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西风胡杨.doc
6页课题9、西风胡杨 计划课时 2主备人苏金海二备人教学内容分析《《西风胡杨》是潘岳 2004 年为怀念胡杨树在沙漠中所保护的西域文明,而 专门撰写的作者以深邃的目光和睿智的笔触描绘了被称为“沙漠神树”胡杨的 宝贵品格,抒发了对胡杨深情的爱,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胡杨品格的赞 美,表达了他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 的热爱、赞扬之情 3.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4.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 热爱、赞扬之情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及对环保事业的关注 教具学具准备1.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收集胡杨、塔里木、罗布泊、楼兰、西域等 有关资料 2.制作课件 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设计)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教学设计时以读促讲, 自主感悟的理念为指导,设计了以下教学思路: 1.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感悟。
本文是一篇状物散文,语言优美,充满 激情,散文之魂“情”动其间,让孩子们在饱含各种情感的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领略胡杨精神,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2.抓住“两个板块”,体会两种情感一是学习“胡杨之最”部分,体会作 者对“沙漠神树”的赞美;二是学习“胡杨之悲”部分,体会作者对“沙漠神树” 的同情 小学 语文 学科备课手册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个人调整意见及补充内容 第一课时 一、直观感悟,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 种特殊的树,这种树只生长在沙漠里,生下来 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朽,它 就是——胡杨 2.展示一组胡杨在荒凉戈壁上傲然挺立的 图片,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谈谈对这一树 种的认知展示课件第三屏) 3.过渡: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随作者潘岳一起走进胡杨,感受胡杨。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一)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生词或不会读 的向同学请教,难读的多读几遍, 2.默读课文并思考: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内容,可以怎样给课文划分段落 (二)学生汇报,分享学习成果 1.指名让学生分段读课文,遇到难读难懂 的生字随机进行指导朗读和识记 2.学生谈谈每个自然段的大意,并以此给 文章分段 第一部分(1自然段):写胡杨是一种古老 美丽的树种,它生长在塔里木 第二部分(2—4 自然段):写出了胡杨性格和特点 第三部分(5—6 自然段):写了胡杨的过 去和现在。
第四部分(7—8 自然段):写了作者的希 望和信心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学习第一段 1.师读第一段,生边听边想,第一段交代 了什么? 2.生汇报感悟:交代了胡杨的生长环境\胡杨是古老珍贵的树种\绝大多数胡杨生长在 塔里木…… 3.引导学生从有关数据“一亿三千万年前、 百分之九十……”感悟胡杨的生长环境和古老 美丽 (二)深入研读第二段,领略胡杨之“最” 1.快速浏览2—4自然段,找出胡杨的三个 特点并板书。
板书:最坚韧、最无私、最悲壮) 2.提问:孩子们,胡杨的哪个特点给你的 印象最深?让孩子们选择印象深刻的内容自由 读,反复读,边读边品味,边读边欣赏,边读 边勾画能反应胡杨特点的重点词句,在读中反 复揣摩它们的意思 3.品词句,领略胡杨精神在孩子们充分 品读了课文的2—4自然段后,让孩子们先进行 小组交流,说说自己从哪些词句体会出胡杨这 一个特点的?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4.交流自己感受深的内容,师做点拨 最坚(1)抓住“耸立、挺拔”两个词语,了解 胡杨在沙漠中的生存状态 (2)通过补充句式“它能在零上四十摄氏 度的炙热中耸立,能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 中挺拔,不怕( ),不怕( )体会胡杨生存 环境的恶劣,从而领悟到胡杨与众不同的坚韧、 顽强 最无私 (1)课件出示以下内容:胡杨,是最无私的树。
胡杨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城市, 是村庄,是青山绿水,是并不了解它们的芸 浮华虚名让给了牡丹,让给了桃花,让给了所有稍纵即逝的奇花异草,而将这摧干裂的风沙留给了自己3.让学生独自领悟描写胡杨的无私和悲壮的特点时分别用了哪些表达手法?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2—4自然段,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这三个自然段 2.仿照2—4自然段的写作方法,赞美一种你喜欢的植物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指名说说胡杨的三个特点 2.背诵2—4自然段 3.过渡:而今,如此坚韧、顽强,为着人类默默奉献着的胡杨又遭遇着什么呢? 二、学习三四段,体会胡杨之“悲”。
1.学生细细品读课文5—8自然段 2.让学生谈谈自己品出了什么味道?心中 有什么感觉? 学情预设: (1)从“两千年前胡杨繁盛,孕育出西域 文明”品味出甜甜的味道2)从“胡杨也有哭的时候……”品出咸咸的味道 (3)从“他们想求人类……”这一句品出酸酸的味道 (4),从“我怕……我担心……”这一句 品出苦苦的味道 …… 3.学生谈感受时课件随机出示此句进行重 点讲解展示课件第六屏) 我站在这孑然凄立的胡杨林中,祈求上苍的泪,哪怕仅仅一滴;我祈求胡杨,请它们再坚持一会儿,哪怕几十年;我祈求所有饱食终日的人们背着行囊在大漠中静静地走走,哪怕就三天 (1)祈求是什么意思?(请求;恳切地希 望得到。
(2)作者祈求什么? (3)这排比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关注,对人们破坏环境的的痛心和呼吁之情 (4)发挥想象,联系第五自然段,完成填 空: “此时此刻,我们也来到了这孑然凄立的 胡杨林,我们继续祈求,祈求……” (展示课件第七屏) 学情预设: ①祈求“上游的人们不要拦水造坝围垦开发” ②祈求“人们要节约用水,要爱护地球水 资源”…… (5)小结:人类不仅有热爱大自然的权力, 更有保护大自然的责任。
三、回归课题,升华情感 1.学完全文,让我们回顾一下课题,想想 作者为什么以“西风胡杨”为题?(胡杨在恶 劣的环境中求生存,为人类作贡献……) 2.引读最后一段:师读——所以直到某日,被感动的上苍猛然看到这一大片美丽忠直、遍体鳞伤的树种,问:你们是谁?生读——烈烈 西风中有无数声音回答:我们是胡杨! 四、作业超市(选择其中一项完成) 1.写一写你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受 2.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有关胡杨、塔里木、 西域的信息,编一期手抄报,以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