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名师备课济南版初中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 第一章 第五节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济南版七年级上).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h****0
  • 文档编号:286244169
  • 上传时间:2022-05-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2.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五节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分析本节课在《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一章中是综合性知识,它的内涵与外延都非常广泛,课程资源也非常丰富,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现象结合也极为密切,有些还属于社会热点问题,学生了解多,兴趣浓厚本节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和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具有了这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接受起来比较容易所以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使学生能在相互讨论和研究过程中归纳总结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培养学生热爱生物、关注生物生存环境的环保意识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主要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资料、验证实验、应用实践、处理信息等形式展开教学目标1.描述绿色植物为生物生存提供了食物和能量;理解绿色植物是绿色的“能量转化器”2.明确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理解绿色植物是自动的“空气净化器”3.了解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现象的成因及危害4.描述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过程,以及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理解绿色植物是天然的“蓄水池”5.挖掘本节课的情感点,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形成热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绿色植物是绿色的“能量转化器”2.理解绿色植物是自动的“空气净化器”,对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决定性作用3.理解绿色植物是天然的“蓄水池”4. 理解归纳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物圈中生物的能量来源的动画、“自然界的水循环”的动态模式图、自然界中水循环路线示意图、大雨过程中地表径流录像等普罗斯特勒实验装置一套:密闭的玻璃罩、蜡烛、绿色植物、小白鼠等教学程序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1.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有关沙尘暴的录像及近几年沙尘暴频繁发生的资料请学生观看2.引导学生描述沙尘暴的危害,并适时地提出问题:近几年沙尘暴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活学生思维、诱发学生兴趣3.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认识到沙尘暴的频繁发生与人类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和对草原的不合理利用有着直接的关系使学生意识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而顺利地导入新课二、观察与思考1.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生物圈中生物的能量来源的动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并运用前面所学习的有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知识分析动画,从中获取信息。

      2.为了便于理解生物圈中的物质和能量的传递过程,教师在课本问题的基础上作了一些变动,使问题变的简单易懂,轻松突破难点大屏幕出示问题:(1)上述生物中谁能直接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2)动物以什么为食?它体内的能量从哪里来?(3)请同学思考猜测一下,我们平时吃的蘑菇、木耳的营养从哪里来?(4)概括总结太阳能是如何被生物圈中的生物利用的?3.为了照顾每一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让优等生吃的饱,中等生吃的好,后进生吃的了,使所有学生学有所得,这四个问题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并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4.对于第三题,学生大多认为蘑菇、木耳和绿色植物一样能进行光合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师解惑:它们也是利用环境中的有机物来生存的,而环境中的有机物最终也是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这样学生即认识了蘑菇、木耳的能量来源,又为以后学习微生物的营养方式奠定基础5.归纳小结:在生物圈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而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是绿色植物,它是生物圈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对整个生物圈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绿色植物可以称得上是“生命之母”,使学生全面理解绿色植物是绿色的“能量转化器”。

      三、情景设疑,轻松过渡1.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日常生活中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各类图片2.引导学生质疑:大气中氧气的含量会不会因此而减少呢?3.学生结合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知识,轻松过渡到绿色植物是自动的“空气净化器”四、观察实验,思考问题:1.课前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该实验,让他们体会到实验的艰辛、成功的喜悦上课时由他们演示该实验过程并选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其他同学也会以他们为榜样,自愿加入兴趣小组,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2.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后,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例如“蜡烛为什么熄灭了?”“小白鼠为什么不久就死了?”“燃烧的蜡烛有了植物仍能继续燃烧,植物与小白鼠为什么能活着?”等简单的问题由学生回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让学生认识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3.师生共同归纳:地球上的绿色植物通过不断地进行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使学生理解绿色植物在碳—氧平衡中的作用达成共识:绿色植物是绿色的“能量转化器”。

      4.引导学生回忆大气中95%的氧气来自于海水中的藻类植物,使学生明确:我们不仅要保护身边的树木小草,更要保护海洋植物,以此培养学生爱护植被、保护环境的意识五、联系实际、迁移升华1.温室效应(1)大屏幕出示温室效应的有关资料学生阅读资料明确什么叫温室效应?以及温室效应是如何产生的?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a温室效应将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危害?b为减缓温室效应,我们如何做?(2)分组讨论:学生每四人为一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上述问题展开讨论: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讨论最充分,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刻透彻小组同学积极讨论、相互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合作讨论,学生的思维也受到他人闪光点的启发这样,在讨论中开阔了思路,在交流中获得了提高和发展3)然后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对学生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以及共同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意识到温室效应的危害2.臭氧层破坏(1)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入手:夏季我们经常在外出时涂上防晒霜,戴上太阳镜和太阳帽,打上遮阳伞,这是为什么?学生会齐声回答: 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但是如何防止过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上呢?学生鸦雀无声,无人回答然后大屏幕出示资料,请同学阅读资料。

      在资料中学生认识到臭氧层的作用、臭氧空洞出现的原因以及防止臭氧空洞出现的措施2)通过阅读资料,获取信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到图书馆、资料室、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搜集资料获得信息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六、集思广益、献计献策:1.教师引导:绿色是宇宙赋予我们星球的奇迹,它的作用的确是太大了,因为有了绿色,我们的生物圈才如此生机勃勃然而我们国家植被的现状不容乐观,我们只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才能拯救绿色2.小活动:你说、我说、大家说为拯救绿色,同学们献计献策:(1)多植树造林2)保护好森林和海洋,比如不乱砍滥伐森林,不让海洋受到污染以及保护浮游生物的生存3)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4)节约纸张(造纸用木材)(5)不践踏草坪等从而激起学生关注祖国,热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七、归纳总结、发出倡议1.师生共同总结:绿色植物是改造地球面貌的主力军,是绝大多数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它既为其他生物提供了物质和能量,又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2.提出倡议:请伸出你我的双手,为保护生物圈中的这一片绿色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设计说明一、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给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小组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彼此配合更加默契,相互信任程度加深,合作意识增强,资源得以共享;在汇报交流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心理素质得到加强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图文资料中捕获信息、处理信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知识和经验,交流彼此的情感和心得,达成共识,形成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的“学习共同体”体现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的教学理念三、通过分层教学,对各层次的学生给以多样的、适当的、有针对性的鼓励,使后进生学有所得,提高了学习生物的兴趣;使优等生能吃的饱,扩大了知识面从而使每位学生的成绩得到肯定,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求知欲四、实验操作是生物课最经典、最刺激、最具开发性的动手方式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练习实验操作,上课时由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动手操作,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五、让学生在课后到图书馆、资料室、网上来查阅资料,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反思本教案力求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

      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二、通过实验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和课堂气氛都相当好三、通过小活动:“你说、我说、大家说”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学生为保护绿色献计献策,增强了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第二课时教学程序一、复习提问,巩固知识: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绿色植物是绿色的“能量转化器”;自动的“空气净化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而为新课的讲授作铺垫二、创设情景,激起疑问:1.先呈现一组青山绿水的图片,请同学们欣赏接着出现背景说明:中国有句谚语: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2.提出问题:这句谚语中蕴含着什么样的科学道理呢?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还有什么作用呢?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3.学生积极讨论,充分发表意见,认识到绿色植物对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寻找切入点,导入新课:绿色植物是天然的“蓄水池三、观察思考:1.生物圈中水循环过程:(1)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自然界的水循环”的动态模式图。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描述生物圈中的水不断地在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循环流动的过程2)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总结出自然界中水循环路线示意图:(3)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积极发言,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积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2.绿色植物在水循环过程中的作用:(1)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大雨过程中有绿色植被覆盖的陆地和裸露的陆地水流大小、地表径流速度的录像,并呈现文字资料:据最新估计,森林能把50%~80%的降水转入地下,一公顷林地比裸地可以多储水3000立方米,无林地比覆盖率为30%的林地土壤流失多60%提出问题:有绿色植被覆盖的陆地和裸露的陆地水流大小、地表径流速度是否相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观看录像,仔细阅读材料,积极思考,知道绿色植物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使学生对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水平衡中的作用有初步的感性认识2)表格呈现我国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和铅山县森林覆盖率与年降雨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秋学期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2025年秋学期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2025年秋学期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册单词和句子整理(表格版)(2025秋).doc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docx 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李白教学设计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docx 12 《论语》十二章 教学设计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docx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册单词和句子整理(2025秋).doc 初中英语新外研版八年级上册Unit 3 Make it happen单词解析(C部分)(2025秋).doc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1 Happy Holiday听力和重难点简析(2025秋).doc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高二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题及答案.pdf 2023-2024学年重庆市沙坪坝区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pdf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滨州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pdf 2023-2024学年重庆市渝北区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pdf 2024-2025学年山东济南章丘区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高二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题及答案.pdf 2025年陕西学考选择性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pdf 2025年甘肃学考选择性考试物理真题及答案.pdf 2025年福建学考选择性考试物理真题及答案.pdf 2025年辽宁学考选择性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