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语文】高一语文诗歌鉴赏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含答案解析.doc

60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332453974
  • 上传时间:2022-08-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4.54KB
  • / 6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语文】高一语文诗歌鉴赏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含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巴岭答杜二见忆严武②卧向巴山落月时,两乡千里梦相思可但步兵偏爱酒,也知光禄最能诗江头赤叶枫愁客,篱外黄花菊对谁跂马望君非一度,冷猿秋雁不胜悲注释】①杜二,即社甫,因排行老二有此称②严武,唐朝中期诗人,初为拾遗,后任成都尹严武虽为武夫,亦能作诗,他与杜甫常以诗歌唱和1)    概括作者和杜甫的深厚情谊的表现 (2)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解析: (1)唱和诗歌回忆对方,相隔千里也梦中相思,拥有和对方相同的喜好2)以“望君”照应标题;以景衬情,借冷猿秋雁都禁不住悲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悲苦;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更能打动人 【解析】【分析】(1)本题要求概括作者和杜甫的深厚情谊的表现,首先我们从注解中看到了“他与杜甫常以诗歌唱和”的文字,说明二人情深意笃如果不是好朋友,怎么会一起“唱和”呢?标题“答杜二见忆”中的“答”就是在“和”杜甫《见忆》一诗而首联的“千里梦相思”, 表现出了他们的魂牵梦萦;颔联的“偏爱酒、最能诗”,再现了他们相见时的美好情景;然而相见毕竟短暂,离别终究来到。

      于是,诗人在颈联和尾联借助“赤叶枫、黄花菊”和“冷猿秋雁”等意象表现了和朋友分别的伤感综合以上分析,诗人和朋友的情感深厚的具体表现可概括为:诗酒唱和赏月菊,情深意切;跂马望君远别离,难舍难分 (2)尾联“跂马望君非一度,冷猿秋雁不胜悲”中, “望“冷猿秋雁”的意象给人一种离愁别绪的伤感,而“望”字既呼应了标题,又表现了依依不舍之情,而且“非一度的望”,即“望了又望”,但是朋友还是离开了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他内心像“冷猿、秋雁”一样“不胜”的悲伤和伤感在回答的时候,可以从读者层面来谈这样写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故答案为:⑴ 唱和诗歌回忆对方,相隔千里也梦中相思,拥有和对方相同的喜好 ⑵ 以“望君”照应标题;以景衬情,借冷猿秋雁都禁不住悲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悲苦;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更能打动人点评】 (1)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能力赏析诗句,首先要指出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句是如何运用该表达技巧的,最后指出诗句运用该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满庭芳•夏日溧水①无想山作(宋)周邦彦    凤老莺雏,雨肥梅子,午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② , 飘流瀚海③ , 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注释】①溧水:今江苏省县名,周邦彦贬任溧水县令,本篇为此间所作②社燕:春社时飞来,秋社时飞去,故称③瀚海:大海这里泛指遥远、荒僻的地方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阕开篇用词新颖,“老”写出雏鸟在风雨中羽毛渐丰、历练成长的过程;“肥”写出了梅子因受到雨水滋润而圆润饱满的形态,富有动感B. 上阕“人静”句,“自乐”写出乌鸢在夏日宁静的山间无拘无束、自得其乐的情境,反衬出词人因公务劳顿无暇消遣而对乌鸢生出的羡慕之情C. “新绿溅溅”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来写,既描绘了溪水映衬碧树的绿意,又仿佛能够听到悦耳的潺潺流水声D. 从“黄芦苦竹”“九江船”“急管繁弦”等词语可以看出词人以白居易自比因为词人处在“地卑山近”的溧水,与当年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环境相似。

      2)下阕措辞婉转,情感曲折多变请结合词句,对此加以分析 答案:B解析: (1)B(2)①作者先以“社燕”自比,“年年”写出多年宦海漂泊、无处寄身的愁苦;②“且”字婉转地写出作者寻求暂时的解脱,借酒浇愁,忘记身外的功名利禄;③“不堪听”又进一步写出江南游子听到管弦声所产生的伤感;④最后“先”“容”又是权宜之计,姑且借醉卧而眠忘记眼前烦恼⑤作者处处想摆脱,处处又有愁绪,曲折地表达了无法排遣的愁苦之情 【解析】【分析】(1)B项,“因公务劳顿无暇消遣”表述错误,这里突出的是自己仕途不顺,并非说的是公务繁重,这里表达出内心的无奈 (2)此词的特色是蕴藉含蓄,词人的内心活动亦多隐约不露本题要求鉴赏下片,下片笔锋一转再转,曲折传出作者流宦他乡的苦况,他自比暂寄修椽的社燕,又想借酒忘愁而苦于不能,但终于只能以醉眠求得内心短暂的宁静《蓼园词选》指出:“‘且莫思’至句末,写其心之难遣也,末句妙于语言这“妙于语言”亦指含蓄而言换头“年年”三句自叹身世,曲折道来作者在此以社燕自比,社燕每年春社时来,秋社时去,从漠北瀚海飘流来此,于人家屋椽之间暂时栖身,这里暗示出他宦情如逆旅的心情且莫思”两句,劝人一齐放下,开怀行乐,词意从杜甫诗“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尊前有限杯”中化出。

      憔悴”两句,又作一转,飘泊不定的江南倦客,虽然强抑悲怀,不思种种烦恼的身外事,但盛宴当前,丝竹纷陈,又令人难以为情而徒增伤感,这种深刻而沉痛的拙笔、重笔、大笔,正是周词的特色歌筵畔”句再转作收容我醉时眠”,用陶潜语:“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南史·陶潜传》)李白亦有“我醉欲眠卿且去”之句,这里用其意而又有所不同,歌筵弦管,客之所乐,而醉眠忘忧,为己之所欲,两者尽可各择所好容我”两字,极其婉转,暗示作者愁思无已,惟有借醉眠以了之这首词较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个宦途并不得意的知识分子愁苦寂寞的心情上片写江南初夏景色,将羁旅愁怀融入景中下片抒发飘流之哀此词整体哀怨却不激烈,沉郁顿挫中别饶情味,体现了清真词一贯的风格 故答案为:⑴B; ⑵①作者先以“社燕”自比,“年年”写出多年宦海漂泊、无处寄身的愁苦;②“且”字婉转地写出作者寻求暂时的解脱,借酒浇愁,忘记身外的功名利禄;③“不堪听”又进一步写出江南游子听到管弦声所产生的伤感;④最后“先”“容”又是权宜之计,姑且借醉卧而眠忘记眼前烦恼⑤作者处处想摆脱,处处又有愁绪,曲折地表达了无法排遣的愁苦之情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1)从字数看,《雨霖铃》属于________;从题材上看,这首词属于________。

      (2)柳永的词善于运用“点染”的手法,请找出这一首词中运用点染的句子,加以赏析 解析: (1)长调(词按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离别诗(送别诗、爱情诗均可得分)   (2)①“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先点明离别之情“念去去”,再用“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景色渲染烘托②“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伤离别”是点,先说出离别之苦自古如此,紧接着用“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来渲染自己的离别之情③“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酒醒何处”写出了离别之苦,“杨柳岸、晓风残月”渲染了一种更加凄清的环境,从而让人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词人的离愁别绪 【解析】【分析】(1)本题,《雨霖铃》,词牌名,又名“雨淋铃”“雨淋铃慢”,原为唐教坊曲名以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为正体,双调一百三字,属于长调前段十句五仄韵,后段九句五仄韵《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此词上片细腻刻画了离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全词遣词造句不着痕迹,绘景直白自然,场面栩栩如生,起承转合优雅从容,情景交融,蕴藉深沉,将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婉约词的代表作。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是词人的内心独白此词以去声“念”字作为领格,上承“凝噎”而自然一转,下启“千里”以下而一气流贯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里修远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既日“烟波”,又日“暮霭”,更曰“沉沉”,着色可谓浓矣;既曰“千里”,又曰“阔”,空间可谓广矣在如此广阔辽远的空间里,充满了如此浓密深沉的烟霭,其离愁之深,令人可以想见先点明离别之情“念去去”,再用“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景色渲染烘托此外还有,“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多情自古伤离别”是点,先说出离别之苦自古如此,紧接着就用“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来渲染自己的离别之苦是超越了古今所有人的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酒醒何处”写出了别离之苦,“杨柳岸、晓风残月”渲染了一种更加凄清的环境,从而让人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词人的离愁别绪故答案为:⑴长调(词按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离别诗(送别诗、爱情诗均可得分)     ⑵①“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先点明离别之情“念去去”,再用“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景色渲染烘托。

      ②“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伤离别”是点,先说出离别之苦自古如此,紧接着用“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来渲染自己的离别之情③“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酒醒何处”写出了离别之苦,“杨柳岸、晓风残月”渲染了一种更加凄清的环境,从而让人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词人的离愁别绪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体裁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结合相关知识分析 词按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所以这是一首长调,同时这首诗歌表达出对是送别友人,所以这是一首送别诗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仔细分析词句内涵的基础上作答在这首词中起到“点”作用的句子是“念去去”,是指想到这次去南方,点明了离别之情而“染”指用景物来渲染烘托点明的情感,后面的写景有“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写的是想象此去路途遥远,前路迷茫,通过写景来渲染离愁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送何遁山人归蜀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1)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秋学期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2025年秋学期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2025年秋学期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册单词和句子整理(表格版)(2025秋).doc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docx 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李白教学设计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docx 12 《论语》十二章 教学设计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docx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册单词和句子整理(2025秋).doc 初中英语新外研版八年级上册Unit 3 Make it happen单词解析(C部分)(2025秋).doc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1 Happy Holiday听力和重难点简析(2025秋).doc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高二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题及答案.pdf 2023-2024学年重庆市沙坪坝区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pdf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滨州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pdf 2023-2024学年重庆市渝北区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pdf 2024-2025学年山东济南章丘区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高二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题及答案.pdf 2025年陕西学考选择性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pdf 2025年甘肃学考选择性考试物理真题及答案.pdf 2025年福建学考选择性考试物理真题及答案.pdf 2025年辽宁学考选择性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