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常心理学笔记(四)焦虑障碍.doc
4页第四章 焦虑障碍 1、焦虑,恐惧与惊恐 2、广泛性焦虑障碍 GAD 3、惊恐障碍 4、强迫障碍 OCD 强迫思维及强迫行为§焦虑、恐惧与惊恐 1、恐惧:面对危险而即刻产生的警戒反应,强烈的情绪伴随着自主神经系统能 量的急剧迸发以驱动战斗或逃跑(fright or fright) 2、焦虑:负性情绪状态,伴随着生理紧张的躯体症状以及对将来的担忧 2、惊恐发作:与情境相关,非预期的突然的强烈恐惧与极度的难受 3、恐惧与目前状况有关,而焦虑是指向未来,惊恐发作则是与情境相关,但实 际并不存在真正危险的身心反应§焦虑类型 1、物质性焦虑——在焦虑易感性上相对稳定的个体差异 2、状态性焦虑(与环境有关)——对紧张烦恼的主观情绪反应并唤醒自主神经 系统的活动性,随时间不同其强度和波动性发生变化 (主观认知很重要) 3、焦虑障碍广泛存在于其他多种心理障碍或疾患之中§焦虑症状 1、焦虑的自我感觉:迫近的危险感,担忧,紧张,不能集中注意力,即刻崩溃, 感觉逃避和摆脱现状的强烈愿望 2、焦虑的表现:行为逃避,言语异常,动作协调困难,解决问题无能 3、焦虑的生理/心理反应:心率/呼吸加快,不规律,胸闷心悸,肌肉紧张,震 颤,血压升高,手脚出汗,胃肠功能异常,腹泻,尿频……§广泛性焦虑障碍 GAD 1、难以控制的焦虑和担忧“自由浮动性焦虑”Free —floating Anxiety 2、担心的期待(Apprehensive Expectation)——核心症状 3、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肌肉紧张,易感疲倦,思想难以集中。
4、植物神经功能亢进,心悸,呼吸急促,多汗,腹泻,尿频,头晕…… 5、过分警觉,易激惹,睡眠障碍§GAD 诊断要点 & 治疗 1、症状出现时间至少 6 个月以上 2、功能影响:工作,学习,社会交往…… 3、当事人难以自制的焦虑和担忧,坐立不安,肌肉紧张等 4、排除针对特殊对象的焦虑或其他精神障碍 5、治疗:药物治疗,苯二氮卓炎,抗抑郁制剂,CBT 认知行为疗法§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 1、可附加于任何对象1)惊恐发作:突然的极度害怕并伴有难受的生理症状,如心悸心慌,出汗,颤 抖,窒息感,胸痛恶心,晕倒等,可在 10 秒之内达到高潮 2)预期焦虑(Anticipatory Anxiety):在反复发作之后的间歇期,因担心再 次发作而惴惴不安 3)求助和回避行为 4)常伴有抑郁症状,因不堪忍受惊恐自杀倾向增加 5)心理治疗对惊恐障碍非常有效 PCT 惊恐控制治疗——激发惊恐感受的练习,放松训练,呼吸训练§广场恐怖 Agoraphobia 1、害怕独自离家在外的种种情景,怕开阔地方,怕人多/人群拥挤,…… 2、对此感到焦虑,恐惧,觉得无助,甚至恐慌至极而晕倒 3、因此而设法逃避这种情景,并影响到社会功能。
4、1871 年第一次出现 Agoraphobia 该术语,借用在希腊词根 Agora 原意“市 场” ,指忙碌,拥挤,闹哄哄的场所§社交恐怖 Social Phobia 1、害怕与人,尤其是陌生不熟悉者的接触或社会交往 2、置身于社交情景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焦虑惊恐 3、设法逃避这种情景,或极痛苦极焦虑烦恼的忍耐,当事人认识到这种害怕/ 焦虑反应是过度或不合理的,但无法控制 4、显著影响功能:职业/学习,社交/人际关系,并为此明显感到痛苦烦恼§ 广场恐怖 & 社交恐怖 1、广场恐怖,社交恐怖是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惊恐障碍,其中后者更加普遍 2、社交恐怖与广场恐怖都害怕离家外出,但前者主要是害怕与人接触,甚至与 人的目光接触 3、社交恐怖在所有心理障碍中发病率最高,大多在青春期开始,15 岁达发作 高峰,在年轻(18——29 岁) ,受教育程度低,社会经济地位低,单身人群 中发病率最普遍§其他特殊恐怖症状 1、飞行,高空动物,流血……儿童的学校恐惧 2、存在/预期对某特殊场景或物体而出现的过度或不合理,显著而持续的害怕/ 恐惧 3、一旦置身于此特殊场景,几乎毫不例外立即出现强烈焦虑和惊恐。
4、设法避免该场景或物体,或极痛苦极焦虑,烦恼的忍耐,当事人认识到这种 害怕/焦虑反应过度或不合理的,但无法自制 5、显著影响功能,职业/学习,社交/人际关系,并为此明显感到痛苦烦恼§特殊恐怖类型 1、由物型:害怕动物或昆虫,一般在童年起病 2、自然环境型:害怕自然环境中的事物,如暴风雨,高处,水边,一般在童年 起病3、血液——注射——损伤型:此型常有家族史,以血管迷失神经反应过强为特 点 4、情境型:害怕公共交通工具隧道,桥梁,电梯,飞机,驾驶室,封闭场所等 等 5、其他型系统脱敏法应当在治疗师的指导下,有序进行,防止求诊者急于求成,而过快 过大步地操练反应更可能坚持不下去而逃避,反而更甚,强化了恐怖§强迫障碍(强迫思维及强迫行为) 1、强迫思维:冲动意念,想象,思想等等以刻板形式反复而持久占据意识领域, 无法排遣,以致引发显著的焦虑和痛苦烦恼 2、强迫行为:作为强迫思维的反应或出于预防,或为减轻痛苦烦恼而反复出现 的毫无意义的仪式行为,刻板行为或精神活动, (如洗手,排次序,核对, 计数,默诵单词,祈祷等) 3、显著影响功能:职业/学习,社交/人际关系,并为明显感到痛苦烦恼 4、在病程中的某一时,当事人曾认识到这种强迫思维/强迫行为是过分/不合理 的,但在发作的大部分时间里,伴有自知不全,不能认识到这种强迫思维/ 强迫行为是过分/不合理的。
§诊断要点 1、这种强迫思维/强迫行为是持续存在,令人不愉快,毫无意义,仪式化,自 发出现且极难自我控制的冲动 2、当事人若不采用强迫思维/强迫行为就极度焦虑不安 3、与强迫人格障碍的异同: 1)强迫人格障碍总是存在僵硬刻板的担忧(内隐的人格倾向,庸人自扰, 自寻烦恼……) 2)但却不会陷入那极为使人坐卧不安的思虑或行为-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 毫无意义的仪式化行为§强迫障碍与焦虑 1、OCD 是焦虑障碍最糟糕的极点,常常伴随着广泛性焦虑障碍,反复出现的惊 恐发作,使人无能为力的逃避以及重度抑郁等 2、强迫症患者整天,每天甚至一生都在与自己的强迫意念,想象或想法搏斗, 但往往悲惨的失败了 3、强迫症的仪式行为主要用于减轻强迫思维带来的烦恼和痛苦 4、强迫型人格障碍与强迫症确有联系,但前者一般不会有强迫思维及刻板的仪 式化行为§强迫症的治疗 1、研究显示 5—HT 再摄取抑制剂,如三环类抗抑郁药 氯米帕明(氯丙米嗪) 对治疗强迫症表现出较为乐观的效果,目前氯米帕明是治疗强迫症的首选药 物,但停药后复发较普遍 2、高度组织性结构性的心理治疗长远效果比药物更好3、最有效方法是暴露与阻止仪式化行为 ERP 相结合。
4、心理外科手术是无路可走的最后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