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607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考试题库附答案

188页
  • 卖家[上传人]:飞****9
  • 文档编号:132688591
  • 上传时间:2020-05-1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808.63KB
  • / 18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练习题 绪论 一 单项选择 1 家庭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一书的作者是 B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列宁 D 斯大林 2 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 一书的作者是 B A 列宁 B 斯大林 C 赫鲁晓夫 D 勃列日涅夫 3 批判大汉族主义 一文的作者是 A A 毛泽东 B 刘少奇 C 周恩来 D 李维汉 4 要使各民族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一文的作者是 A A 邓小平 B 胡耀邦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二 多项选择 1 新中国成立前 我国少数民族中仍保留着原始公有制残余的有 ABC A 鄂伦春族 B 傈僳族 C 德昂族 D 羌族 2 新中国成立前 我国少数民族中仍保留着不同政治制度的类型有 ABD A 盟旗制度 B 家支制度 C 民主制度 D 土司制度 3 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因其语言种类较多 大致可分为 ACD A 汉藏语系 B 乌尔都语系 C 南亚语系 D 阿尔泰语系 4 我国与周边国家接壤的跨界民族有 BCD A 土族 B 维吾尔族 C 藏族 D 朝鲜族 一 判断并说明理由 先判断正误 然后说明理由 每题3分 其中判 断1分 说明理由2分 若判断错误则全题不

      2、得分 1 中国各民族使用的语言文字是汉语和汉字 错 1分 在五十六个民族中 语言种类较多 约80种左右 亦 有不少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文字 约15种 除汉族 回族同语同文 满 族 畲族通用汉语汉文外 其余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2分 2 新中国建立前 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体制呈现多种状况 正确 1分 除了大多数少数民族和汉族地区一样 实行地主封 建制度下的保甲制度外 在内蒙古部分地方实行的是盟旗制度 西藏地 区是政教合一的僧侣贵族专政制度 大小凉山彝族地区是家支制度 奴 隶制 等 二 名词解释 每题4分 1 中国民族理论 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1分 是在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条件下 以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关于民族 和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 结合中国的历史实际 2分 并吸收历史上 优良民族观营养而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2 民族观 是人们对民族问题的总认识 1分 它一方面表现 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 1分 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 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和方法上 三 材料分析 请分析下面的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和观点 每题10 分 1 根据下列材料请谈谈当代中国的民族状况 材料1 经解放初

      3、期科学的民族识别 在当代我们这个统一多民族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大家庭里 共同生活着56个兄弟民族 据2000年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 共有近13亿人 其中 汉族人口最多 有 11 5亿多人 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91 59 其余55个民族共1亿多人 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8 41 材料2 我国幅员辽阔 地域广大 东西相距约5000公里 南北相 距5500公里 全国面积约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其中 居住着各个民 族 汉族人口最多 分布遍及全国 主要聚居在黄河 长江 珠江三大 流域和松辽平原 在其它几乎所有地区 也有居住 少数民族人口相对 较少 但居住很广 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4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 新 疆 西藏 广西 宁夏五大自治区和黑龙江 吉林 辽宁 甘肃 青 海 四川 云南 贵州 重庆 广东 海南 湖南 湖北 河北 河 南 山东 福建和台湾等省市部分地区 在山西 陕西 安徽等省亦有 分布 即使在北京 上海 天津等直辖市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族际流 动 也居住了一些少数民族 1 当代中国民族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2 当代中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1 当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结合的国家 它由56个民族组成

      4、 2 分 其中汉族是主体民族 人口众多 而55个少数民族的人口较少 2 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主要集中在黄河 长江 珠江三大流域和松 辽平原等地区 但在其他地区也由分布 少数民族分布面积占国土总面 积的64 2分 从总体上看 现在我国的民族分布 呈现出大分 散 小聚居 相互杂居 流动频繁的特点 我中有你 你中有我 犬牙 交错 难以分割 四 简答题 回答要点即可 每题10分 1 中国民族理论的特点 1 1 实践性 不论毛泽东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 或是邓小平民 族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理论和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 理论新发展 都来自于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 来自于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 中国民族工作本身就是中国革命 和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 2分 2 继承性 中国民族理论的思 想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 在一些基本观点上乃至语言表 述上 都是一贯相通 一脉相承的 都来自于马克思 恩格斯和列宁的 经典论述 2分 3 创新性 中国民族理论在继承中 根据变化着 的实际不断创新的 如在毛泽东的 和平过渡 的观点 就是对马列主义 民族理论在落后民族如何实现社会变革

      5、这一重大问题上的理论创新 2分 4 科学性 作为对中国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科学认识 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也是科学的 是我们党处理国内民族问 题的锐利武器 中国民族理论也是一套严密的科学体系 2分 5 世界意义 国际社会一致公认 我国几十年的革命和建设实践 在纷繁 复杂 跌宕起伏的时代背景下 保障了中国社会稳定团结 欣欣向荣的 局面 这是具有国际性借鉴意义的典范 2 学习中国民族理论的意义 2 1 学习中国民族理论 在当前尤其是学习新世纪新阶段的中 国民族理论新发展 是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需要 3分 2 学习中国的民族理论 是当前 尤其是学习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民 族理论的新发展 是继续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搞好当前民族工作的 需要 3分 3 学习中国的民族理论 在当前 尤其是学习新世纪 新阶段中国民族理论的新发展 对我们进行各项民族研究工作 也有其 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五 论述题 要求观点鲜明 证据充分 有论证过程 每题20分 1 论述中国民族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迄今为止 中国民族理论经历了毛泽东思想的民族理论 邓小平民 族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

      6、三个阶段 目前 正 处于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发展之中 2分 1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老一辈革命家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和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 以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作指 导 并吸取中国历史上传统民族观的优良营养 创建了中国民族理论 其间毛泽东先后发表了 论民众的大联合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 党 新民主主义论 论联合政府 论十大关系 正确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等一系列文章和周恩来的 关于我国民族政策 的几个问题 讲话 在解决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消灭民族压迫 获 取民族解放和消灭民族内部剥削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制度并初步进行社 会主义建设的等问题上作出积极的探索 为我国制定一系列正确的民族 政策奠定了思想基础 5分 2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依据马列主义民族理论基本原理 继承科学的毛泽东思想民族问题观 点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理论 即邓 小平民族理论 这一理论主要回答和指导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的 统一多民族国家里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 如何解决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 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如何尽快赶上先进民族社会发展 实现各民

      7、族共同富裕的问题 5分 3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 领导集体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 向 推动了我国经济 政治和文化事业各个领域的深化改革 特别是从 时代要求的高度敏锐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 提出了 三个代表 重 要思想 更是在党的根本指导思想上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一 个与时俱进的新高度 与此同时 在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问题上 也做了大量的创造性的工作 形成了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关于民族问题 的理论 此外 党的十六大以后 以胡锦涛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 对 于我国民族工作高度重视 根据国内国际形势的新变化 及时提出了用 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的战略思想 分析当前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 形势 总结工作成绩和经验 研究和确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工作 的主要任务 这大大地推动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深化和发 展 5分 总之 中国民族理论 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是在中国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条件下 以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关于民族和民 族问题的基本原理 结合中国的历史实际 并吸收历史上优良民族观营 养而创立和发展起

      8、来的 3分 第一章 民族的一般特征 一 单项选择 每题1分 1 斯大林在 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 中首先提出完整科学的民 族定义的时间是 B A 1912年 B 1913年 C 1914年 D 1915年 2 不同部落结成民族的主要因素是 A A 物质关系和利益 B 共同反抗外来侵略 C 共同族源 D 共同心理认同 3 在民族六要素中 起基础作用的要素是 C A 共同语言 B 共同文化 C 共同生产方式 D 共同心 理认同 4 在民族六要素中 具有相当稳定性 历史连续性和持久性的要 素是 A A 共同心理认同 B 共同文化 C 共同生产方式 D 共 同风俗习惯 5 把民族划分为古代民族 近代民族 现代民族主要是侧重于民 族的 A A 自然属性 B 社会属性 C 生物属性 D 特征属性 6 把民族划分为奴隶制民族 封建主义民族 资本主义民族 社 会主义民族 主要是侧重与民族的 B A 自然属性 B 社会属性 C 生物属性 D 特征属性 7 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 最后被确认为一个少数民族的是 C A 土家族 B 赫哲族 C 基诺族 D 畲族 1 下列民族中哪个民族是新中国成立后更改族称的

      9、B A 普米族 B 德昂族 C 基诺族 D 保安族 2 下列民族中哪个是国务院确认的第55个少数民族 C A 门巴族 B 珞巴族 C 基诺族 D 仫佬族 3 中国近现代 民族 一词的来源 B A 中国自古固有的 B 从国外引进的 C 中国近代自造的 D 从外文中译造的 4 中国古代历史上较多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 A A 族类 B 族种 C 种类 D 部类 5 在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翻译介绍西方的民族定义的是谁 A A 梁启超 B 汪兆铭 C 李大钊 D 王明 6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民族基本特征的是 C A 共同语言 B 共同地域 C 共同血统 D 共同风俗习惯 7 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史上 提出第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民族定 义的人是 D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列宁 D 斯大林 8 决定民族性质的属性是 C A 语言属性 B 族体属性 C 社会属性 D 文化属性 9 民族结构合理化 优化的标准在于 C A 民族结构内部各要素的关系长期稳定不变 B 民族结构内部各要素的关系经常变化 C 民族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能够相互协调 D 民族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能够相互影响 10 下列有关

      10、民族素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民族素质就是民族成员的个体素质 B 民族素质不具有传承性 C 民族素质通过传承持续存在 基本不发生变异 D 民族素质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综合指标 11 斯大林在 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 中首先提出完整科学的民族 定义的时间是 B A 1912年 B 1913年 C 1914年 D 1915年 12 把民族划分为古代民族 近代民族 现代民族主要是侧重于民族 的 A A 自然属性 B 社会属性 C 生物属性 D 特征属性 13 把民族划分为奴隶制民族 封建主义民族 资本主义民族 社会 主义民族 主要是侧重与民族的 B A 自然属性 B 社会属性 C 生物属性 D 特征属性 14 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 最后被确认为一个少数民族的是 C A 土家族 B 赫哲族 C 基诺族 D 畲族 15 中国古代 民族 一词最早出现于何时 B A 西汉时期 B 南北朝时期 C 唐朝时期 D 宋朝时期 16 建国后 根据 名从主人 的原则 将 索伦族 更改为 C A 土家族 B 赫哲族 C 达斡尔族 D 畲族 17 建国后 根据 名从主人 的原则 将 归化族 更改为 C A 土家族

      《201607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考试题库附答案》由会员飞****9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07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考试题库附答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