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外贸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pdf
14页河南省外贸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职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结合河南省中职教育的有效资源,主动服务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与发展,特制定本规划一、学校发展的背景1、学校基本情况河南省外贸学校位于郑州市文化路91 号,创建于 1965 年,是河南省商务厅主管的一所主要培养涉外商务人才的省属公办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国家级重点中专经过四十六年的发展,现在学校是一所集普通中专、“32”普通大专、成人大专和成人本科学历教育、岗位培训、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及函授、远程教育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功能的办学机构学校占地四十余亩,建筑面积三万多平方米,各种教学场地和设施齐全建有以千兆主干网络为基础平台,以校园网应用为主线的校园网络图书馆藏书十余万册,校内专业实训室9 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15 个现有专任教师78 人,其中基础课教师22 人,专业课教师 56 人本科以上学历教师77 人,高级职称教师21 人,中级职称教师 34 人,“双师型”教师 28 人,重点专业均有 12 名专任教师为省级学术(学术技术)带头人或骨干教师目前开设从一年制到3+2五年制的各种学制的专业达十余个,主要专业有国际商务、商务英语、会计、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农资经营与管理、美容美体等。
先后为河南省、山西省、北京市等省市培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14 页 -养中专、大专和本科毕业生一万余人,为全国十几个省市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四万余人,为河南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提供了人才支持和知识更新的保证被誉为“河南外经贸实用人才培养输送基地”2、学校特色我校是河南省商务厅唯一的一所培养国内外实用型商务技能人才的省属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建校46 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全省外经贸事业的发展,注重发挥学校社会信誉好、办学经验丰富、传统专业优势强等特点,为省内外各级各类外经贸企业培养了大批业务骨干,被誉为“河南外经贸实用人才培养输送基地”升为国家级重点以来,学校为更好服务于河南开放带动主战略的实施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拓宽路子,在办学思路、办学结构、教学模式、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我校先后与阿里巴巴、百度、国基等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并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名牌大学联合设立远程、函授中心(站),形成了集普通中专、成人大专和本科学历教育,以及岗位培训、职业资格考试鉴定等于一体的多层次、多功能职业学校,为河南商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3、存在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学校占地面积较小,教学基础设施和实验设备的投入需进一步加大由于地方保护等原因,对我校近两年的在校生规模有一定的影响师资队伍建设虽然有成效,但专业发展不平衡、老师结构不够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14 页 -合理、教师实践能力不强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较高,但就业质量与学生和家长的要求还有差距二、办学指导思想以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关政策为指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方针,紧紧围绕我省开放带动主战略,为我省商务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高技能商务专业人才,为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进一步促进我省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为实现中原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服务三、发展规划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服务外经贸行业,培养涉外商务人才经过 5-10 年的不懈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质量效益明显提高、有特色,部分学科在省内、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培养专业涉外商务人才的职业院校以先进的办学思想为先导,以优秀的教育教学质量为保证,以一流的服务,创建一流的校园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教育科研水平等进入全省中职学校先进行列。
把学校建成全省商务行业的主要人才培养基地、图书资料和信息中心、涉外企业咨询服务中心和国际商务研究中心学校新校园位于郑汴新区的职教园区内,占地300 余亩,已开工建设未来35 年内,预计在校生人数可达8000 人以上将为河南“人才强商”战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大中原经济的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四、具体目标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14 页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和地方产业经济形势的变化,结合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实际,确立以下目标和任务1、办学规模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未来35 年内,各种层次的招生专业达到20 个,在校生人数达到8000 人2、专业建设积极适应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加强专业建设,强调特色办学的理念,突出传统重点专业(国际商务、商务英语、涉外会计)的特色和优势,;办好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美容美体、物流管理等专业;积极创办农资经营与管理、家政服务与管理等国家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旺盛的新专业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推进校企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和专业特点,创办短期职业培训班、学制灵活的全日制学历教育、开展函授、网络教育等多种类型的非全日制学历教育。
3、管理制度建设深化制度改革创新,完善“落实责任到人”为核心的目标责任制,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保障监督作用,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职能;制定切实可行的各部门管理制度;完善三级督察制度,促进制度的执行落实;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全员聘任制,部分专业教师向社会公开招聘;增强激励机制,改革分配制度,完善考评和奖励制度贯彻“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14 页 -原则,奖励政策向教育、教学一线,向教研人员、创造性工作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4、德育目标形成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道德教育、创业教育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的具有鲜明德育特色的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者队伍,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教育氛围创建一流的教育教学环境,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继续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加强对学生干部和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理建立学生成长导师制、学长制,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教育网络,研究新形势下德育教育工作的特点,提高德育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5、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实践能力、教学水平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制定专项计划,鼓励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建立专业课教师定期参加生产实践和校本开发培训制度,建立完整、科学的师资培训规划,“内培外引”,选拔出省、市学科、学术带头人,推行各级骨干教师评选,提升师资队伍素质结合国家、省、市、县、校各级师资培训,调整教师结构,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争取实现师资队伍学历达标率达100%,建设一支拥有包括5-10 名省级骨干教师,35 名学科、学术带头人,1020 名青年骨干教师,50 名以上的“双师型”教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6、校园基础设施和新校区建设学校新校园位于郑汴新区的职教园区内,占地 300 余亩,已开工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14 页 -建设结合新校区建设规划,在加快新校区开发建设的同时继续完善现有校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与办学规模相匹配的配套设施修缮翻新食堂、教学楼;按专业需求配置专业实训设备,设立各专业实训室,满足在校生教育教学需要;建立与企业联合的校外实训基地;完善校园信息化建设,建立校园网办公自动化平台,实现校园一卡通,完善校园电子监控系统五、保障措施1、注重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队伍建设我校拥有一支符合要求、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领导班子。
学校领导班子 7 人,由 1 名校长、1 名党委书记、1 名经贸学会副会长、1 名工会主席兼纪委书记、2 名副校长及 1 名校长助理组成,班子成员分工明确,职责分明,能适应学校工作的需要我校重视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一是加强班子内涵建设,分期分批派出校级领导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提高了管理水平领导班子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工作效率高二是抓好班子思想作风建设,以团结精神为纽带,以勤政廉政为表率,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处理教职工切身利益,保证教职工的知情权、监督权,增强学校领导班子的威信和凝聚力学校领导班子热爱职教事业,职教理念新,管理能力强,熟悉中等职业教育业务和学校管理业务,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较强的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能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首位,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主动适应市场需要,带头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意识和竞争理念廉洁奉公,团结协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了齐抓共管,共创学校工作新局面的强大合力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6 页,共 14 页 -学校重视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在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包括:1、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制度,实行干部竞争上岗,对于工作表现突出、能力强的人员,提供机会选拔到中层岗位上来。
2011 年 8 月,我校通过竞聘上岗、双向选择的方式,选拔出 29 位同志担任中层行政工作,使整个学校管理团队结构更为合理,管理工作更加高效2、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目标考核与民主评议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坚持能上能下、奖优罚劣的用人机制3、加强对中层干部的培训教育,组织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注重提高中层干部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中层干部承上启下、敬业奉献、实干苦干,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深化改革创新,完善管理制度学校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成立作风整顿领导小组,推行学校管理制度的全面改革创新相继推出了学生管理制度汇编教学管理制度汇编和学校管理制度汇编等对学生实行全封闭管理,推行了“学生成长导师制”和“学长制”校园实现了监控全覆盖,教职工上下班采用指纹打卡系统所有这些制度措施的落实,对规范和加强学校各方面的管理,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实施民主管理制度,做到每学期最少召开一次教代会,重大事项由教代会讨论通过执行,强化学校管理的民主化进程实行“落实责任到人”为核心的目标责任制,强化干部职工的责任翁意识,做到事事有人负责推行每学期一次的校务公开制度,增强学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
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7 页,共 14 页 -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增收节支,科学、规范使用好公用保障经费,搞好学校基础建设实行自上而下的三级督察制度,切实落实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真正做到“责任到人,层层负责”强化目标管理,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公平、公正、科学的竞争机制,优胜劣汰,能者上,庸者下,优化重组教师队伍,建立竞争上岗机制,激励机制,健全和完善考核制度3、加强德育工作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道德教育、创业教育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广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读好书”、“岗位创新”等活动,开展“校兴我兴,校荣我荣、校衰我耻”教育,培养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从而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全面推动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位一体和谐发展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提高学校教职工的德育意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完善德育工作体系落实德育工作人员业务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学习,进行岗位培训,注重师德培养和业务指导,提高德育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水平制定新修订的 班主任工作制度,加大班主任的目标责任和奖惩措施,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重视青年班主任的培养,强化学生科、教学科、班主任三方面的分工协作。
制定新修订的 学生管理制度汇编、学校社团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干部和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理;建立“学生成长导师制”、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8 页,共 14 页 -“学生管理学长制”德育新模式;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建立“心灵驿站”和网络“心理师”,通过沟通、疏导,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深化德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