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一课第3节 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 3含解析.docx
10页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普通话和方言的定义以及汉语的方言分布 2、了解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掌握了解方言的意义 能力目标: 根据所学知识,比较方言和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区别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祖国各地语言的认同和热爱之情二、教学重难点: 比较甘肃庆阳方言和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区别三、教学方法: 讨论、点拨、欣赏比较、练习巩固四、教学课时: 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拍花花手,卖凉酒,凉酒高,闪断腰,腰里撇了个黄连刀,砍黄草,喂黄马,黄马喂的壮壮的,老爷骑上告状起一告一个撒状,告了个扁担状,扁担不会担水,一担一个鸡嘴,鸡嘴不会剜拉拉,一剜一个哈麻麻哈麻麻不会养娃娃,一养一个哈大大,哈大大不会走平凉,一走走着南门上……这首儿歌大家熟悉吗?对,我们庆阳的同学都知道,那么大家觉得这首儿歌和普通话相比有哪些区别呢?(二)普通话和方言定义: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是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
方言是指同一种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分支,或者说是一种语言的地域变体汉语就是一种有许多方言的语言根据方言间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一些重要差异,现代汉语分成七大方言,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三)师生互动,比较庆阳方言和普通话的区别:1.语音方面:(1)零声母字相对普通话较少a.开口呼零声母字如“安”、 “爱”、“挨”、“傲”、“恩”前加上了声母n,如把ai (爱)读成nai(乃)b.合口呼零声母字如“我”、“问”、“无”、“哇”、“忘”等字将音节开头的音读作唇齿浊擦音v另外如饿、鹅等字前加上了v(唇齿浊擦音)声母,读成vo2)—部分不送气音的字的读音普通话塞音、塞擦音中有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对立:b—p、d—t、g—k、j—q、zh—ch、z—c而庆阳方言中有—部分不送气音的字读作送气音字,如“病”、“洞”、“柜”、“净”、“重”等字的声母分别读为送气音p、t、k、q、ch但也有部分字如办、中、金等的字的声母仍读b、zh、j等3)zh组声母的读音庆阳方言中,—部分zh、ch、sh声母的开口呼韵母字,读作相应的z、c、s声母的字,把舌尖后音读成舌尖前音如将“枝”、“抄”、“是”的声母分别读成z、c、s,如“扎”,普通话(一声)念zha,庆阳话念为za;如“产”普通话念chan,庆阳话念为can等。
但“知”、“超”、“世”等字的声母仍读作zh、ch、sh (4)部分舌尖音s字的发音庆阳方言中,以舌尖音s与韵母u相拼时读成舌面音x,拼读为xu,如肃、诉等普通话韵母共有39个, 即-i[ ɿ]、-i[ʅ] 、i[i]、u[u]、ü[y]、ɑ、iɑ、uɑ、o、uo、e、ê、ie、üe、 er、ɑi、uɑi、ei、uei、ao、iɑo、ou、iou、ɑn、iɑn、uɑn、üan、 en、in、uen、ün、ɑng、iɑng、uɑng、eng、ing、ueng、ong、iong,庆阳方言的韵母有33个,这里说明的是庆阳方言中前鼻音韵母en、in、uen、ün读成了后鼻音韵母eng、ing、ueng、iong字,没有o、ê、由此少6个韵母,但是普通话中韵母为üe的字在庆阳方言中却读成yo/yea.部分u音、ou音字的发音庆阳方言中将边音为l韵母为u的字在发音是读成了lou,如录、炉等,有的将边音为l韵母为ou的字却读成了lu,如楼、露等有将边音为l韵母为ü的字都成liou,如绿字b.前鼻音字读成后鼻音字庆阳方言中,前鼻音字基本都读成后鼻音字如把in(因)读成ing(英),把en(恩)读成eng("增”的韵母),把un(春)读成ong(“冲”的韵母)等,可以说前鼻音和后鼻音严重混读,学生考试时失分很多,学习时务必注意。
c.部分ai字的发音庆阳方言中将部分ai字读成ei字,如bai(白)读成pei(陪),麦(mai)读成mei(妹)等d.部分an字的发音当声母g、k、h与韵母为an拼读时,韵母变为ian,如kan(看 )读成kian,gan(感)读成gian,han(喊)读成hian,而普通话中并无此发音e.关于韵母i的发音庆阳方言中,声母q和韵母i相拼时,有偶尔读成qie的情况,如起(qi)读成qie,但如期、气等字如读原音f.关于o的发音当不送气音和送气音的字和韵母o相拼时,庆阳话韵母基本都读成e,如播(bo)、破(po)、末(mo)等字全读成be、po、mo,o和e都是舌面后半高元音,区别在于o是圆唇音,e是不圆唇音普通话中并无此发音 g.n、l声母后有uei韵母,而无ei韵母普通话声母n、l后有ei韵母,无uei韵母,庆阳方言n、l声母后有uei韵母却无ei韵母如:“雷”、“擂”、“泪”、“累”、“类”、“内”等字的韵母都是uei (5)声调a.调类虽然庆阳方言与普通话一致同为四个调类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但许多字在声调方面读音差距很大,如将普通话中的部分阴平字读成阳平字,如 “泡、报”等,部分阴平字读成去声字,如妈、扔等,部分去声字读成阴平字,如去、泡、滇、颇等,部分上声字读成阴平字,如马、砍等。
因此,庆阳的师生在学说普通话时声调总是拿不准据统计,这类不合规律的例外字有400来个,师生在教学、考试时一定要通过规律,辨析它们的区别b.调值庆阳方言的调值特点为:无曲折调、有两个降调、各调值的高度均比普通话低,升降幅度均比普通话小其阴平是降拖调,阳平是中升调,上声是中降调,去声是半高平调但不得不说的是庆阳方言的入声字的归属与普通话不同普通话的入声字是分别归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即“入派四声”,庆阳方言也是“入派四声”,但更多是归入阴平、阳平之中,归入阴平的较多,次之为阳平,归入上声的最少如我们知道的“哲、国、铁、雪、木、六”等古入声字在庆阳话里都归入去声2.词汇方面a.“老”作前缀一般放在排行、姓氏、亲属称谓等前面 “碎”作前缀一般放在排行前,表示“最小”意,如碎娃、碎大、碎爷等日”作前缀和后面的词根语素一起构成动词或形容词,当表示性状和动作时,常带有贬义的感情色彩如:日弄(从中捣鬼,整别人)、日眼(不顺眼,讨人闲)、日踏(糟蹋)、日能(骂人话,好出风头)、日鬼(糊弄别人),等等二”作前缀在镇原方言中可以出现在名词或量词前构成一个新的合成名词,表示次一等的、顺序在后的语法意义如:二婚、二货、二回,等等。
b.以“儿”作后缀的词语不是很多如:手套儿、键盘儿、枪子儿、瓜籽儿,碎子儿(小孩),等等但是“儿”多用在姓名之后,如老王儿、老刘儿等,表示亲切、喜爱的感情色彩c.“子”作后缀的词比较多如:游门子(串门)、梁子(隔阂、心病)、冒子(指冒失、鲁莽的人)、基子(土坯)、连模子(不分主次、好歹)、半盅子(指不通事理、说话随便、举止粗野)、摆浪子(吊儿郎当)、菜包子(比喻貌似能干实则无能)、二杆子(指糊涂而冒失的人)、狗孙子(胆小鬼)、结咯子(口吃的人)、撒欢子(奔跑)、碎嘴子(说话唠叨)、烧料子(指举止轻浮,爱出风头的人)、挑梢子(一指在某一方面拔尖出众,一指做活不踏实)、窄楞子(指蛮不讲理的人)、舔狗子(巴结人,拍马屁)、冷子(冰雹)、肩子(指两肩镇原方言中,“肩”读如“家” )、背锅子(指驼背的人)、赶场子(指夏天收割麦子时替别人打临时工)、贼娃子、精沟子(光屁股)、磕盖子(膝盖),等等不难看出,构成的“子”尾词以名词居多,并且构成“子尾”词的词根以双音节名词为主,而单音节词根为不自由语素,加“子”才能构成名词在双音节词根的名词中,有谓词性的如“游门”、“舔狗”等只能加“子”才能构成名词;有名词性的如“菜包”,加“子”构成的新词与原词的意义相比发生了变化;但有些名词性双音节词根加“子”后意义并没发生变化,如“心腔”等后面加“子”只是拖长一个音节,无其他意义。
d.“倯”作为后缀在镇原方言里出现的频率很高,一般出现于形容词词素之后,指具有某种性状的人,含有贬义如:懒倯(骂懒人的话)、坏倯(骂不学好的人的话)、老倯(骂老人的话)、愣倯(指呆头呆脑的人)、瞎[xa31]倯(坏蛋)、赞倯(讨厌鬼)、闷倯(笨蛋)、瓜倯(蠢货、傻瓜)、拙[ts‘ɿ31]倯(指胆小懦弱、怕担事的人),等等e.“头”作为词缀多出现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方位词、介词之后a.在名词词素之后作词尾如:斧头、镢头、水龙头、砖头、手头、舌头、额[nan31]头,等等;b.在动词词素之后作词尾如:捶头(拳头)、枕头、吃头、喝头、想头、挣头、说头、商量头,等等有的如“捶[ts‘ei24]头”、“枕头”等词语可直接成为名词,而如“吃头”、“商量头”等词语中的“头”相当于普通话中的“的”例:你跟那商量撒呢?没有撒商量头么你和他商量啥呢?没有可商量的c.在方位词后作词尾如:高头(上边、上面)、前头(前边、前面)、里头(里面)、上头(上边)、下头(下边),等等d.在部分形容词后作词尾如:长头(多指本钱以外多出来的部分)、零头(多指小钱)、大头(多指事物的主要部分)、小头(多指事物的一小部分)、重头(比较重的一边)、甜头、苦头,等等。
e.在介词后作词尾如从[ts‘iŋ24]头(重新开始)和“子缀”相比,“头缀”多指抽象事物,而“子缀”多指具体事物f.“家”作为后缀的词语同样在镇原方言里出现,多用于表示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轻视意味如:妇儿家、婆娘家、娃娃家,等等g.“娃”作为后缀在镇原方言里多出现在表家禽、家畜等动物的名词后,表示幼小的动物,多具疼爱的感情色彩,如鸡娃、猫娃、狗娃、猪娃、牛娃等还有一些词语如坏倯娃、瓜倯娃、愣倯娃等是在“倯”缀后再加后缀“娃”,一般是长辈责备晚辈时说的话 e.“价”是给东西时动作发出者给接收者的一种招呼语,如“价!你的书有时,这个“价”字可以代替后面所有的话语如给对方让烟,在递烟时同时发出一个“价”字,“请抽烟”这三个字就不用说出来了,一切尽在这个“价”字里 但是,“价”在镇原方言中,有时读“价”,有时读“恰”价”可以作为语首助词,一般用于给别人递东西时说的话如价,把你笔拿去3.语法方面(1)“把”字句庆阳方言中没有“被”字句,只有“把”字句,而且有的“把”字句不同于普通话中的“把”字句所谓“把”字句是指在谓语动词前头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 “把”字句又叫处置式。
镇原方言“把”字句中的动作可以对受事施加影响,也可以不对受事施加影响我们先来看看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对“把”字句引出的受事施加影响的例子:(1)妈,我把针线给你拿来来2)你按后晌(下午)六点前把作业给我交上来3)你过来撒!我能把你吃来一下子?这几个例子中动作都对受事施加了影响,而且受事都是已知的但是,普通话中的“把”字短语和其后的动词之间一般不能加能愿动词、否定词,这些词只能置于“把”字前,可镇原方言中的能愿动词、否定词可以置于“把”字短语和动词之间4)我把你书给你没拿来5)我认为你把桌子能摆好,但看一下你摆的我认为你能把桌子摆放整齐,可你放的乱七八糟 (6)那把那老姨父还没接来?(他把他岳父还没接来吗?)我们再来看看动作对“把”字句引出的受事不施加影响的例子:(7)我把个你还认不得的我难道还认不得你吗?)(8)你四大在外前那么多年来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