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考本科企业信息管理系统.pdf
8页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串讲重点整理人:黎苑一名词解释1.系统: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因素结合在一起并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2.计算机网络:用通信介质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的系统.3.决策 是为了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的一种方法和途径通过对相关信息的充分搜集和详细分析,提出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的各种可行方案,并依据评定准则,选定方案并实施4.座谈法: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获取拟建系统的各方面情况并进行分析5.访谈法:个别访谈可以重点了解不同管理层面不同职能的管理人员的真实想法,个性化要求和希望6.问卷法:将要调查的问题设置成问卷或表格,分发给企业内不同层次、不同管理岗位的人员填写7.现场观察法:条件允许时直接参与实际工作,进行现场观察是了解当前系统的最好方法8.B/S 结构:即 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就是只安装维护一个服务器(Server),而客户端采用浏览器(Browse)运行软件它是随着 Internet 技术的兴起,对 C/S 结构的一种变化和改进主要利用了不断成熟的 WWW 浏览器技术,结合多种 Script 语言 (VBScript、JavaScript)和 ActiveX 技术,是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构造技术。
9.C/S 结构:即 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此结构把数据库内容放在远程的服务器上,而在客户机上安装相应软件10.耦合:耦合描述模块和模块之间的联系程度;软件设计的目标就是让模块内的联系越紧越好,模块间的联系越少越好,也就是低耦合高内聚11.内聚一个模块之内各成分之间相互依赖程度的度量一个模块的内聚越大越好12.黑盒测试-不关心内部程序结构,只关心功能,也称功能测试13.白盒测试-从程序逻辑结构入手,对软件的逻辑过程测试,也称结构测试14.系统评价:目的是估计系统的技术能力,工作性能和系统的利用率,提高管理水平,改善企业的经济效益15.3I 决策支持系统即智能型、交互式、集成化决策支持系统,是面向决策者、面向决策过程的综合性决策支持系统16.SAP ERP:能够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行业要求,满足各种行业领域大部分大中型企业对核心业务软件的需求.是世界上最完整的可升级高效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软件.二单项选择题1.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器容量以字节B为基本单位,一个字节由八个二进制位组成2.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3.计算机网络分类按网络的覆盖范围分类:广域网、局域网和城域网。
按传输方式分类:直接式、间接式4.断电后,会促存储的数据丢失的存储器是(RAM)5.表格分配图是(数据流程调查使用的工具)6.建立数据字典应从(系统规划)开始7.表格分配图是系统分析阶段用来描述(数据处理方式的图表)的8.数据流程图的描述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9.描述数据流程图的基本元素包括(数据流、处理功能、外部实体、数据存储)10.数据的静态特性分析指的是分析数据的(类型、长度、取值范围、单位时间内发生的业务量)11.对系统分析人员的要求是(精通计算机、并略知管理知识)12.成批处理方式适用于(固定周期的数据处理)13.系统分析的首要任务是(弄清用户的需求)14.系统分析调查组的成员(应包括本单位的领导人员)三多项选择1.信息的要素()A.信源 B.信宿 C.信道 D.媒介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8 页 -2.系统要素()A.输入、B.输出、C.处理、D.控制、E.反馈3.系统的特征()A.整体性 B.目的性 C.层次性 D.环境适应性4.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三个阶段,我国仍然处于第二阶段A.电子数据处理系统阶段(EDPS):单项数据处理阶段、综合数据处理阶段。
B.管理信息系统阶段(MIS)C.决策支持系统阶段(DSS)5.组织的不同类型()A.创业型组织、B.机械官僚结构、C.部门官僚结构、D.专门型官僚结构、E.特别任务型结构6.决策活动三要素():A.决策者、B.决策对象 C.决策环境7.决策者为主体的管理决策过程经历(A.情报、B.分析、C.选择)三个阶段8.决策都经过四个阶段():A.情报采集阶段、B.方案设计阶段、C.方案选择阶段、D.方案执行阶段9.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原则()A创新原则、B系统原则、C发展原则、D经济原则、规范原则、人文原则10.系统规划的特点()A.全局性 B.高层次 C.指导性 D.系统性 E.独立性 F.经济性11.用于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很多,主要有()A.关键成功因素法(CSF)B.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C.企业系统规划法(BSP)D.投资回报法(ROI)E.征费法 F.企业信息分析与集成技术(BIAIT)12.企业信息规划法的工作过程,归纳为四个阶段()A.准备阶段、B.系统分析阶段、C.系统设计阶段 D.文档整理阶段13.需求分析分四大步骤()A.问题定义 B.问题分解 C.制定需求规格说明 D.需求评审14.系统详细调查的原则()A、真实性 B、系统性 C、规范化 D、全面与重点 E、沟通性15.系统详细调查的方法()A、座谈法、B、访谈法、C、问卷法四、D、现场观察法16.新系统信息处理方案()A.确定合理的业务处理流程 B.确定合理的数据和数据流程 C.确定新系统的逻辑结构和数据分布17.耦合影响耦合程度三因素:()A联系方式;B来往信息的作用;C数量耦合的类型18.耦合的类型主要有()A.内容耦合 B.公共耦合 C控制耦合 D.标记耦合 E.数据耦合19.内聚的类型主要有()A.偶然内聚 B.逻辑内聚 C.时间内聚 D.过程内聚 E.通信内聚:F.顺序内聚 G.功能内聚20.、代码的设计原则()(1)系统性(2)唯一性(3)标准化(4)规范性(5)扩展性(6)有效性(7)可维护性(8)简明性21.利用代码校验位可以检测出以下错误:A.抄写错误 B.易位错误 C.双易位错误 D.随机错误22.按文件的分类:A.主文件 B.事务文件 C.输入文件 D.输出文件 E.工作文件 F.转存文件23.输出设计的原则()A、可读性 B、适应性 C、扩展性 D、兼容性 E、一致性24.输入错误的种类有三类()A.数据本身错误。
B.数据多余或不足C.数据的延误25.系统切换方式常见三种:直接切换、平行切换、分段切换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8 页 -26.根据开发周期,系统测试分五个部分:A.单元测试 B.集成测试 C.确认测试 D.系统测试 E.安装测试25.系统测试主要内容()A.恢复测试 B.安全测试 C.强度测试 D.性能测试26.人工测试包括()A.个人复查 B.小组复查 C.会审27.机器测试有(A.黑盒测试 B.白盒测试)28.信息系统运行的组织三种组织形式:A.为企业某业务部门所有 B.与企业其他部门并行 C.作为企业参谋中心29.系统维护的原因:A.系统环境的变化 B.系统自身隐藏的错误 C.系统的功能增加需求30.系统维护考虑的因素:A:维护的背景(1、系统归档前情况2、维护对象3、维护工作的复杂性与规模)B.维护工作的影响(1、对新系统目标的影响2、对工作进度的影响3、对本系统其它部分的影响4、对其它系统的影响)C.资源要求(1、对维护提出的时间要求2、维护所需费用3、维护所需的工作人员)31.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内容有(A.数据管理 B.安全管理 C.运行情况管理 D.管理意识树立)32.系统维护有几种类型,具体包括(A.支援性 B.预防性 C.改正性.D.适应性 E.完善性)33.系统评价包括的内容有:(A 系统建设 .B 系统性能 .C 系统效益 D 系统管理)34.SAP ERP 包括四种独立解决方案分别是()A.SAP ERP 财务解决方案 B.SAP ERP 人力资本管理解决方案C.SAP ERP 运营解决方案 D.SAP ERP 企业服务解决方案35.几种典型的决策支持系统()A.群体决策支持系统 B.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C.3I决策支持系统36.电子商务特点()A.时空无限性;B.交易虚拟化;C.交易智能化;D.服务个性化;E.集成性37.电子商务按照商务活动中的主体不同分成()A.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B2C);B.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B2B);C.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C2C)38.电子商务发展分三个阶段(A.电子数据交换、B.基于 INTERNET的电子商务、C.E 概念电子商务)三简答1.信息的特征:客观性 共享性 时效性可存储性可传递性可处理性再生性可转换性2.简述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点。
答:计算机网络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20 世纪 50 年代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联机处理、共享主机)20 世纪 60 年代数据通信网络(ARPANET)20 世纪 70 年代开发式标准化网络(OSITCP/IP)20 世纪 90 年代 Internet时代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8 页 -3.系统对企业管理的支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信息系统对 计划 职能的支持信息系统对 组织 职能的支持信息系统对 领导 职能的支持信息系统对 控制 职能的支持4.由信息技术引发的管理变革包括五个方面管理模式 的变革;组织结构 的变革;营销策略 的变革;服务方式 的变革;企业文化 的变革5.早期管理信息系统失败的原因所在?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组织管理工作的成败,首先取决于决策的正确与否6.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的体系结构根据信息系统开放方法的侧重点可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分为四类: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类:强调开发过程的组织、管理和控制.开发方法学类:强调开发方法的驱动对象技术类:强调某种方法论的技术系统开发环境和工具研究类:系统开发需要在一定的开发环境下运用开发工具来完成。
7.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作用系统规划是系统开发工作的前提是系统开发成功的保证是系统开发的 标准指明了系统开发的方向是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基础8.可行性分析的步骤对现实系统进行初步调查编写 用户需求书面材料对所开发的系统进行可行性分析写出 可行性分析报告评审 和审批可行性分析报告若项目可行,则制订 初步项目开发计划,并签署合同9.系统分析的目的:开发者关于现有组织管理状况的了解用户对信息系统功能的需求数据和业务流程管理功能和管理数据指标体系新系统拟改动和新增的管理模型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8 页 -10.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方法的优点(1)数据抽象的概念可以在保持外部接口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内部实现,从而减少甚至避免对外界的干扰2)通过继承大幅减少冗余的代码,并可以方便地扩展现有代码,提高编码效率,也减低了出错概率,降低软件维护的难度3)结合面向对象分析、面向对象设计,允许将问题域中的对象直接映射到程序中,减少软件开发过程中中间环节的转换过程4)通过对对象的辨别、划分可以将软件系统分割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更便于控制软件复杂度5)以对象为中心的设计可以帮助开发人员从静态(属性)和动态(方法)两个方面把握问题,从而更好地实现系统。
6)通过对象的聚合、组合可以在保证封装与抽象的原则下实现对象在内在结构及外在功能上的扩充,从而实现对象由低级到高级的升级11.介绍几种常用的信息数据系统答:市场上流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 Sybase、SQL Server、Informix、FoxPro 等Oracle、Sybase 均是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运行于 C/S 结构,是开发大型管理信息系统的首选,Visual Foxpro、Microsoft office Access在小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选用较多,其性价比也最优而 Informix则适用于中型管理信息系。
