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六章 第3节 电阻》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6页第 3 节 电阻1. 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也越大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小C.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都无关 D.导体的电阻只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2. 一根锰铜线的电阻为 R,要使这根连入电路的导线电阻变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减小导线两端的电压B. 增大导线中的电流C. 将导线对折后连入电路D. 将导线拉长后连入电路3. 在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将一根粗细均匀的导体截成两段后分别接入电 路中,如图所示,则这是用来研究( )A.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B.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C.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D.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4. 一切导体都有 的作用,这种作用叫电阻,用符号 表示人在皮肤干燥时,电阻约为几千欧至几十千欧,10 kΩ= Ω;我们平常说的绝缘体,其电阻一般应在 1 MΩ以上,1 MΩ= Ω65. 如图所示,AB 和 CD 均为镍铬合金线闭合开关后,通过观察 ,可以比较出合金线电阻的大小,这种研究方法叫 (选填“等效替代法”或“转换法”)这个实验装置是研究电阻大小与导体 的关系。
物质食盐水酱油醋花生油电流/A0.180.150.10发光情况亮较亮暗不亮6. 小明同学找来了四种物质,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在相同条件下检测其导电性能实验观测到的电 流表示数和灯泡发光情况记录如下,则以下物质导电能力最弱的是( )A.花生油 B.醋C.酱油 D.食盐水1. 如图所示,先用导线把电源、灯泡连接起来,再依次把铅笔芯、塑料线、玻璃棒、瓷棒接到 M、N之间,其中能使灯泡发光的是( )A.铅笔芯 B.塑料线C.玻璃棒 D.瓷棒2.(2018辽宁大连中考)下图是电子体温计,它通过感温头中电流的大小来反映人的体温感温头是 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这应用了半导体的( )A.单向导电特性B.良好的绝缘特性C.电阻随压力变化而变化的特性D.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导线代号甲乙丙丁长度/m1.01.00.51.0横截面积/mm20.81.21.20.8材料镍铬镍铬镍铬锰铜3.(多选)在做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为了便于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即每次需挑选两根合适的导线,测出通过它们的电流,然后进行比较,最后归纳出结论,实验室所提供的 4 根导线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研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时,应选乙和丙B. 研究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应选丙和丁 C. 研究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应选甲和乙 D. 研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的关系时,应选乙和丁★4.有一块长方体铁块,如图所示(AB 为长),分别沿不同方向接入电路,则( )A. 沿 AB 方向接入电路时电阻最大B. 沿 CD 方向接入电路时电阻最大C. 沿 EF 方向接入电路时电阻最大D. 沿各个方向接入电路时电阻一样大5.如图所示,老师将废灯泡的玻璃外壳小心地打碎,留下灯头和固定两根引线的玻璃芯,将与之相连的灯丝去掉,利用灯头把玻璃芯与一盏灯泡串联接入电源中,此时灯泡 (选填“能”或“不能”)发光, 然后用酒精灯加热玻璃芯,当玻璃芯发黄变红时,灯泡 (选填“能”或“不能”)发光。
这时移走酒精灯,灯泡 (选填“能”或“不能”)发光这个实验说明常温下的玻璃是 ,高温下的玻璃变成了 ★6.小红一家人想在夜间到打谷场脱稻谷,打谷场距小红家有 300 m 远,从小红家接导线到打谷场,然后接上灯泡用来照明小红发现,同样的灯泡在打谷场上显得暗一些,请分析原因并为小红想一种可 行的改进办法答案与解析夯基达标1.C 选项 A 中认为导体的电阻随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增大而增大,选项 B 中认为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有关,这两个选项的错误之处在于对电阻概念的错误理解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由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与电压、电流的大小无关选项 D 错误的原因是导体的电阻还与材料有关2.C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取决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选项 A、B 错误;将导线对折后连入电路,相当于减小了导体的长度,且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其电阻变小,选项 C 正确;如果将导线拉长,长度增大,横截面积变小,则导线的电阻变大,故选项 D 错误3.C 当一个物理量的变化与多个因素的变化有关时,可保持某些因素不变,只研究这个物理量与其中一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本题中控制了横截面积、材料、温度相同,而长度不 同,因而可研究电阻与长度之间的关系4. 解析 电阻及其单位的符号是国际上统一规定的;电阻各单位之间的关系是 1 kΩ=1 000 Ω,1 MΩ=106 Ω答案 阻碍电流 R 104 1065. 答案 电流表的示数 转换法 横截面积6.A培优促能1.A 灯泡发光的条件是电路必须是通路,所以 M、N 之间必须接导体,选项中塑料线、玻璃棒、瓷棒都是绝缘体,只有铅笔芯(石墨)是导体,故选项 A 正确2.D 半导体的阻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根据欧姆定律,流过感温头的电流也随之发生变化, 以此来反映人的体温3.AC 研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时,必须使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研究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必须使导体的长度、材料相同;研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的关系时,必须使导体的长度和 横截面积相同则选项 A、C 正确,选项 B、D 错误4.A 由数学知识可知,沿 AB 方向接入电路,导体长度最大,平均横截面积最小,所以沿 AB 方向接入电路时电阻最大5. 解析 常温下,玻璃是绝缘体,利用灯头把玻璃芯与一盏灯泡串联接入电源中,此时灯泡不发光;被加热到白炽状态时,温度可达 2 000 ℃左右,玻璃处于高温时变为导体,使电路连通,灯泡能发光;移走酒精灯,玻璃芯温度降低,又变为绝缘体,灯泡不能发光。
这个实验说明常温下的玻璃是绝缘体,高温下的玻璃变成了导体答案 不能 能 不能 绝缘体 导体6. 解析 要想使灯泡变亮,可减小电阻或增大灯泡两端电压在长度一定时,要减小电阻只能从材料和横截面积两方面考虑答案 因导线太长,电阻较大,在电压一定时电路中的电流较小,因此灯泡会较暗方法:(1)选用导电性能好的材料作导线;(2)选用稍粗点的导线;(3)在打谷场上安装调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