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检测卷(含答案解析).doc
18页八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检测卷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1.历次国庆大阅兵反映出我国国防力量的不断增强以下两幅图片,直观地反映出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 )A.武器装备不断向现代化迈进 B.由单一军种向诸军兵种合成转变C.形成五大战区战略布局 D.特别重视军队政治工作2.俄乌冲突的爆发与持续,使国防建设再次成为人们探讨的重要话题下列国防建设成就中属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是( )A.建立华东军区海军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D.“辽宁舰”交接入列3.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推进201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其中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 )A.陆军 B.海军 C.空军 D.火箭军4.2016年,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形战斗机歼-20公开亮相;2017年,我国第一艘自主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进行设备调试和舾装施工。
这反映了我国( )A.重视和平利用核能 B.积极开展多边外交C.积极推进科技强军 D.大力发展航天技术5.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的军费开支在占GDP比例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情况下,仍然稳居世界第二军费由1950年的26亿元增涨至2017年的10246亿元;军队规模大幅缩减,在编军人数量由1950年的627万缩减至2017年的200万;同时重视国防科技的发展,大力加强国防和军队改革,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材料说明( )A.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国防道路 B.没有强大的国防就没有强大的国家C.强大的国防需要不断裁军 D.国防建设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6.小明收集如图图片,准备开展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交通运输 B.庆典活动 C.钢铁长城 D.领导风采7.下表为新中国国庆阅兵式部分资料可见,我军( ) 1949年装备几乎全部是战争中缴获的,号称“万国牌”1959年中国造第一代主战坦克“五九"式中型坦克首次亮相1984年战略导弹首次受阅1999年空中加油机首次受阅2009年首次展现高技术和特种兵方队,展示装备100%国产,90%首次亮相2019年东风41、东风-17等首次公开亮相,居世界领先地位A.武器装备水平极大地提高 B.成为友好交往的使者C.海陆空防御体系初步形成 D.实战化训练不断加强8.“走进21世纪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继续优化体制编制,更新教育训练内容和手段,改善武器装备,加强军队质量建设,提高诸军兵种的合成化水平,向精兵、合成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这说明我国( )A.注重军队素质教育 B.拥有新型武器装备C.兵种合成化水平高 D.持续加强国防建设9.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服役,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海军的战斗力以下是人民海军不同时期的主战装备,这反映出人民军队( )20世纪50年代鱼雷快艇20世纪70年代火炮护卫舰21世纪初大型导弹驱逐舰 21世纪初新型战略核潜艇A.成为友好交往的使者 B.武器现代化水平提高C.实战化训练不断加强 D.形成海陆空防御体系10.体育外交也是一个国家外交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1963年参加了在雅加达举行的新兴力量运动会,1965年参加了在金边举行的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等,积极开展与亚非拉独立国家的体育交流活动,这些活动( )A.有利于改善当时中国外交环境 B.有利于改善中美外交关系C.有利于“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有利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1.2022年,中国成功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向世界发出了“一起向未来”的时代强音,推动全球团结与合作。
下列选项属于20世纪50年代推动中国同亚非各国团结与合作的是( )A.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B.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2.下图是1955年中国领导人参与的一次国际会议,他为大会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其贡献是提出了( )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发表演讲A.“求同存异”重要方针 B.“一带一路”建设思想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13.尼克松在他的回忆录中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钟,“却成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这则公告发布之后( )A.中国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B.中美关系开始逐步走向正常化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 D.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4.“尼克松及夫人急忙走下舷梯,向前去迎接的中国总理周恩来伸出了手中美两国领导人的手握在一起,结束了20多年的隔绝状态,标志着中美关系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这个“新时代”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D.中国推进全方位外交15.1971年10月,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主张;国家不论大小,应该一律平等,各国人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本国的社会制度,有权维护本国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体现了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多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D.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16.建国初期,为发展同邻近的民族独立国家之间关系,消除他们对新中国的疑虑和误解,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的方针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17.2022年2月2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答记者问时提到:“我们一向站在和平和正义一边,一向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身立场和政策……我们希望各方都能和中方一道推动乌克兰问题的外交解决,而不是使局势进一步升级。
我们将继续为寻求和平、实现和平发挥积极作用材料说明中国长期奉行(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联俄抗美的外交政策C.推行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 D.单边主义的外交政策18.下表为万隆会议前后与中国建交的亚非国家总数,这说明万隆会议( )时间建交国家总数(个)1955年前81955-1959新增101960-1964新增14A.是中国在亚非地区打开外交局面的里程碑 B.使新中国获得了世界各个国家的外交承认C.通过不懈努力彻底消除了亚非各国的误解 D.在亚非地区确立“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19.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A.“求同存异”的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一国两制”的方针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1971年10月,刚果总统约见中国驻刚果大使时表示:“这不仅是人民中国的胜利,也是所有进步国家的胜利,是人类和平和正义事业的胜利。
刚果总统所指的“人民中国的胜利”是(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日正式建交C.中美正式建交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1.1972年,尼克松在访华时说:“我们在这里聚会,并不是我们有共同的信仰,而是由于我们有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希望……具有不同制度和不同价值标准的国家和人民……互有分歧但互相尊重”这反映出,尼克松( )A.谋求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 B.认为合作是双方关系主流C.希望建立平等的世界秩序 D.彻底放弃敌对中国的政策22.在某校“纵览时代风云,汇聚中国智慧”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中,展示了如下大事年表它所汇聚的“中国智慧”是( )时间大事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办2016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在杭州成功举办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在厦门会晤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2022年第24届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在北京举行A.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B.积极推动与西方国家建交C.争取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全球治理的共商共建共享23.1971年10月25日晚,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表决刚结束,会议大厅一片沸腾,支持中国的国家代表用不同的语言欢呼:“我们胜利了!”这项决议是( )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C.成立亚太经合组织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现在( )A.参加万隆会议,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B.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建交C.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推进祖国统一大业D.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5.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为此他( )A.遏制中国的经济发展 B.以敌视态度对待中国C.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 D.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