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苏教版初一上册《我的思念是圆的》教学设计.doc
2页《我的思念是圆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2.领悟诗中的比喻和联想,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3.了解把握三首咏月诗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难点)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不独古人会望月感怀,古今的诗人情感是相通的,当代的大诗人艾青也有中秋夜对月怀人的时刻,因而写下了这首《我的思念是圆的》这节课,我们着重来学习一下这首诗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2.写作背景艾青的诗,往往较多地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时代的悲欢里,反映自己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反映现实的生活和斗争,从而比较鲜明地传达出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本诗写于1989年,是诗人晚期作品诗人一生经历坎坷,人到晚年后,对亲情看得越来越重此诗是诗人心境的真实写照3.自读诗歌,说说你对文题的理解明确:“我的思念是圆的”,把无形的思念说成是有形的圆,形象的语言中包孕着许多东西,比如说,“我”有一个成熟而圆满的思念,“我”看到现实中的不圆,追求美好的团圆……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默读,了解全诗大致内容。
明确:第一节:诗人把自己的思念比作是圆的,由此联想到最亮最圆的中秋月亮第二节:由西瓜、苹果也是圆的,联想到团聚的欢乐和“骨肉被分割”的痛苦2.阅读第一节:(1)第1—3句说“我的思念是圆的”,中秋的月亮是圆的,是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是圆,都那么令人满意呢?明确:中秋月圆常常是人事不圆2)第4—5句诗,联想到哪些诗(词)句呢?明确: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第6—7句启发人们联想,你会想到什么呢?明确:如苏轼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应该能表达诗人此时的心境了3.阅读第二节:(1)诗人说“西瓜、苹果都是圆的”有何用意?明确:西瓜、苹果都是圆的,又是很甜的,这象征着亲人的团聚时的欢乐2)第3—4句在此有何作用?明确:世界上的事情不可能都尽如人意,有团聚的欢乐就会有骨肉分离的痛苦这两句在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3)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明确: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渴望亲人团聚之情4.怎样理解作者艾青将思念说成是“圆”的?明确:这是一种化无形为有形的写法思念本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能借助其他的事物来体现月亮是人们常用来寄托感情的事物,所以在这个时候,思念就变为“圆”的了。
但作者不仅仅赋予了思念以形象,还赋予了它特殊的味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中秋,品尝月饼的时候,这种苦涩便蕴藏在了月饼中同是“圆”的,作者又巧妙地把“西瓜”“苹果”的甜与品尝“月饼”的思念之苦作了对比总之,诗人从多角度把这种无形化为有形,将意象变得清晰、具体二)比较阅读三首咏月诗词,写于不同的时代,都表达了相思之情,试作比较明确:相同点:中秋咏月,抒思念亲人、盼望团聚之情不同点:《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我的思念是圆的》时代不同唐代宋代现代形式不同七言绝句词现代诗内容、情感不同思念家人、离情别绪、委婉动人、小家怀念亲弟、自我解脱、旷达乐观、 小家思念同胞、渴望统一、哀伤沉重、国家四、板书设计《我的思念是圆的》第一节:思念圆——月亮圆——人不圆——何时圆第二节:思念圆——瓜果圆——家不圆——何时圆五、课外拓展请查找相关资料,写出某个传统节日的来历示例:端午节由来: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