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藤野先生.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j****
  • 文档编号:99744825
  • 上传时间:2019-09-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24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藤野先生一、课文说明: 《藤野先生》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在频繁跟换篇目的语文教科书里,能一而再、再而三被保留的,便是名篇中的名篇,鲁迅的《藤野先生》便是这样的经典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还要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还要注意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 这篇回忆录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学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二、教学目标: 1、学习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组织材料,学习抓住人物特征,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体会、理解文章含义丰富的语言,掌握文章叙事线索3、学习藤野先生严谨认真热诚正直的高贵品质;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三、教学重点、难点: 1、 明确文章的线索,探讨文章的主题 2、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归纳其性格特征 3、联系材料,领会作者弃医从文的情感因素,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四、课时安排:3课时五、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预习导学:(课前完成)【资料链接】写作背景: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

      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求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人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鲁迅作此文时,正当“三· 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 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 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朗读识记《文科爱好者》上“预习导学部分” 部分资料,结合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将未出现的词语查字典注音,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 3、完成《文科爱好者》“同步导练 基础知识”部分第二部分:课堂教学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说说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并阐述理由有老师、父母、朋友、还有偶尔相识的陌生人) 再让学生说说在成长中,哪件事最让你难忘? 由学生的回答导入文章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讲述了他与先生的交往。

      鲁迅先生怀念藤野先生的原因与我们刚才所讲的原因是不是一样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课文 (二)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思考问题: 1、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些事情? 明确:文章以作者在日本仙台求学的经历为线索,写了作者在日本求学的一段经历,即写了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时藤野先生的关心,匿名信事件,幻灯片事件即离开仙台等一系列事情2、文章重点写了发生在哪里的事情?此外还写了什么地方的事情?你能说出文章中的地点变化吗? 明确:重点写了发生在仙台的事情,此外还写到了东经等地的事情文章中的地点变化:东京——仙台——中国 3、全文共有38段,划分时可以“我”活动地点的变换为标志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 第二部分(第4—35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别,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 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与鼓舞4、给题目添加修饰词,初步感知藤野先生的思想品格明确:工作认真负责的藤野先生;对学生严格要求的藤野先生;热情诚恳的藤野先生 ;求实精神的藤野先生(三)研读课文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部分内容。

      2、思考:(1)请标出最能表现清国留学生丑态的词语和句子 (2)对于这些清国留学生,“我”是持什么态度?哪些词语表明了“我”的态度? (3)从“我”的态度,可以看出作者的什么思想?此处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思考后明确:(1)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中,作者着重描写了清国留学生的不男不女、不伦不类 的丑恶形象形成一座富士山”和“宛如小姑娘的发髻”,加上“油光可鉴”,生动形象地描绘与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奇特打扮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实在”是“的确”的意思,“标致”是“漂亮”的意思,用“实在”修饰“标致”,说思想腐朽的 清国留学生“的确漂亮”,这是反语,同时,还以“上野烂漫的樱花”之美来反衬这群清国 留学生之丑2)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东京 “清国留学生”的恶浊生活的憎恶、失望和不满,强有力地讽刺了这些顽固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遗少”,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极端憎恶的感情 (3)从侧面反映了鲁迅不愿与清国留学生同流合污的爱国主义思想,也为下文与藤野先生相识埋下伏笔 (四)作业练习《文科爱好者》“同步导练 课内阅读”部分。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鲁迅先生不愿在东京与清国留学生同流合污,于是到了仙台,认识了对他一生具有巨大影响的藤野先生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鲁迅心中的藤野先生二)研读课文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文章的主题是记叙在仙台求学及与藤野先生交往的经历,那主要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呢?说说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呢? 明确:文中主要写了修改订正讲义、订正解剖图、担心我怕鬼(关心解剖实习)、问中国女人裹脚等四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对我的关心、工作认真负责、严格要求以及对学术的孜孜不倦的求实精神2、作者初见藤野先生时,藤野先生是什么样子的? 明确: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夹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通过肖像描写,写了他的穿着,穿插了他穿衣服的掌故,表现了藤野先生是一个不注重穿着的人,生活朴素、简单 3、朗读第24-31段,思考,这一部分写了那几件事?从中可以反映出作者何种思想感情?请用文章中的语言说明 明确:写了两件事,即匿名信事件,幻灯片事件 鲁迅先生对自己到仙台学医的动机,在《呐喊》自序中写到“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象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有促进了国人对维新的信仰可见他是怀着救国救民的思想选择了医学这一职业的。

      可是,当在学医的过程中,看到了枪毙中国人的影片后,而且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鲁迅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于是促进了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产生他觉得,“医学并非一件要紧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是做毫无意义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素,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首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看电影受刺激,固然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但不能理解为偶然因素,如果我们分析当时的社会状况,鲁迅先生的思想转变还有起深刻的社会原因,这就是当时的社会潮流早在弘文学院学习时,他就常和许寿裳等探讨如何改变“国民性”问题,考虑如何提高国民素质,期间还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的影响 (三)作业练习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第三课时(一)导入新课藤野先生果然是值得鲁迅一生铭记的老师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心、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严格要求以及对学术的孜孜不倦的求实精神,不仅感动了鲁迅,更打动着我们每一位读者二)研读课文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1、齐声朗读课文第三部分 2、与藤野先生分别后,作者说:“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有怕敢写了。

      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明确:作者对中国在辛亥革命后依然是黑暗混乱的局面感到失望和不满,而又不愿意将这种情绪带给他敬爱的老师,对良师的期望无以告慰,用一个“竟”字将自己的这种无限遗憾和内疚之情表达出来 3、作者为什么说藤野先生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教师之一? 明确:因为藤野先生品格高尚,尤其是他毫无民族偏见——他对“我”的热心期望,“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大而言之,是为学术……”这种精神与品格,在“我” 的“眼里和心里”怎能不感到伟大呢?怎能不感激他呢?又怎能不从中受到鼓舞、激励呢?一个“最”字分量极重,真挚地表达了作者的崇敬、感激和怀念之情 (三)课堂小结课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鲁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暗线组织材料,体现了藤野先生崇高的精神和鲁迅深切的爱国感情文章语言精练,幽默而又犀利,抓住了人物的特征,生动而又传神,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好好借鉴,用我们的笔记住我们最怀念的人板书设计: 藤野先生明线: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没有民族偏见——怀念先生添改讲义 纠正解剖图 关心实习 问中国女人裹脚暗线:鲁迅的爱国情感——弃医从文第三部分:课后作业(一) 小组合作讨论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二) 补充诗歌鉴赏训练题:炼字型 ⑴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⑵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⑶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⑷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⑸例题练习: 题奉晚(宋)周敦颐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一地理教学计划(人教版2019必修一).docx 13.2 《致大海》 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pptx 《李凭箜篌引》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pptx 8.1《荷花淀》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pptx 13.4《树和天空》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pptx 《锦瑟》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pptx 0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pptx 《屈原列传》《苏武传》群文阅读比较探究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pptx 13.3 《自己之歌》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pptx 高中数学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单元复习课-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二第二学期.pptx 高中数学事件的关系和运算+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及其应用单元复习课-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复习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古典概型课件第一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频率与概率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事件的相互独立性+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平面与平面平行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第9章 统计复习课-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率的基本性质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事件的相互独立性+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