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沪粤版-第4节探究焦耳定律.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慎之
  • 文档编号:252456496
  • 上传时间:2022-02-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4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4节 探究焦耳定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2、知道焦耳定律3、知道电热的利用和防止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知道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电热的利用和危害,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2、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学习的态度和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 焦耳定律 难点 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一、导入新课观察下面四个电器,回答问题:(1)图中四个用电器通电时都会产生什么现象?(2)说明电流在工作过程中消耗的电能转化成了什么能?总结得出: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能,这个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现象: 给电炉通电时,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电炉丝相连的导线却几乎不热同学们有没有考虑过这样的问题:导线和电炉丝中流过的电流相同吗?导线和电炉丝产生的热量相同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电流经过用电器时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自主预习案】一、电流的热效应(1) 图中四个用电器通电时都会发生什么现象?这种现象叫做 2)说明电流在工作过程过程中消耗的电能转化成什么形式的能了?(3)列举你熟悉的类似的实例。

      二、焦耳定律1、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通过导体的______________成正比,跟通过导体的______________平方成正比,跟通电______________成正比2、Q =I2Rt,Q表示产生的_____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______;I表示通过导体的_____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______;R表示_____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______;t表示_____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______,计算时单位要一致!!3、研究焦耳定律时,采用____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____法三、电热的利用与防止(1)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的_______________制成的加热设备,如:电热水器、_______________电热毯等优点:清洁卫生没有环境污染、热效率高、方便控制和调节温度2)电热的防止:在用电器上开散热窗、加散热片、安装_______________,都是为了_______________【课堂探究案】探究点1: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2、猜想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3、设计实验问:要研究与多个因素是否有关时,我们得采用什么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课件展示:实验一、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问:①实验中要控制 相同,使 不同②如何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③如何比较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引导学生讨论实验步骤4、进行实验5、得出结论:1、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实验二、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问:①实验中要控制 相同,使 不同②如何改变通过导体的电流?引导学生讨论实验步骤得出结论: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越大,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电流和电阻相同时,通电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越多引导学生得出焦耳定律探究点2:电功和电热(1)在纯电阻电路中:电流通过用电器以发热为目的,例如电炉、电熨斗、电饭锅,电烙铁、白炽灯泡等这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电功等于电热,即W=UIt=I2Rt=.同理P=UI=I2R=.(2)在非纯电阻电路中:电流通过用电器是以转化为内能以外的形式的能为目的,发热不是目的,而是难以避免的内能损失例如电动机、电解槽、给蓄电池充电、日光灯等.这时电路消耗的电能,即W=UIt分为两部分,一大部分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例如电流通过电动机,电动机转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另一小部分不可避免地转化为电热Q=I2R t(电枢的电阻生热).这里W=UIt不再等于Q=I2Rt,应该是W=E其他+Q.(3)电功和电热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有在纯电阻电路中,电功才等于电热,W=Q=UIt=I 2R t=;在非纯电阻电路中,电功大于电热,W>Q,这时电功只能用W=UIt计算,电热只能用Q=I2Rt计算,两式不能通用。

      例1 一台电风扇,内阻为20 Ω,接上220 V电压后,消耗功率66 W,问:(1)电风扇正常工作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多少?(2)电风扇正常工作时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是多少?转化为内能的功率是多少?电动机的效率是多少?(3)如果接上电源后,电风扇的风叶被卡住,不能转动,这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以及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和发热功率是多少?解答 (1)因为P入=IU所以I= A=0.3 A(2)电风扇正常工作时转化为内能的功率P内=I2R=0.32×20 W=1.8 W电风扇正常工作时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P机=P入-P内=66 W-1.8 W=64.2 W电风扇正常工作时的效率η=×100%=97.3%(3)电风扇风叶被卡住后电动机不转时可视为纯电阻,通过电风扇的电流I= A=11 A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P=IU=11×220 W=2420 W电动机发热功率P内=I2R=112×20 W=2420 W【当堂训练案】1、下列关于电功、电功率和焦耳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功率越大,电流做功越快,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一定越多B.适用于任何电路,而只适用于纯电阻的电路C.在不是纯电阻的电路中,D.焦耳热适用于任何电路2、一个直流电动机所加电压为U,电流为 I,线圈内阻为 R,当它正常工作时,下述错误的是 ( )A.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U2/R B.电动机的发热功率为I2RC.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IU-I2R D.电动机的功率可写作IU=I2R=U2/R3.下图电路中,电灯L1、L2都标有“220V,100W”;电灯L3、L4都标有“220V,40W”.将A、B两端接入电源,最暗的灯是  (  )A.L1 B.L2 C.L3 D.L44.把两个相同的电灯分别接在图中甲、乙两个电路里,调节滑动变阻器,使两灯都正常发光,两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率分别为和,可以断定( )A.〉 B.〈 C.= D.无法确定5、一只电炉的电阻丝和一台电动机线圈电阻相同,都为R,设通过它们的电流相同(电动机正常运转),则在相同时间内( ) A.电炉和电动机产生的热量相同 B.电动机消耗的功率大于电炉消耗的功率C.电炉两端电压小于电动机两端电压 D.电炉和电动机两端电压相等6、有一电风扇上标有“220V ,55W”,若风扇的电动机线圈电阻为8Ω,当它正常工作时:(1).电源供给的电功率是多少? (2).转化为风的电功率是多少?(3).电动机的发热功率是多少?7.一台直流电动机线圈电阻r =1Ω,与一阻值R=10Ω的电阻串联,当所加电压U=150V,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压表示数100V,求电动机消耗的总功率及输出的机械功率?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病句修改.pptx 第五单元写作《语言要简明》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期末复习:《标点符号专题》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复习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第19课《紫藤萝瀑布》复习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第24课《带上她的眼睛》复习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贾谊《过秦论》精品课件(29张PPT).pptx 第五单元写作《语言要简明》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1贾谊《过秦论》公开课(28张PPT).pptx 【课件】第二单元第1课+精彩瞬间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ptx 【课件】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课件)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pptx 【公开课】第一单元第2课《生活之美》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ptx 【课件】第二单元第1课《精彩瞬间》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pptx 【公开课】第一单元第2课+《生活之美》课件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ptx 【课件】数轴说课稿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课件】平移(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x 【课件】直线、射线、线段++课件+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pptx 【课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下册++.pptx 【课件】第二单元+第2课+科技之光(课件)-2025-2026学年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