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说课稿-爷爷的芦笛.docx
3页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说课稿 爷爷的芦笛 一、教材说明: 课文《爷爷的芦笛》是苏教版第十一册中的一篇阅读课文这是一篇行文优美,又不乏哲理的短篇小说主要写了一个叫强强的小男孩到爷爷的小闸屋度过了一个狂风大浪之夜,逐渐成长起来的故事,让我们体会到"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的道理 全文共13自然段,第一段(1)描写了强强对爷爷小闸屋的想象,那里景色怡人,令强强深深地向往与眷恋;第二段(2-6)写我来到爷爷的小闸屋,并拉着爷爷做了一支芦笛;第三段(7-10)描写潮汛来时,漆黑的夜晚狂风大作,海水狂怒,肆意袭卷爷爷的小闸屋在波风浪谷中颠簸,随时将被巨浪淹没的险境以及在爷爷的小屋独处的强强的焦急与恐惧第四段(11-13)描写了强强在大浪的余波声中,再次听到爷爷悠扬的笛声,想起了爷爷平时爱说的一句话,"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从而觉得自己变得勇敢起来 二、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七至十三自然段 2、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衬托作用,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等句子的意思。
4、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明白经风雨、见世面,接受实际锻炼,对自己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点: 课文重点是第三、四两段,描写自然环境和强强心理活动的语言很精彩,要指导学生认真朗读、体会,并熟练背诵,增加语言积累 四、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和学生生活实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既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 五、教学流程: 如何让这群六年级的学生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而且比较到位的理解文章的深远意蕴与独特构思呢?我准备这样来教: 第一课时中我帮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理清课文思路,初步理解课文 第二课时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理解课文,突破难点 第一段通过引读将学生带入意境,从"碧蓝碧蓝"、"翱翔"、"闪闪烁烁"等词语体会强强想象中小闸屋的美丽和强强对小闸屋的向往从"三折两卷"体会爷爷做芦笛的本领高 第二段通过同桌互读(强强和爷爷的两段对话)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 第三段在狂风暴雨的音乐伴奏下师范读,使学生感受到环境的改变这时问:强强真的如他所说"不怕"吗?(不是,他十分害怕)他为什么害怕?(大海狂怒)自读课文,划出你认为描写大海狂怒和强强害怕的精彩句子,写上批注。
学生交流时,师注意朗读指导,做到熟读成诵强强如此害怕是因为他从未经历过这样的夜晚在他害怕时听到一种奇特的声响怎么是"奇特"的呢?请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想象一下,爷爷想通过笛声对强强说些什么?学生展开想象 第四段通过以上的读、说,学生已经水道渠成,可以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最后,请学生拿出摘录本,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