ø魏晋南北朝是大分裂、大动荡时期 Ø出现“霸府”政权——建立王朝前手握军权的权臣所独自掌握的政权 ,他们任用一批人组成一套机构,完全在正规官制之外,自由行使权力。
Ø霸府的中心人物——幕僚既是谋士高参,又是办理文书、处理日常事务 的人员,相当于私人秘书第四节 中国古代的非官方秘书Ø权臣称帝,霸府变为王朝,幕僚也转变为中央 秘书官员 Ø这一现象的创始人——曹丕Ø这是魏晋南北朝所独有的现象第四节 中国古代的非官方秘书四、隋唐以后的科举落榜文士和幕僚 Ø 自隋代实行的科举取士制度 Ø 落榜文士充当地方官府或节度使幕府中的幕僚缘由:一方面,朝廷权臣排斥有才能的文士; 另一方面,安史之乱后,藩镇迭起,节度使为 壮大力量,纷纷聘任落榜文士为幕僚代表人物:韩愈 岑参 Ø明清时期,由于八股取士,产生了大批有真才 实学的落榜文士,以致文人充当幕僚又成风气蒲松林第四节 中国古代的非官方秘书五、清代幕僚的盛行 (一)幕僚盛行的原因 1.相当一部分主官昏庸 2.科举取士秘书人员的素质降低3.整顿吏治,书吏受到限制4.官场的腐败第四节 中国古代的非官方秘书(二)幕僚的来源 1.科场失意、学者、名流、富有阅历的退休或者 被黜革的官员,他们为求出路或迫于生计,投 入地方大员门下2.专业幕僚 又称幕友、幕宾、宾师、西席、师爷“幕馆” “学幕 ” “绍兴师爷” “绍兴师爷”第四节 中国古代的非官方秘书(三)幕僚的职掌1.参与筹划、出谋献策,是幕主的智囊2.草拟章奏、文移,管理档案。
3.监督、约束书吏4.审理、仲裁民事案件5.核查、征收各种田赋税粮(四)幕僚的地位和作用1.幕僚与幕主关系密切2.幕主对幕僚深信不疑,给以很高的礼遇3.幕僚是封建社会中最为完备的私人秘书,起了 使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重要作用第五节 中国古代对秘书素质的要求和秘书的培养、选拔一、中国古代对秘书人员的素质要求 (一)古代对秘书政治上的要求忠实可靠夏、商、周三代的史官战国时期的“士”汉代以“孝廉”为选官的最基本条件第五节 中国古代对秘书素质的要求和秘书的培养、选拔(二)古代秘书职业道德的形成1.实事求是的职业道德形成于西周的史官2.西周秘书人员记录帝王言行、国家大事时有 一定的规则,即“书法”君举必书——凡天子、诸侯的言行均予以记录秉笔直书——实事求是地予以记载,称“书法不 隐”第五节 中国古代对秘书素质的要求和秘书的培养、选拔3.“书法”的意义Ø 使史官起草的文件和记录的大事在一定程度 上保持了事件原有的面貌,具有真实性和可 靠性 Ø 客观上对天子、诸侯的言行起了一定的制约 作用,要他们遵循礼治制度,以维护奴隶制 的秩序4.起居注——唐代记载皇帝言行的档案册籍第五节 中国古代对秘书素质的要求和秘书的培养、选拔(三)古代对秘书学识才能的要求文化素质优秀1.夏商周时期,史官通“六艺”,学识渊博,见闻广异 ,是全国文化水准最高的人2.春秋战国时期充当秘书的“士”具有真才实学3.汉代对秘书人员的文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能讽 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 曹操的“唯才是举”4.唐宋时期,通过科举制选拔秘书,唐代的选试包括身 (身材相貌)、言(口才)、书(书法文理)、判( 判断政事的能力)四个方面;宋代特设博学鸿词科,专门选拔文字秘书。
第五节 中国古代对秘书素质的要求和秘书的培养、选拔二、中国古代秘书人才的培养秘书人才的培养有三种方式:(一)家传和师承 Ø春秋以前受当时文化发展的制约,由史官世袭 制度和史官业务的专业性决定的 Ø手工作坊式的培养方式第五节 中国古代对秘书素质的要求和秘书的培养、选拔(二)官办学校培养 Ø 官办学校是古代培养秘书的主要方式Ø历代官办学校培养情况:1.商周时期的太史寮,奴隶制下的官办贵族学 校,也是全国的最高学府2.封建社会的官学制度正式形成于汉朝,以汉 武帝创办太学为标志3.太学和国子监是国家最高学府,是封建王朝 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第五节 中国古代对秘书素质的要求和秘书的培养、选拔4.历代封建国家还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办学 校系统郡设学、县设校、乡设庠、聚设序5.中国封建官办学校的特点: Ø 不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以儒家经典作为 主要教材 Ø 培养目标:“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国家培养管 理人才第五节 中国古代对秘书素质的要求和秘书的培养、选拔(三)私学培养1.中国古代私学产生的历史背景:Ø春秋末期,社会急剧动荡,礼崩乐坏,周王室 衰微,由“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 Ø出现了 “士”阶层,各诸侯国和新型贵族争相养 士,士的培养成为迫切需要第五节 中国古代对秘书素质的要求和秘书的培养、选拔2.中国历代私学培养情况Ø春秋末期,孔子私学最具代表性,规模最大, 战国时期,养士之风更盛,私学更加盛行 Ø汉代是经学的极盛时代,私学以传授经学为主 Ø两晋名儒聚徒讲学,南朝官学时兴时废,教育 多赖私学维持 Ø隋唐私学发达,王通、孔颖达、尹知章、韩愈 、柳宗元等都收徒讲学,培养了大批人才第五节 中国古代对秘书素质的要求和秘书的培养、选拔Ø五代时出现了聚徒讲学的书院,在宋代达到鼎盛,有著名的四大书院和明代后期的东林书院,书院是古代的私立大学,以培养学术人才为主。
Ø清代中期以后,出现了职业学校性质的私学——专门培养幕僚的“幕馆”,成为培养秘书人才的主要场所第五节 中国古代对秘书素质的要求和秘书的培养、选拔三、中国古代的秘书选拔制度 (一)夏商周的世卿世禄制,即爵位世袭制奴隶制国家官吏选拔制度的特点是“亲亲”(二)春秋战国的选贤任能制秦国商鞅变法后,实行“任人唯贤,因功受禄 ” 魏国实行“食有劳而禄有功”燕王实行“察能而授官”第五节 中国古代对秘书素质的要求和秘书的培养、选拔(三)汉代的察举征辟制1.察举是汉代选官的主要形式Ø察举即皇帝诏命大臣,依据标准推荐人才进京 ,由皇帝提出各种政治问题,考其学识、才能,凡对策(书面考试)、射策(抽签考试 )成绩合格者,即分等授官第五节 中国古代对秘书素质的要求和秘书的培养、选拔2.征辟是朝廷和高级官员选拔任用属吏的一种制度,即征召和辟除 Ø征召即皇帝慕其才华,礼聘文人名士为官多是一些德高望重、学识渊博、名闻遐迩的人 Ø辟除就是三公九卿、刺史、郡守等高级官员有权自行聘用僚属 第五节 中国古代对秘书素质的要求和秘书的培养、选拔(四)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下的秘书选拔制度1.九品中正制:选择“贤有识鉴”的中央官吏兼任原籍地的州、郡、县 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县散处在各地的 士人,综合德才、门第定出“品”和“状”,供吏部选官 参考。
所谓“品”,就是综合士人德才、门第(家世官位高低) 所评定的等级,共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 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按品级推荐他们 做官第五节 中国古代对秘书素质的要求和秘书的培养、选拔2.寒门掌机要Ø九品中正制逐渐演变为以门第划分等级,按等级高低授官的腐败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士族”的状况 Ø 士族高官腐败无能,秘书职务低下,又需要真才实学和能力,因而出现“寒门掌机要”的现象第五节 中国古代对秘书素质的要求和秘书的培养、选拔(五)隋唐以后的科举取士制度1.科举制度是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 种制度 以隋炀帝创设进士科为标志2.选拔官吏时彻底否定了门第出身,为下层知 识分子开辟了一条入仕的道路3.明清时的科举取士制度演变为“八股取士”制 度,失去了量才取士的真谛,成为公正合理的 选官途中的绊脚石第六节 中国古代著名秘书和当过秘书的名人一、“古代著名秘书”的含义中国古代历史上以秘书事业为主要生涯,或者因对秘书工作作出了特别贡献而闻名于世,或者是历史上某类秘书人员的代表人物第六节 中国古代著名秘书和当过秘书的名人二、古代著名秘书及主要特点1.史佚西周初年史官,作内史,因“君言必录,君 举必书”扬名于史册2.史籀周宣王时太史,善书法,创“大篆”体,著有 《大篆》十五篇,世称“籀书”。
史籀在我国文 字的发展和普及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第六节 中国古代著名秘书和当过秘书的名人3.董狐春秋晋国的史官,已以秉笔直书而彪炳史册 ,被孔子誉为“古之良史”4.左丘明春秋鲁国的太史,著名的史学家相传为注《春秋》而作《左传》,是一部内容详尽文 字生动的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又作《国语》, 是古代史官“记言”体的典型著作在我国历史 上开创了利用档案资料编写史书的优良传统第六节 中国古代著名秘书和当过秘书的名人5.冯谖战国时齐国的游士,孟尝君的门客即私人 秘书冯谖为主子出谋划策、收买民心,是孟尝君的高参,是战国时期由“士”充任的秘书秘书中的佼佼者6.赵高秦代宦官、权臣,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宦 官秘书任“中车府令兼符玺令”,因通晓法律 ,擅长书法,常为秦始皇起草诏命,成为秦始 皇实际上的机要秘书第六节 中国古代著名秘书和当过秘书的名人秦始皇死后与李斯合谋篡改诏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并逼死始皇长子扶苏秦二世 即位后设计陷害李斯,并成为丞相在任职期 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 更加苛暴后派人杀死秦二世,不久后被秦王 子婴所杀赵高的所作所为首开宦官秘书专权的恶例 宦官秘书干政总是对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的危 害。
第六节 中国古代著名秘书和当过秘书的名人7.黄香东汉以德才兼备而闻名于世的秘书天下无双,江夏黄香”,“黄香温席”二十四孝之首 官至尚书令,成为朝廷秘书首领,掌管机要任职时,忠于职守,秉公执法,为政 清 廉抵勤物务,忧公如家” 第六节 中国古代著名秘书和当过秘书的名人8.陈琳汉魏间著名秘书最著名的文章《为袁绍檄 豫州》,担任秘书时,主要成就在于公文写作9.任昉南朝著名秘书先后在宋齐梁三朝担任过重 要秘书文思敏捷,尤其擅长公文写作,有“ 沈诗任笔”之称第六节 中国古代著名秘书和当过秘书的名人10.李德林北朝隋代年间著名秘书在三个王朝当过重 要秘书,协助杨坚建立隋朝,被任命为内史令 ,一生对秘书工作贡献很大11.魏徵著名政治家,贞观时名相,曾长期担任秘书 职务,是最著名的谏臣,以敢谏善谏著称他 所上的《论时政疏》、《谏太宗十思疏》,是 他一生奏疏中最为重要者第六节 中国古代著名秘书和当过秘书的名人12.陆贽唐代政治家,高级秘书,著名的公文写作大家他所写的诏书、奏议,语言流畅、富有气势,具有感人的力量,或分析朝政时事,剖析是非得失,能切中时弊是历史上起草公文最多的秘书官。
13.胡安国南宋著名学问家具有民族气节的秘书代表 担任秘书官职时,力谏皇帝励精图治,抗敌复国,阻止朝廷的投降路线,表现了知识分子的民族气节第六节 中国古代著名秘书和当过秘书的名人14.张廷玉清代三朝重臣,居官五十年为清代公文写作大家,为清代公文写作之最起草重要公文,规划建立军机处制度以及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