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阅卷报告系列.ppt
63页特色专题放送——生物阅卷中发现四种能力要求中各题型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近几年生物高考试题也在进行逐步的、稳定的过 渡无论是北京卷、上海卷还是全国统一卷,考试的形式都是笔试试卷的结 构,前面是选择题,后面是非选择题针对全国大部分考生的需求,这里仅从能力分类的角度,对考生主要的失分 原因进行归纳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复习备考及考场应对策略按照选择题、非选 择题题型顺序来为考生们一一讲解:具体讲解时按照以下顺序:①理解能力考查题;②实验与探究能力考查题; ③获取信息能力考查题;④综合能力考查题理解能力考查题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一),一、理解能力理解能力是生物科学素养最根本的核心要素其特点是: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推导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阅卷教师在阅卷过程中,发现考生在做理解能力考查题时经常出现以下几类问题:问题一:概念原理的张冠李戴;术语掌握不牢,错字、别字连篇;问题二:用文字、图解(表)等形式对生物学概念、原理等进行转换的能力弱;问题三:运用相关知识对现实生物学问题进行分析、解释、推理和判断的能力弱。
问题一:概念原理的张冠李戴;术语掌握不牢,错字、别字连篇,【问题描述与分析】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其概念、术语较多可以说,如果把生物学比喻成一张网,那么生物学概念则是这张网的结点正是因为生物学的概念多、术语杂,所以很多考生在平时学习生物学的时候只是机械地记忆,不能有效地再现相关知识的要点,也不能有效地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在考试的过程中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欠缺: 1.概念、原理的张冠李戴概念的层次性不清楚,使用范围模糊如包含关系的概念,即“大”概念和“小”概念的区分;“叶绿体中的色素”和“叶绿素”、“血液”和“血浆”、“新陈代谢”和“同化作用”或者“异化作 用”等相似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不清楚,张冠李戴如“生长素”与“生长激素”,“性染色体”与“X染色体或Y染色体”,“中心体”与“中心粒”等2.术语掌握不牢,错字、别字连篇如“蛋白质”写成“单白质”;“线粒体”写成“细粒体”;“神经细胞”写成“神精细胞”;“靶、腺”写成“糅、线”;“测交”写成“侧交”;“液泡”写成“叶泡”;“拮抗”写成“结抗”;“硝化细菌”写成“消化细菌”等 3.抓不住专有名词或没有运用专有名词如要填酶的“最适温度”,结果考生填的却是“酶催化反应效率最大时的温度”、“最佳温度”、“最快温度”等。
案例导析】 【例1】 (2009·福建卷)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B.RNA与DNA的分子结构相似,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可以储存遗传信息 C.DNA分子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思路点拨:肽链的盘曲、折叠等空间结构的变化是形成蛋白质功能多样性的原因 之一,因此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将发生改变 错因分析:由于对蛋白质和多肽的概念理解欠缺,层次性不清楚,导致不能选出 A答案 答案:A,【解决方案之高考现场】 (1)“形象思维”策略尽可能回忆老师讲课时所运用的实物、标本、图片、模式 图等实物模型或具体模型并回忆老师复习课中带领考生构建的或自己构建的概 念图,从而准确定位概念、术语的内涵和外延,准确答题 (2)重现概念图策略可以简单地在草稿纸上大体画出概念图,准确把握概念之间 的关系 【解决方案之复习指南】 复习时,按《考纲》规定的考试知识范围,以课本为依托,把握住生物学科的知 识要点,特别是主干知识(核心知识)的要点,对基本概念要把握住概念的内涵与 外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相关知识的联系,并构建概念图,形成知识网络。
如何构建概念图?在这儿举一些相关的概念图构建的例子,希望在考生的学习和 复习中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1)单一概念图构建对于单一的概念,一定要把握好其内涵和外延,以蛋白质为 例,做概念图如下:,(2)系统概念图构建构建系统概念图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使知识体系系统 化、纲要化,达到提纲挈领,将书读“薄”的目的比如从元素、分子、细胞、 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到生物圈,就是一个把握整个 生物知识的主轴 从系统的角度来讲,细胞可以被看做一个开放的系统,有该系统的边界——细胞 膜,系统内的分工与协作——细胞器,以及系统的控制中心——细胞核该细胞系统 也有自己的生长、增殖(生殖)、分化(发育)、衰老与调亡的生命史;也有该系统的 稳态的维持: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调控(DNA和RNA分子水平的调控),酶合 成的调节(蛋白质水平的调控),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能量的传递、信息的交流 (细胞整体水平的调控) 同样,高等动物和植物也可以被看做一个系统就拿高等动物来讲,它也有自己 的边界——第一、第二道防线,系统内的分工与协作——各大系统、组织、器官个 体也有自己的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变异、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史;也有个体 稳态的维持;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同理,种群也可以被看做一个系统种群是一个进化的单位,也是一个生殖的单 位,有自己的数量变化、基因库和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总是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 的水平上,从而不断向前进化 生态系统毫无疑问也有自己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四大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结 构决定功能,它有自己的功能——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也 有自我稳态的调节——反馈调节 这样对知识进行比较、归纳总结之后,就可以从整体上把握生物学,达到有效存储 和有效提取的目的显然,用系统的观点,从宏观到微观地去整体把握生命现象,就能使所学的知识 活而不乱,做到横向成一片,纵向成一体 学习和复习生物学时,构建概念图应成为一种习惯,学一节总结一节,学一章总 结一章,学一模块总结一模块,最后将不同的模块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张知识点 层次清晰、关系明确的知识网1)完成教材P14《自我检测》中的画概念图 (2)完成教材P38《自我检测》中的画概念图特色专题放送——理解能力考查题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二),问题二:用文字、图解(表)等形式对生物学概念、原理等进行转换的能力弱 【问题展示与分析】 由于考生对于生物学知识的掌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相关知识的记忆,也就是 说只是摄入相关的知识点,堆放在那里,并没有真正掌握,从而不能将机械堆 放的知识进行相关的变形、转化并加以联系。
考卷中反映出来的就是考生用文 字、图表以及数学表达式等准确地描述生物学事实的能力不足具体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1.考生不能正确理解曲线和图表的数学含义,不会用数学的思维来解决生物学 问题,欠缺学科间的简单综合能力 2.考生能用数学的思维正确理解曲线或者图标的数学意义,但却不能正确理解 曲线反映的生物学事实、原理、规律等 3.考生不能恰当地进行图文、图表转换不能用生物学语言准确描述曲线的走 势,无法通过曲线、图像的分析获取相关的解题信息同时,欠缺从曲线图中 获取曲线走势信息并进行比较、推理和归纳的能力,以及将曲线图信息转化为 文字表述的能力案例导析】 【例1】 (2009·北京理综卷改编题)小麦和玉米的CO2固定量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小麦的CO2固定量与外界CO2浓度呈正相关B.CO2浓度在100 mg·L-1时小麦几乎不固定C.CO2浓度大于360 mg·L-1后玉米不再固定CO2D.玉米比小麦能更有效地利用低浓度CO2,错因分析:考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常见以折线图或曲线图的形式表示实验结 果,而本题将实验结果处理成直方图,可能会使部分考生感觉不适应。
猛一看 A选项,感觉其表述似乎存在问题,当CO2浓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植物固定 CO2的速率不再随着CO2浓度的上升而增加然而,本题提供的实验结果(直方 图)却恰恰支持A项的表述另外,有些考生不能正确解读直方图信息,不会 直接运用数学方法来简化此题的解答过程 解析:本题以直方图的形式提供了相关的实验数据,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图中的 信息,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A和B选项可以从图中分析直接得出;从图上 看,当外界CO2浓度很低时,玉米可以固定CO2,而小麦几乎不能固定CO2, 即玉米比小麦更能有效地利用低浓度CO2;当CO2浓度大于360 mg·L-1后,玉 米仍然在固定CO2,只是CO2固定量不再随外界CO2浓度上升而变化,所以C 选项错误 其实如果考生的数学功底过硬,会看坐标图,不需要生物学的知识,可直接从 图中读出CO2浓度大于360 mg·L-1后玉米仍固定CO2,只是固定量不再随着 CO2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是一固定值 答案:C,【例2】 (2010·浙江)试管苗的光合作用能力较弱,需要逐步适应外界环境才能 往大田移栽研究人员进行了“改变植物组织培养条件缩短试管苗适应过程” 的实验,实验在适宜温度下进行,图甲和图乙表示其中的两个实验结果。
请回答:(1)图甲的实验是在大气CO2浓度下进行的据图分析,试管苗在不加蔗糖的培 养基中________和________更高2)图乙是试管苗在密闭、无糖培养基条件下测得的24 h内CO2浓度变化曲线 图中b~c段CO2浓度升高缓慢是因为________,c~d段CO2浓度急剧下降是因 为试管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d点时打开培养瓶塞,试管苗的光合速率_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知,采用无糖培养基、________和________可缩短试管 苗的适应过程案例实录:,,,特色专题放送——实验与探究能力考查题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一),对教材实验缺乏整体的设计思想及基本的实验能力;对教材经典实验重视不足 把握不到位 【存在问题】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但是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在黑板上讲实验已成为 许多生物老师处理实验课的一种习惯,使考生缺乏必要的实践活动基础,结果就是 学生缺乏基本的实验能力即便是老师带着学生进入实验室,通常是老师把各个实 验步骤在黑板上已写得相当清楚,按着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操作就能得到相应的 实验结果。
考生根本没有思考为什么要如此选材,为什么要用某一实验器材,为什 么要进行某一操作,仅仅是机械地验证,对课本实验缺乏整体的设计思想;忽视实 验完整过程与方法选择,创造性能力和意识不强;缺乏相关的科学实验的一般思维 方法,常常将实验结果、结果分析、实验结论混为一谈特色专题放送——实验与探究能力考查题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二),,特色专题放送——获取信息能力考查题常见问题 与解决方法(一),,,特色专题放送——获取信息能力考查题常见问题 与解决方法(二),A.①②③④⑤ B.⑤①②③④ C.①⑤②③④ D.①⑤④②③,(4)下表是各种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表5)某地对一段时间内流感发病情况作了统计(见下图)图中曲线在a点前快速上 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a点以后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是患者体内形成了 ________特色专题放送——综合能力考查题常见问题 与解决方法(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