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章 卤代烃.ppt
77页烃分子中的氢被卤素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称卤代烃卤代烃的结构通式: R—X在有机体中含卤素的有机物不多但许多卤代物具有生理活性 氯霉素(含Cl)具有杀菌消炎作用; 甲状腺素是一种含碘的有机物 许多卤代烃用作农药、溶剂、制冷剂、灭火剂、麻醉剂和防腐剂等第八章 卤代烃 (Halides),一、分类,1.按烃基的结构,第一节 分类和命名,,n2,n2,2.按C-X键C的类型,伯卤代烃,仲卤代烃,叔卤代烃,,CH3CH2Cl,CH3CHClCH3,(CH3)3C-Cl,,二、命名,1. 普通命名法: 卤(代)某烃或某烃基卤CHCl3,三氯甲烷,C2H5Cl,氯乙烷,叔丁基溴,氯乙烯,CH2=CHCl,乙烯基氯,n-C4H9-Cl i-C4H9-Cl (CH3)3CBr,氯仿,正丁基氯,异丁基氯,乙基氯,3-溴丙烯,,CH2=CH-CH2,Br,烯丙基溴,①选母体:烃作母体,将 X 和烃中的支链一样作为取代基来命名③取代基: 优先顺序大的基团后列出2.系统命名:,②编号:根据最低系列原则将主链编号3 2 1,H,3,C,C,H,C,H,C,H,3,C,H,3,B,r,,,,,,1 2 3 4,2-乙基-1-氯戊烷,CH2=CH-CH-CH2-Br CH3,,3-甲基-4-溴-1-丁烯,CH3 I,5-甲基-1-碘环己烯,卤代芳烃的命名:以芳烃作母体,卤素取代侧链时,以链烃作母体,卤素和芳烃都作基:,碳卤键的特点,C X,,极性共价键,成键电子对偏向X.,,δ,+,δ-,第二节 卤代烃的性质,C—X 键的极性序为C—F C—Cl C—Br C—I,但通常在化学反应中卤代烷所表现出来的活性正好相反。
为什么?),不同烃基的相对反应活性: 苄基型,烯丙基型一般型 乙烯型,苯基型 一般型中,伯、仲、叔卤代烃的相对活性也存在一定差异,,卤代烷称为底物与卤原子相连的C叫a 碳原子,它带部分正电荷,是反应的中心进攻试剂都有较大的电子密度,具有亲核性—亲核试剂(Nucleophilic reagent, Nu: or Nu:-).,,,底物受Nu:进攻,C—X键异裂, X-离开底物分子,故称为离去基(Leaving group, L).,由亲核试剂进攻底物分子中带部分正电荷的中心而引起的取代反应,叫亲核取代反应,以 SN 表示亲核试剂,离去基,一、亲核取代反应(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SN),,卤代烃一般使用伯卤代烃,有时也可使用仲卤代烃,但仲卤代烃或叔卤代烃在反应条件下往往会发生消除得到烯烃,不适用于制备 而乙烯型、苯基型一般都不发生上述反应,1. 水解(被-OH取代): 卤代烃与 NaOH 或 KOH 的水溶液共热,-X被-OH取代,产物为醇这个反应也叫卤代烃的碱性水解此反应常用于将-OH引入一些较复杂的分子中,因为有时直接引入-OH比直接引入-X更为困难2. 氰解(被氰基取代): 卤代烷与NaCN或KCN的醇溶液共热,X被-CN取代,生成腈。
通过这个反应,分子中增加了一个碳原子且腈中的CN-可转变成―COOH、―CH2NH2等官能团H+/H2O,3. 被氨基取代:卤代烷与过量氨作用,生成胺R—X + NH3(过量) —— R—NH2 + HX,因为生成的伯胺仍是一个亲核试剂,它可以继续与卤代烷作用,生成仲胺或叔胺的混合物,故反应要在过量氨的存在下进行季铵盐,4. 被烃氧基取代 卤代烷与醇钠(或酚钠)作用, - X被 -OR取代,生成醚这是制备混合醚的方法,叫Williamson醚合成法R—X + NaOR’—— R—O—R’+ NaX,采用该法以伯卤烷效果最好,仲卤烷效果较差,但不能使用叔卤烷,因为叔卤烷易发生消除反应生成烯烃卤代醇在碱性条件下,可以生成环醚7. 被硝酸根取代 —— 推测卤代烃的类型 与AgNO3的醇溶液共热,生成硝酸酯和AgX 沉淀:,活性顺序:RI > RBr > RCl,8. 卤离子的交换反应,氯代烷、溴代烷与碘化钠反应,反应活性: 伯卤代烃 仲卤代烃 叔卤代烃 (一般按SN2历程进行),NaBr与NaCl不溶于丙酮,而NaI却溶于丙酮,从而有利于反应的进行二、消除反应(Elimination) 由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X、H2O等)形成不饱和结构的反应称为消除反应,以 E 表示。
对于仲卤代烷和叔卤代烷,消除反应可沿二个或三个方向进行CH3CH2CHCH3 ————— CH3CH=CHCH3+ CH3CH2CH=CH2,,KOH/EtOH,2-丁烯 (81%) 1-丁烯 (19%),主要产物是双键上烃基最多的烯烃(最稳定的烯烃) ,即:仲或叔卤代烃脱 HX 时,主要是从含H较少的b-C上脱氢,即生成取代基较多的烯烃,此称为Saytzeff规则Br,,Note:卤代烯烃或卤代芳烃消除方向总是倾向于生成稳定的π-π共轭体系2. 脱X2,(2) -消除反应——生成卡宾,卡宾是一种重要的活泼中间体,处于缺电子状态,有亲电性,-H有足够的酸性,卡宾插入双键成三员环,1.与Mg反应,格氏试剂(Grignard reagent),1,3、1,4、1,5、1,6二卤代物则生成环丙烷、环丁烷、环戊烷、环己烷衍生物——用于制备脂环烃,Grignard试剂在醚中有很好的溶解度,醚作为Lewis碱,与Grignard试剂中的Lewis酸中心镁原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格氏试剂很易与含活泼H的化合物如 H2O、R-OH、NH3 、 R-NH2 、 HX、 HOOCCH3、炔氢等反应生成相应的烃,R—MgX + H-OH —— R—H + Mg(OH)X,所以在制备格氏试剂时必须防止这些物质的存在,并采取隔绝空气中湿气的措施。
卤代烷与金属镁反应的活性顺序是:,乙烯卤和芳卤不活泼,要制得Grignard试剂,须改变溶剂,提高温度烯丙基卤和苄卤较活泼,要低温反应,与活泼卤代烷发生偶联反应(形成碳碳键方法之一),2. 与锂反应,Solvent: Ether、,、Hexane,有机锂对空气、CO2、水、醇及酸敏感!,二烃基铜锂,Corey-House合成法——制备烷烃,3. 与Na反应 Wurtz合成法-制备高级烷烃,RX只能是1卤代烃,,,四、还原,,(1)催化氢化:H2,Ni、Pd、Pt… (2)化学还原:LiAlH4、NaBH4、 Zn/HCl、Na-NH3,在有机合成中,卤代烃往往能起到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它是原料与目标化合物之间的重要桥梁第三节 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一、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溴甲烷的碱性水解反应如下: 其水解的速度既与溴甲烷的浓度成正比,也与OH-的浓度成正比,在动力学上称为二级反应 反应速度方程:ν= k[CH3-Br] [OH-],Nucleophilic backside attack,Transition state,Inversion of configuration at carbon,SN2 反应历程的主要特点: 反应一步完成, 构型转化(Walden构型转化)是SN2反应的立体化学特征。
动力学上属二级反应Stereochemical Evidence for SN2 Mechanism:,(1),SN2反应速度:烯丙基型,苄基型卤代烃 伯卤代烃 仲卤代烃 叔卤代烃 乙烯基型,苯基型卤代烃,亲核试剂是从X原子的背面进攻的 SN2反应的难易主要取决于卤代烷空间位阻的大小,空间位阻愈小,愈易按SN2反应,叔丁基溴的碱性水解反应如下 其水解的速度与叔丁基溴的浓度成正比,而与碱(OH-)的浓度无关,在动力学上称为一级反应 反应速度方程:ν= k[(CH3)3C-Br],二、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1),,,,,,,,,CH3,CH3,,,CH3,,,,,C,CH3,Br,,,,,,,,,CH3,,H3C,+,HO-,C,SN1反应历程的主要特点: 分步进行的单分子反应; 在反应中有活性中间体——碳正离子生成;有 可能发生重排反应 在动力学上属一级反应 SN1反应的立体化学特征是外消旋化有利于稳定碳正离子的因素就有利于SN1SN1反应速度:烯丙基型,苄基型卤代烃 叔卤代烃 仲卤代烃 伯卤代烃 乙烯基型,苯基型卤代烃,SN2反应历程的主要特点: 反应一步完成, 构型转化 动力学上属二级反应。
SN1反应历程的主要特点: 分步进行; 有C+生成,可能发生重排; 在动力学上属一级反应; 立体化学特征是外消旋化温斯坦 (S.Winstein)离子对机制解释:p.253(不做要求) 底物解离成碳正离子是经几步完成的,形成不同的离子对:,构型转化占多数,三个阶段: (a) 解离的正负离子形成紧密的离子对,整个离子对被溶剂化 (b) 溶剂介入离子对后,正负离子被溶剂隔开 (c) 离解的离子为自由离子 亲核试剂可以进攻四种状态的底物,从而得到不同的产物离子对机制将SN1、SN2及其它情况统一起来,成为完整的SN机理,R R CH3X RCH2X R-CH-X R -C-X R,,,,空阻小 SN2易,供电子效应及空间效应大SN1易,,SN2 and SN1 按SN2变难,按SN1变易,1. 烃基结构对历程的影响,三、影响反应机理及活性的因素,SN1:C+稳定 SN2:过渡态稳定(邻近 键起稳定作用),b. 苯型、乙烯型卤代烃较难发生SN反应SN1: C-X键不易断裂 SN2:不能发生瓦尔登转化,a. 烯丙基型、苄基型卤代烷SN1和SN2反应都很易进行。
几种特殊结构的情况分析,c. 桥头卤素,不利于SN反应(比苯型、乙烯型卤代烃更难),SN1:不利于形成平面结构 SN2:不利于Nu :从背面进攻,,下列每一对化合物,哪一个更易进行SN1反应?,,2. 离去基团——卤原子的影响,C-X键弱,X-容易离去;C-X键强,X-不易离去;,C-X键强弱与X-的电负性有关、与碱性强弱有关碱性较弱的基团是好的离去基团; 碱性较强的基团是不好的离去基团卤代烃的SN 相对活性是:RIRBrRClRF,好的离去基团倾向于SN1机理,较差的离去基团倾向于SN2机理,X-离去倾向:I- Br- Cl- F-,3. 亲核试剂的亲核能力对历程的影响[自学],亲核试剂的亲核性越强,浓度越大,则SN2反应速率越快对SN1反应影响不大碱性是试剂与质子结合的能力;亲核性是试剂与带有部分正电荷的碳原子结合的能力;在多数情况下二者是一致的试剂亲核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1)试剂的碱性(即给电子性);2)试剂的可极化性(即极化度或变形性)c. 相同进攻原子时,负离子的亲核性大于它的共轭酸,-OH H2O, RO- ROH,NH2- NH3,b. 在同一周期中的各种原子,其亲核性顺序与碱性一致(由左向右亲核性减小)。
RO- HO- ArO- RCO2- ROH H2O,a. 在亲核原子相同的一组亲核试剂中,亲核性顺序与碱性一致 碱性越强,亲核性越强1) 试剂的碱性(试剂的亲核性强度顺序与碱性相同),由于烷基具有较大的空间效应,碱性逐渐增大 亲核性逐渐减弱,CH3O- CH3CH2O- (CH3)2CHO- (CH3)3CO -,,在同族元素中,可极化度从上至下增大,试剂亲核能力增强,2)试剂的可极化性(试剂的亲核性强度顺序与碱性不同) 可极化度——分子在外界作用(如电磁场)下,分子中电荷(电子云密度)发生变形的能力,,溶剂的性质:,介电常数 ε越大, 溶剂的极性越大介电常数是衡量溶剂 隔离正负离子的能力,即:溶剂稳定离子的能力μ= 0),(μ≠ 0),非极性溶剂:CCl4,, CS2, 烷烃 不易给出质子,介电常数小,极性溶剂,,质子型-易给出H+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