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 第一课时 说课 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粤人版(2024).pptx
17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二级,三级,四级,五级,2025/3/20,#,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25/3/20,#,美国,说课,(第一课时),粤人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1,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3,教学,目标,4,教学重难点,目录,5,教法学法,7,教学,过程,6,教学反思,教材分析,学情,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课程标准,本节课对应着课标中课程内容要求的以下两点:,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构成和首都;,2.,选择与该国地理位置差异明显的国家,比较它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差异,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国家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教材分析,学情,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分析,美国是当今世界第一经济体,它在经济、科技、军事等诸多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具有较高的学习、研究价值本节内容围绕美国划分了四部分内容“地跨两大洲,濒临三大洋”、“地形纵列分布,气候复杂多样”、“产业水平领先,经济高度发达”、“移民国家,多元文化”,本节课将选取前两个内容作为第一课,让学生掌握描述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的方法,为后期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引导学生认识美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学情分析,教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优势,1.,通过七年级上册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读图能力,能够判断方向、经纬线、图例和注记等,并且掌握了世界的地形、气候等总体特征2.,在前面“亚洲”,和,“东南亚”的学习中,已初步掌握,描述地理位置的方法和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方法,为本节内容学习奠定了基础不足,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地理问题的分析能力不足准备,初一学生本身思维活跃,,教学中需注意引导,,调动学生积极性,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中,;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小组成员的优势互补,促进学生共同进步教学目标,教材,学情,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通过阅读美国位置与范围图,说出美国的领土组成及地理位置区域认知能力),比较美国与加拿大的位置差异,认识地理位置差异对国家的影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能力),阅读美国地形图,描述美国地形地势特点、河流和湖泊特征,理解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能力),重难点,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重点,1.,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特征及其影响;,2.,归纳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特征;,3.,能简单分析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难点,1.,美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美国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讲授法、谈话法、课堂讨论法、展示法、比较法,教法学法,教材,学情,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学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教法,教学过程,教材,学情,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反思,提问: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吗?,环节一:导入,国旗上的,13,条红白杠代表美国的建国,13,州,美国每增加一个州就在国旗上加一个星,,50,颗星代表组成美国的,50,个州美国行政区划图,美国从独立到现在仅仅,249,年,然而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有哪些因素使得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呢?,教学过程,教材,学情,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反思,图片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 下册,(粤教粤人版),审图号:,GS,(,2024,),248,号,自主读图,,描述美国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培养学生自主读图能力,环节二:新课内容,“地跨两大洲,濒临三大洋”,教学过程,教材,学情,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反思,图片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 下册,(粤教粤人版),审图号:,GS,(,2024,),248,号,小组合作,完成课本,P25,页问题思考,:,1.,美国本土和加拿大的地理位置有什么异同?,2.,美国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去思考),环节二:新课内容,“地跨两大洲,濒临三大洋”,独立思考后进行讨论,然后组内选择代表发言,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
教学过程,教材,学情,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反思,回顾地形特征描述方法,学生自主读课本,26,页内容,在自主思考后,互相讨论,,归纳出美国地形特点环节二:新课内容,“地形纵列分布,气候复杂多样”,强化描述地形特征的方法,提升对方法的应用能力教学过程,教材,学情,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反思,找出美国的河流与湖泊,并说出河流流向理解到河流流向能反映地势环节二:新课内容,“地形纵列分布,气候复杂多样”,教学过程,教材,学情,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反思,环节二:新课内容,“地形纵列分布,气候复杂多样”,1.,读美国本土气候类型分布图,说说美国的气候有什么特点?,2.,结合美国地形图,思考西部太平洋沿岸的气候为什么呈条带状分布,?,理解自然地理要素间互相影响、相互作用拓展:美国经常遭受龙卷风袭击的原因,美国的主要山脉多为南北走向,中部平原贯穿南北,对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和加拿大的冷空气不能起到很好的阻挡作用,冷、暖空气都能长驱直入到内陆地区,两者交汇碰撞后容易形成龙卷风熟悉对气候特点描述方法的使用,教学过程,教材,学情,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反思,环节,三,:课堂小结,让学生结合结合板书总结本节课内容,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教材,学情,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反思,环节,四,:课后任务,思考,美国是全球最大农产品出口国之一,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试着从美国地理位置、地形、河湖、气候去分析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通过课后任务的布置,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提升综合思维能力,同时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学反思,教材,学情,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读图,让学生通过认真判读、分析来获取地理信息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过程中最大可能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个环节较为紧凑,教学目标得以较好的实现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些问题,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课堂活动应该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要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